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214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光学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侧面,所述显示面用以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包括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于所述显示区,所述侧面围合于所述显示面的周缘,所述光学膜包括遮光部和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层叠于所述显示区,并对应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遮光部固定连接所述透光部,所述遮光部层叠于所述侧面和所述非显示区上,并对应覆盖所述侧面和所述非显示区。通过所述光学膜的遮光部包覆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以及包覆所述显示屏的侧面,从而利用光学膜对显示屏的边缘进行遮光,达到防漏光效果以及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存在漏光进液等问题,然而目前多数显示屏的结构是在显示屏边缘或者边框边缘贴高温聚酯薄膜,利用高温聚酯薄膜来实现遮光和防水效果,但是随着目前窄边框要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的边框的黑边越来越窄,从而导致高温聚酯薄膜的宽度减小,并且由于在高温聚酯薄膜贴合于显示屏时,要求高温聚酯薄膜露出显示屏的边缘,并需要留有一定足够的宽度,用以防止显示屏的边缘产生气泡或者产生间隙等不良缺陷,而随着显示屏组件的边框越来越窄,高温聚酯薄膜的宽带减小,导致高温聚酯薄膜不再达到防漏光和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终端,以解决显示屏的漏光和进液等问题,以提高显示屏的使用性能。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不屏,所述显不屏包括显不面板和光学膜,所述显不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侧面,所述显示面用以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包括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于所述显示区,所述侧面围合于所述显示面的周缘,所述光学膜包括遮光部和透光部,所述遮光部层叠于所述侧面和所述非显示区上,并对应覆盖所述侧面和所述非显示区,所述透光部层叠于所述显示区,并对应覆盖所述显示区。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所述显示面设置的背面,所述背面包括对应所述非显示区的边缘区,所述遮光部还层叠于所述边缘区上,并对应覆盖所述边缘区。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遮光部包括基层,以及设于所述基层上的油墨层。O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膜采用高温聚酯材质。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为触控屏。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护层、触控层、液晶层和背光层,所述显示面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组价还包括边框和透光保护板,所述边框围合于所述透光保护板的周缘,所述透光保护板层叠于所述显示屏上,并至少覆盖所述显示区。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光保护板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透光区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遮光区围绕于所述透光区,并覆盖所述非显示区。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保护板之间连接有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覆盖所述显示面。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终端还包括后盖以及控制组件,所述后盖设有一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后盖的外观面上,所述显示屏组件封盖所述开口端,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控制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显示屏,以控制所述显示屏。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和终端,通过所述光学膜的遮光部包覆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以及包覆所述显示屏的侧面,从而利用光学膜对显示屏的边缘进行遮光,达到防漏光效果以及防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示意图;图2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示意图;图3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屏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屏100,所述显示屏100包括显示面板10和光学膜2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面11和侧面12,所述显示面11用以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11包括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2,图1中,灰色区域为显示区111,黑色区域为非显示区112。所述非显示区112围绕于所述显示区111。所述侧面12围合于所述显示面11的周缘。所述光学膜20包括透光部21和遮光部22,所述透光部21层叠于所述显示区111,并对应覆盖所述显示区111,所述遮光部22固定连接所述透光部21,所述遮光部22层叠于所述侧面12和所述非显示区112上,并对应覆盖所述侧面12和所述非显示区112。通过所述光学膜20的遮光部22包覆所述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112,以及包覆所述显示面板10的侧面12,从而利用光学膜20对显示面板10的边缘进行遮光,达到防漏光效果以及防水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区111为显示面板10可以有效显示出图像信息的区域,非显示区112为显示面板10不能显示出图像信息的区域,通常非显示区112用作电路连接,或设置背光灯等。显示面板10在断电情况下,显示区111呈现黑色。显示面板10可以是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平面显不器)液晶屏,也可以是LCM (LCD Module,液晶显示模组)组件。显示面板10尤其可以是广泛应用的触控屏,例如显示屏10可以是触控层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in-cell触控屏,也可以是触控层设置于液晶像素上的on-cell触控屏,还可以是触控层全贴合于盖板的全贴合触控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20采用镀膜工艺成型于所述显示面板10上,或者所述光学膜20采用贴合方式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10上。所述光学膜20可以与所述显示面11和所述侧面12无间隙接合,从而有效提高所述显示屏100的生产质量。所述光学膜20可以是采用高温聚酯材质的薄膜。所述遮光部22具有遮光效果,光线不易透过所述遮光部22,同时所述遮光部22还具有耐高温,防腐蚀,防水性能,从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10的周缘不易漏光,以及达到防漏液,防进液效果。具体的,所述遮光部22包括第一遮光部221和第二遮光部222,所述第一遮光部221层叠于所述非显示区112上,并对应覆盖所述非显示区112。所述第二遮光部222 —体于所述第一遮光部221,所述第二遮光部222层叠于所述侧面12上,并对应覆盖所述侧面12。所述透光部21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所述透光部21可以透过所述显示区111的图像光线。透光部21 —体于所述第一遮光部221。利用所述透光部21完全铺设于所述显示区111上,增加所述光学膜20的稳固结构,达到光学膜20整体包覆于所述显示面板10上,从而使得所述遮光部22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周缘更加稳固,所述遮光部22不易脱离所述显示面板10。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相对所述显示面11设置的背面13,所述背面13包括对应所述非显示区112的边缘区131,所述遮光部22还层叠于所述边缘区131上,并对应覆盖所述边缘区13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部22还包括第三遮光部223,所述第三遮光部223 —体于所述第二遮光部222,所述第三遮光部223层叠于所述边缘区131。从而所述遮光部22将所述显示面板10的周缘完全包覆,且由于所述第一遮光部221、第二遮光部222和第三遮光部223 —体化,使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光学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侧面,所述显示面用以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包括非显示区和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于所述显示区,所述侧面围合于所述显示面的周缘,所述光学膜包括遮光部和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层叠于所述显示区,并对应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遮光部固定连接所述透光部,所述遮光部层叠于所述侧面和所述非显示区上,并对应覆盖所述侧面和所述非显示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蛟胡鄢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