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5037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9:16
提供一种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其可抑制显示图像的亮度不均匀,并且可提高显示质量。一种荧光显示管(10)的驱动装置(1),该荧光显示管(10)包括:阳极部(11),该阳极部(11)由涂敷有荧光体的多个阳极(11a)呈矩阵状设置而得到;阴极细丝(12),该阴极细丝(12)朝向阳极部(11)释放电子,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括:第1磁场产生机构(30),该第1磁场产生机构(30)产生第1磁场(M1),而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1磁场(M1)与阳极部(11)和阴极细丝(12)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第2磁场产生机构(50),该第2磁场产生机构(50)产生第2磁场(M2),而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2磁场(M2)与阳极部(11)和阴极细丝(12)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并且与第1磁场(M1)相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荧光显示管(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VFD),人们知道有比如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类型。该荧光显示管为有源矩阵型的荧光显示管,其中,涂敷有荧光体的多个阳极呈矩阵状设置,有选择地对该阳极施加正电压,从阴极细丝释放的热电子与任意的阳极上的荧光体碰撞,从而发光显示所需的图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87404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平5-131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有源矩阵型的荧光显示管中,在将正电压施加于多个阳极上的场合,具有产生亮度偏差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处于施加正电压的on状态的阳极产生正的电场,处于off状态的阳极产生负的电场,由此,在on状态的多个阳极的中间区域和周边区域,电场产生偏移,在中间区域,电子容易集中,故亮度高,在周边区域,电子难以到达,故亮度低。对于该情况,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针对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等的平面荧光管的驱动装置,产生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磁场,由此,获得稳定且均匀的亮度。但是,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方法中,因为在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一个方向的亮度存在均匀化的局限,针对显示图像的有源矩阵型的荧光显示管的驱动,在提高显示质量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显示图像的亮度不均匀,提高显示质量的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的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该荧光显示管包括:阳极部,该阳极部由涂敷有荧光体的多个阳极呈矩阵状设置而得到;阴极细丝,该阴极细丝朝向上述阳极部释放电子,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括:第1磁场产生机构,该第1磁场产生机构产生第1磁场,而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1磁场与上述阳极部和上述阴极细丝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第2磁场产生机构,该第2磁场产生机构产生第2磁场,而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2磁场与从上述阴极细丝朝向上述阳极部的电子的方向相垂直,并且与上述第1磁场相交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的荧光显示管的驱动方法,其中,该荧光显示管包括:阳极部,该阳极部由涂敷有荧光体的多个阳极呈矩阵状设置而得到;阴极细丝,该阴极细丝朝向上述阳极部释放电子,其特征在于,周期性地切换而产生第1磁场与第2磁场,该第1磁场与上述阳极部和上述阴极细丝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该第2磁场与从上述阴极细丝朝向上述阳极部的电子的方向相垂直,并且与第1磁场相交叉。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其可抑制显示图像的亮度不均匀,可提高显示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概况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上述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的电气结构的图;图3为说明该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中的第1磁场的作用的图;图4为说明该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中的第2磁场的作用的图;图5为表示上述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中的第1、第2交流电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为表示上述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中的热电子的偏移的轨迹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1概况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图。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1如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包括荧光显示管10、第1驱动电路20、第1磁场产生机构30、第2驱动电路40、第2磁场产生机构50、控制部60。荧光显示管10如图1所示的那样,包括阳极部11、阴极细丝12以及密封外壳13。在阳极部11中,涂敷有荧光体的多个阳极11a呈矩阵状地设置于图中未示出的电路基板上。通过控制部60,有选择地在各阳极11a上施加正电压(比如5V)或负电压(比如-35V;丝电压),可切换施加正电压的on状态和施加负电压的off状态。阴极细丝12由金属细线构成,按照与阳极部11隔开规定间隔且与图1中的Z轴方向面对的方式设置多个。阴极细丝12在通过控制部60而被供给电流时会发热,释放热电子E。另外,在阴极细丝12上施加负的电压(比如-35V;丝电压)。关于从阴极细丝12释放的热电子E,在与处于on状态的阳极11a之间引力的作用下,在图1中的Z轴方向朝向阳极11a移动,与涂敷于阳极11a上的上述荧光体碰撞。另外,热电子E所碰撞的上述荧光体发光,规定的显示光L射出到外部,显示出规定的显示图像。密封外壳13由玻璃材料构成,其为收纳阳极部11和阴极细丝12的外壳,其内部保持真空。在密封外壳13中,设置阴极细丝12的一侧的面(图1中的顶面)为显示面,从该显示面射出显示光L。第1驱动电路20具有第1交流电流源A1,根据来自控制部60的控制信号,将规定的频率的第1交流电流从第1交流电流源A1供给到第1磁场产生机构30。另外,第1驱动电路20可调整上述第1交流电流的值。第1磁场产生机构30由一对线圈构成,该对线圈以磁性材料为磁芯,以荧光显示管10为中心而在图1中的X轴方向相对,供给上述第1交流电流,从而产生第1磁场M1,该第1磁场于图1中的X轴的正向或负向上,与阳极部11和阴极细丝12所面对的方向(Z轴向)相垂直。即,通过供给上述第1交流电流,第1磁场产生机构30周期性地切换极性,第1磁场M1的方向周期性地切换到反方向。第2驱动电路40具有第2交流电流源A2,根据来自控制部60的控制信号,将规定的频率的第2交流电流从第2交流电流源A2供给到第2磁场产生机构50。另外,第2驱动电路40可调整上述第2交流电流的值。第2磁场产生机构50由一对线圈构成,该对线圈以磁性体材料为磁芯,以荧光显示管10为中心而在图1中的Y轴方向相对,供给上述第2交流电流,从而产生第2磁场M2,该第2磁场M2于图1中的Y轴的正向或负向上,与阳极部11和阴极细丝12所面对的方向(Z轴向)相垂直。即,通过供给上述第2交流电流,第2磁场产生机构50周期性地切换极性,第2磁场M2的方向周期性地切换到反方向。另外,于X轴向而设置第1磁场产生机构30,于Y轴向而设置第2磁场产生机构50,由此,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该荧光显示管包括:阳极部,该阳极部由涂敷有荧光体的多个阳极呈矩阵状设置而得到;阴极细丝,该阴极细丝朝向上述阳极部释放电子,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括:第1磁场产生机构,该第1磁场产生机构产生第1磁场,而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1磁场与上述阳极部和上述阴极细丝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第2磁场产生机构,该第2磁场产生机构产生第2磁场,而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2磁场与上述阳极部和上述阴极细丝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并且与上述第1磁场相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20 JP 2012-2785421.一种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该荧光显示管包括:阳极部,
该阳极部由涂敷有荧光体的多个阳极呈矩阵状设置而得到;阴极
细丝,该阴极细丝朝向上述阳极部释放电子,其特征在于,该驱
动装置包括:
第1磁场产生机构,该第1磁场产生机构产生第1磁场,而
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1磁场与上述阳极部和上述阴极细丝
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
第2磁场产生机构,该第2磁场产生机构产生第2磁场,而
且周期性地切换极性,该第2磁场与上述阳极部和上述阴极细丝
所面对的方向相垂直,并且与上述第1磁场相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显示管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内田武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