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92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其主要设有一安装件、一第一变速杆、一第一偏压件、一第二变速杆、一第二偏压件和释放机构。变速单元的许多元件是通过压制金属板材构成的。第一变速杆枢转连接在安装件上,可处于至少第一、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其中第二变速位置位于第一和第三变速位置之间。第一偏压件施加偏压力,该偏压力促使第一变速杆从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向第一变速位置运动。第二变速杆枢转连接在安装件上,可处于设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具体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至少三个变速档位的自行车变速单元。骑自行车成为越来越普及的娱乐形式和运输方式。而且,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竞赛运动。不管自行车是用于娱乐、运输还是用于竞赛,自行车工业一直在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特别是,在保持高性能水平的同时,自行车部件不断地变得更轻和更便宜。自行车变速单元就是一个在过去几年中经过多次重新设计的自行车特定部件。目前在市场上可获得许多不同型式的变速单元。变速单元按质量和价格分类。通常,便宜的变速单元质量差。例如,很难控制使齿轮一次换一档。质量差的变速单元则趋向于很难一次换一档。在较贵和质量较好的变速单元中,变速单元能够一次换一档。但是,这些较高质量的变速单元使用复杂并且昂贵的零件,这使得使用者的花费变高。从而,可一次换一档的现有技术装置趋向于昂贵和/或复杂。由于上述原因,就需要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自行车用变速单元。从本公开文本中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需要和其它需要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其具有至少三个档位并且一次换一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其生产较便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其尽量利用了压制金属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其重量较轻。上述目的主要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用变速单元实现的,该变速单元包括一安装件、一第一变速杆、一第一偏压件、一第二变速杆、一第二偏压件和释放机构。安装件适合连接在自行车的一部分上。第一变速杆枢转连接在安装件上,可处于至少第一变速位置、第二变速位置和第三变速位置,其中第二变速位置位于第一变速位置和第三变速位置之间。第一偏压件连接在第一变速杆上以施加第一偏压力,该偏压力将第一变速杆从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向第一变速位置压迫。第二变速杆枢转连接在安装件上,可处于设定位置和释放位置。第二偏压件连接在第二变速杆上以施加第二偏压力,该偏压力将第二变速杆从释放位置向设定位置压迫。释放机构可操作地连接在第一和第二变速杆之间。释放机构包括一锁定部分,该锁定部分有选择地啮合第一变速杆,以克服第一偏压件的第一偏压力将第一变速杆保持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之一上。当第二变速杆从设定位置转向释放位置时,可使释放机构的一部分移动以可选择地从第一变速杆释放锁定部分,使得第一变速杆仅移动一个位置。上述目的可进一步通过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单元来获得,该变速单元包括一安装件、一第一变速杆、一第一偏压件、一定位板、一第二偏压件、一第二变速杆和一第三偏压件。安装件适合连接在自行车的一部分上。第一变速杆枢转连接在安装件上,可处于至少第一变速位置、第二变速位置和第三变速位置,其中第二变速位置位于第一变速位置和第三变速位置之间。第一偏压件连接在第一变速杆上以施加第一偏压力,该偏压力将第一变速杆从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向第一变速位置压迫。定位板枢转连接在安装件上,以将第一变速杆保持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之一上。第二变速杆枢转连接在安装件上,可处于一设定位置和一释放位置。第二偏压件连接在第二变速杆上以施加第二偏压力,该偏压力将第二变速杆从释放位置向设定位置压迫。定位板包括第一抵靠件和第二抵靠件。第三偏压件连接在定位板上以施加第三偏压力,该偏压力将定位板压靠在第一变速杆上。第二变速杆包括第三抵靠件和第四抵靠件。第三抵靠件被定位成当第一变速杆处于第三变速位置时,一旦第二变速杆从设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转动,就与第一抵靠件啮合。这允许定位板克服第三偏压件的第三偏压力转动,以将第一变速杆从第三变速位置释放到第二变速位置。第四抵靠件被定位成当第一变速杆处于第二变速位置时,一旦第二变速杆从设定位置向释放位置转动,就与第二抵靠件啮合。这允许定位板克服第三偏压件的第三偏压力转动,以将第一变速杆从第二变速位置释放到第一变速位置。从下面结合附图公开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显地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方面和优点。现在参见附图,这些附图构成本原始公开文本的一部分,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上面连接有变速单元的传统自行车的部分侧面正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连接在自行车车把上的变速单元的透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图2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图2和3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侧面正视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一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处于其设定位置;图5为为图2-4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侧面正视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二变速位置或中间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处于其设定位置;图6为为图2-5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侧面正视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三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处于其设定位置;图7为图2-6中所示变速单元用的第二变速杆的选择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二变速杆处于其设定位置;图8为图2-7中所示变速单元用的第二变速杆的选择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二变速杆被从其设定位置部分推向其释放位置;图9为图2-8中所示变速单元用的第二变速杆的选择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二变速杆被完全推至其释放位置;图10为图2-9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三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处于其设定位置;图11为为图2-10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三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被推至其设定位置和其释放位置之间,使得第二变速杆的一抵靠件与定位板的一抵靠件接触;图12为图2-11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变速杆运动至其第二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运动至其释放位置;图13为图2-11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二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处于其设定位置;图14为为图2-13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二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被推至其设定位置和其释放位置之间,使得推爪板的抵靠件与定位板的抵靠件(凹口)接触;图15为图2-14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变速杆运动至其第一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运动至其释放位置;图16为图2-15中所示变速单元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俯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变速杆处于其第一变速位置并且第二变速杆处于其设定位置;图17为释放机构和第二变速杆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侧面示意图,其中变速单元处于第三变速位置;图18为释放机构和第二变速杆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侧面示意图,其中第二变速杆被从设定位置部分推至释放位置,使得第一变速杆从第三变速位置向第二变速位置运动;图19为释放机构和第二变速杆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侧面示意图,其中变速单元处于第二变速位置;图20为释放机构和第二变速杆的选择的零件的部分侧面示意图,其中变速单元从第二变速位置运动至第一变速位置;图21为图2-19中所示变速单元用支架的端部正视图;图22为图2-19中所示变速单元用的图21中所示支架的侧面正视图;图23为图2-19中所示变速单元用的图21和22中所示支架的俯视平面图;图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单元,包括: 一安装件,适合连接在自行车上; 一第一变速杆,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可处于至少第一变速位置、第二变速位置和第三变速位置,所述第二变速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三变速位置之间; 一第一偏压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变速杆上以施加第一偏压力,该偏压力将所述第一变速杆从所述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向所述第一变速位置压迫; 一第二变速杆,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可处于一设定位置和一释放位置; 一第二偏压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变速杆上以施加第二偏压力,该偏压力将所述第二变速杆从所述释放位置向所述设定位置压迫; 释放机构,其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变速杆之间,所述释放机构包括一锁定部分,该锁定部分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变速杆啮合以克服所述第一偏压件的所述第一偏压力将所述第一变速杆保持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变速位置之一上,当所述第二变速杆从所述设定位置向所述释放位置转动时,所述释放机构的一部分被移动以可选择地将所述锁定部分从所述第一变速杆释放,使得所述第一变速杆仅移动一个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卓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