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557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一设置有固定池盖的处理池,该处理池从左到右分隔成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第三过滤池和第四存储池;所述第一过滤池顶面左侧设置有废水进口,该第一过滤池的左侧面上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分口和次级过滤分口;所述第一过滤池内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斜向过滤网和第二斜向过滤网;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和第二斜向过滤网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过滤池内的顶面相连,该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和第二斜向过滤网的另一端分别与初级过滤分口和次级过滤分口相连;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简单、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人口的不断膨胀增加,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难题。现在的城市里的污水,已不单单是生活类污水,由于城市内的工厂没有完全清移完全,因而城市污水往往是复合型污水,紧紧采用较简单的物理法进行污水处理,其效率和效果较差,达不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它采用多级过滤网、活性碳层以及臭氧发生器相结合的三级过滤,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简单、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一设置有固定池盖的处理池,该处理池从左到右分隔成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第三过滤池和第四存储池;所述第一过滤池顶面左侧设置有废水进口,该第一过滤池的左侧面上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分口和次级过滤分口 ;所述第一过滤池内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斜向过滤网和第二斜向过滤网;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和第二斜向过滤网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过滤池内的顶面相连,该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和第二斜向过滤网的另一端分别与初级过滤分口和次级过滤分口相连;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左侧面外设置一废料箱,该废料箱的右侧面上部设置有两个废料进口 A和废料进口 B,该废料进口 A和废料进口 B与初级过滤分口和次级过滤分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右侧内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A ;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碳层,该第二过滤池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活性碳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池顶部设置一水泵A,该水泵A的进水总管插设在第二过滤池内,该水泵A的出水总管与第三过滤池相连通;所述第三过滤池内底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第三过滤池的内壁右侧上部设置一出水口 B,该出水口 B与设置在第四存储池内上部的存水罐相连通;所述存水罐的底面设置有存水罐出水管,该存水罐出水管的管杆上设置有污水检测仪,该存水罐出水管的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四存储池右侧面底部设置有净水出口。进一步地,所述存水罐出水管的管杆上,污水检测仪的下方设置一回水管,该回水管上设置有水泵B,该回水管的出水端插设在第二过滤池内。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存储池右侧面下部设置有控制盒,该控制盒内设置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通过防水导线与臭氧发生器、水泵A、水泵B、电磁阀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的孔径为10mm-4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斜向过滤网孔径为Imm-lOmm。进一步地,所述废料箱底部设置有滚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它采用多级过滤网、活性碳层以及臭氧发生器相结合的三级过滤,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简单、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废水进口 ;2、第一过滤池;3、水泵A ;4、出水总管;5、回水管;6、出水口 B ;7、存水罐;8、存水罐出水管;9、污水检测仪;10、电磁阀;11、控制盒;12、净水出口 ; 13、第四存储池;14、臭氧发生器;15、第三过滤池;16、第二过滤池;17、活性碳层;18、出水口 A;19、滚轮;20、废料箱;21、次级过滤分口 ;22、初级过滤分口 ;23、第一斜向过滤网;24、第二斜向过滤网;25、进水总管;26、横向活性碳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它包括一设置有固定池盖的处理池,该处理池从左到右分隔成第一过滤池2、第二过滤池16、第三过滤池15和第四存储池13 ;所述第一过滤池2顶面左侧设置有废水进口 1,该第一过滤池2的左侧面上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分口 22和次级过滤分口 21 ;所述第一过滤池2内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斜向过滤网23和第二斜向过滤网24 ;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23和第二斜向过滤网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过滤池2内的顶面相连,该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23和第二斜向过滤网24的另一端分别与初级过滤分口 22和次级过滤分口 21相连;所述第一过滤池2的左侧面外设置一废料箱20,该废料箱20的右侧面上部设置有两个废料进口 A和废料进口 B,该废料进口 A和废料进口 B与初级过滤分口 22和次级过滤分口 21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2右侧内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A18 ;所述第二过滤池16的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碳层17,该第二过滤池16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活性碳过滤网26 ;所述第二过滤池16顶部设置一水泵A3,该水泵A3的进水总管25插设在第二过滤池16内,该水泵A3的出水总管4与第三过滤池15相连通;所述第三过滤池15内底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4 ;所述第三过滤池15的内壁右侧上部设置一出水口 B6,该出水口 B6与设置在第四存储池13内上部的存水罐7相连通;所述存水罐7的底面设置有存水罐出水管8,该存水罐出水管8的管杆上设置有污水检测仪9,该存水罐出水管8的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10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存水罐出水管8的管杆上,污水检测仪9的下方设置一回水管5,该回水管5上设置有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过滤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设置有固定池盖的处理池,该处理池从左到右分隔成第一过滤池(2)、第二过滤池(16)、第三过滤池(15)和第四存储池(13);所述第一过滤池(2)顶面左侧设置有废水进口(1),该第一过滤池(2)的左侧面上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初级过滤分口(22)和次级过滤分口(21);所述第一过滤池(2)内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一斜向过滤网(23)和第二斜向过滤网(24);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23)和第二斜向过滤网(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过滤池(2)内的顶面相连,该所述第一斜向过滤网(23)和第二斜向过滤网(24)的另一端分别与初级过滤分口(22)和次级过滤分口(21)相连;所述第一过滤池(2)的左侧面外设置一废料箱(20),该废料箱(20)的右侧面上部设置有两个废料进口A和废料进口B,该废料进口A和废料进口B与初级过滤分口(22)和次级过滤分口(21)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池(2)右侧内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A(18);所述第二过滤池(16)的内壁上设置有活性碳层(17),该第二过滤池(16)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活性碳过滤网(26);所述第二过滤池(16)顶部设置一水泵A(3),该水泵A(3)的进水总管(25)插设在第二过滤池(16)内,该水泵A(3)的出水总管(4)与第三过滤池(15)相连通;所述第三过滤池(15)内底部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4);所述第三过滤池(15)的内壁右侧上部设置一出水口B(6),该出水口B(6)与设置在第四存储池(13)内上部的存水罐(7)相连通;所述存水罐(7)的底面设置有存水罐出水管(8),该存水罐出水管(8)的管杆上设置有污水检测仪(9),该存水罐出水管(8)的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第四存储池(13)右侧面底部设置有净水出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蔡煜明李顺利康义合莫建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太湖远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