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富娣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93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包括相联动的牙盘、链轮和链条构成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还包括配装在电动自行车支架上的中轴踏脚电机,中轴踏脚电机转子套滑动配装在踏脚中轴上,中轴踏脚电机的转子套右端面经紧固件固定牙盘;后轮轴上制有后轴内变速器,后轴内变速器经右棘座连接链轮;中轴踏脚电机、后轴内变速器经牙盘、链轮和链条传动连接,并经安装在车前轮龙头上的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控制联动。从而实现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对中轴踏脚电机、后轴内变速器控制经传动链轮和链条使各技术方案联动,达到优势叠加的效果。通过对后轴内变速器的控制获得快、中、慢三档输出转速;突出了电动车及自行车的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具体涉及由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控制的中轴踏脚电机、后轴内变速器组成的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该电动自行车还配装有涨闸带防盗锁具,突出了电动车及自行车的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多是安装在后轴的位置,不能安装变速装置,这样自行车在行进中没有转速比,爬坡困难。同时,当用人力驱动自行车时,不但要驱动车轮转动,还要驱动电动机转动,显得费劲。也有在中轴上安装有电驱动装置的自行车结构设计,如中国专利说明书01274135.3中已公开的“一种在中轴上安装有电驱动装置的自行车”,其缺点是该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中轴不是同轴设置,从而影响其传动效率,而且其结构繁杂不紧凑,增加自身重量又影响外观。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24816.4《一种电动车中轴踏脚电机及其装置》,包括电机设置有外壳定子和转子,转子的内孔中固定连接一踏脚中轴;外壳定子包含的圆筒形壳体左右两侧各固定设置一左盖与右盖,壳体的圆筒形内壁固定设置一带硅钢片的线圈;踏脚中轴位于中轴轴套的内孔中并相滑动连接;左盖与右盖的两侧内孔各设置一左轴套轴承与右轴套轴承,踏脚中轴与中轴轴套的左右两端圆轴孔壁之间各设置一左轴承与右轴承;中轴轴套内腔的两端各制有一左棘圈与右棘圈;踏脚中轴上并位于左棘圈与右棘圈的外侧、靠近左轴承与右轴承的内侧各制有棘轮,该棘圈与左棘轮与右棘轮形成的缺口设置有左千斤与右千斤,左、右棘轮中心圆周凹槽开有卡簧来定位左、右千斤。实现中轴电机与踏脚实现同轴与同步。本申请人已经获准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21327.9的《电动车后轴内变速器》的技术专利的申请。其后轴回转运动稳定,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它包括后轴辊、左、右轴挡、左棘座与右棘座、壳体、右盖,壳体内部安装有调速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离合机构,左棘座与右棘座分别装置于所述的壳体的左侧和右侧,左、右棘座的外端各设置有内孔与,上述的内孔中压入一滚动钢球座,右棘座的右端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用于连接电动车的飞轮,通过对调速机构的控制获得快、中、慢三档输出转速;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钢球座压入结构使电动车飞轮的装配工艺简单容易而且可节省维修费用与时间、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运动稳定性与可靠性。既具有抱闸制动功能又具有防盗锁具功能的较有代表性如中国专利技术技术专利ZL99209937.4的《自行车抱闸锁》(公告号为CN2447260Y)公开了一种能够刹车防盗的自行车抱闸锁,能够实现自行车后轮的抱闸制动与锁车的功能。然而它的缺点是由于锁车的功能是通过锁头的偏位柱推动大推动杆与小推动杆运动,使止动铁插入六爪件的空间里达到锁车目的的杠杆传动装置而实现的,而这种杠杆传动装置其传动效率较低,锁车动作的灵敏度与可靠性不是很理想。其结构复杂、组成部件多、故障率高,且制造成本较高。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61084.0,《车用涨闸防盗锁》包括具有外壳和刹鼓的涨闸,在外壳后端具有向后延伸的凸部,外壳凸部背面内腔设有封盖;外壳凸部与封盖形成的外壳凸部空腔安装有包括锁柱的锁具结构,刹鼓外周边沿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的齿形锁口,该齿形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锁柱宽度;锁具结构具有控制锁柱启闭所述刹鼓的齿形锁口。该结构将钥匙插入锁孔逆向旋转即可完成闭锁,将钥匙插入锁孔顺向旋转即可完成开锁;其结构坚固,使用方便,并安全可靠,在实际使用刹车灵活,使用寿命长,它能防撬、砸、钳力、拆卸性能,是用户最理想的防盗锁具。上述技术方案单独使用,尽管能发挥各自优势,对产品的技术均有贡献,但由于技术方案单一,还不能达到优势叠加的效果,为此,还需将上述的技术方案由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控制,经传动链轮和链条使各技术方案联动形成有机的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由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控制的中轴踏脚电机、后轴内变速器,经传动链轮和链条使各技术方案联动形成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并且该电动自行车还配装有涨闸带防盗锁具,突出了电动车及自行车的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包括相联动的牙盘、链轮和链条构成的传动机构,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传动机构还包括配装在电动自行车支架上的中轴踏脚电机,中轴踏脚电机转子套滑动配装在踏脚中轴上,中轴踏脚电机的转子套右端面经紧固件固定牙盘;后轮轴上制有后轴内变速器,后轴内变速器经右棘座连接链轮;中轴踏脚电机、后轴内变速器经牙盘、链轮和链条传动连接,并经安装在车前轮龙头上的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控制联动。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为了能实现防撬、砸、钳力、拆卸性能,后轴内变速器经左棘座还安装有涨闸防盗锁;涨闸防盗锁具有包括锁柱的锁具结构,刹鼓外周边缘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的齿形锁口,锁具结构具有控制锁柱启闭刹鼓的齿形锁口。为方便控制和操作,电源控制器由启动旋钮控制。调速控制器对后轴内变速器的控制能获得快、中、慢三档输出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传动机构还包括配装在电动自行车支架上的中轴踏脚电机,中轴踏脚电机转子套滑动配装在踏脚中轴上,中轴踏脚电机的转子套右端面经紧固件固定牙盘;后轮轴上制有后轴内变速器,后轴内变速器经右棘座连接链轮;中轴踏脚电机、后轴内变速器经牙盘、链轮和链条传动连接,并经安装在车前轮龙头上的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控制联动。从而实现调速控制器及电源控制器对中轴踏脚电机、后轴内变速器控制经传动链轮和链条使各技术方案联动,达到优势叠加的效果。通过对后轴内变速器的控制获得快、中、慢三档输出转速;突出了电动车及自行车的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突破了无电源时,骑行太累的感觉,可轻松自如,象普通自行车一样满足了骑行要求行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电动自行车上的配装示意图;图2是图1后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配装在电动自行车支架上的中轴踏脚电机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配装在后轮轴上的后轴内变速器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配装在电动自行车前叉上的龙头上图6是图1中配装在电动自行车后轴内变速器上的涨闸防盗锁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配装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7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包括相联动的牙盘F1、链轮F2和链条G构成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还包括配装在电动自行车支架上的中轴踏脚电机A,中轴踏脚电机A转子套A1滑动配装在踏脚中轴A2上,中轴踏脚电机A的转子套A1右端面经紧固件A3固定牙盘F1;后轮轴H1上制有后轴内变速器B,后轴内变速器B经右棘座B1连接链轮F2;后轮轴H1安装有调节推杆H2,中轴踏脚电机A、后轴内变速器B经牙盘F1、链轮F2和链条G传动连接,并经安装在车前轮龙头上的调速控制器D及电源控制器E控制联动。后轴内变速器B经左棘座B2还安装有涨闸防盗锁C;涨闸防盗锁C具有包括锁柱的锁具结构,刹鼓外周边缘等弧度制有配合锁柱的齿形锁口,锁具结构具有控制锁柱启闭刹鼓的齿形锁口。电源控制器E由启动旋钮E1控制。调速控制器D对后轴内变速器B的控制能获得快、中、慢三档输出转速。该电动自行车的操作方法,打开电源开关,将车前轮龙头上的调速控制器D调到慢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包括相联动的牙盘(F1)、链轮(F2)和链条(G)构成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配装在电动自行车支架上的中轴踏脚电机(A),中轴踏脚电机(A)转子套滑动配装在踏脚中轴上,中轴踏脚电机(A)的转子套右端面经紧固件固定所述的牙盘(F1);所述的后轮轴上制有后轴内变速器(B),后轴内变速器(B)经右棘座连接所述的链轮(F2);中轴踏脚电机(A)、后轴内变速器(B)经所述的牙盘(F1)、链轮(F2)和链条(G)传动连接,并经安装在车前轮龙头上的调速控制器(D)及电源控制器(E)控制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颂荫陆昱森
申请(专利权)人:丁富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