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皓宇专利>正文

鱼竿用活动式握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17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竿用活动式握把,旨在提供一种安装位置可调节的钓鱼竿用握把。它包括握把本体;握把本体(3)呈套筒状结构,其两端各有一个与之连为一体的锥面弹性夹头(4);各弹性夹头(4)上有通过螺纹与之连接的螺母(2),该螺母的内表面有与弹性夹头(4)相适配锥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结构的握把与机械领域中技术比较成熟的弹性夹头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不仅可调节握把在钓竿上的位置、从而缓解腕部容易疲劳的缺陷,而且还能实现一个握把与不同直径的钓竿匹配,既满足了垂钓者对某一握把的使用习惯、又降低了鱼竿的制造成本;是一种垂钓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垂钓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鱼竿用活动式握把
技术介绍
总众所周知,鱼竿通常由钓竿和固定在其上的握把构成。握把是垂钓者抓握钓竿的手把或手柄,虽然其形状和结构形形色色、种类繁多,但通常都是固定在鱼竿的尾端。由于抓握点(即支点)比较靠后、而钓竿的重心靠近细小的前端,因此垂钓者的手腕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装位置可调节的鱼竿用活动式握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握把本体;握把本体呈套筒状结构,其两端各有一个与之连为一体的锥面弹性夹头;各弹性夹头上有通过螺纹与之连接的螺母,该螺母的内表面有与弹性夹头相适配锥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结构的握把与机械领域中技术比较成熟的弹性夹头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垂钓者可根据习惯和腕力大小自行调节握把在钓竿上的位置。另外,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将原来固定在钓竿上的握把改为了可与钓竿分离的活动式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一个握把与不同直径的钓竿匹配,既满足了垂钓者对某一握把的使用习惯、又降低了鱼竿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螺母后的轴向视图。钓竿1、螺母2、握把本体3、弹性夹头4、固定式握把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握把本体3呈套筒状结构,该握把本体的两端各有一个与之固定连为一体的锥面弹性夹头4 ;各弹性夹头4上有通过螺纹与之连接的螺母2,该螺母的内表面有与弹性夹头4相适配锥度。使用时只需将握把本体3穿套在钓竿I上,将两个螺母2拧紧即可通过位于握把本体3两端的弹性夹头4将钓竿I夹紧。当垂钓者手持握把本体3时,由于支撑点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而传统固定式握把5可形成施力点、增大了鱼竿的动力臂;因此垂钓者可利用肘部的力量来支撑钓竿,彻底克服了传统鱼竿只能依靠腕力来支撑钓竿而容易疲劳的缺陷。【主权项】1.一种鱼竿用活动式握把,包括握把本体;其特征在于:握把本体(3)呈套筒状结构,其两端各有一个与之连为一体的锥面弹性夹头(4);各弹性夹头(4)上有通过螺纹与之连接的螺母(2 ),该螺母的内表面有与弹性夹头(4 )相适配锥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竿用活动式握把,旨在提供一种安装位置可调节的钓鱼竿用握把。它包括握把本体;握把本体(3)呈套筒状结构,其两端各有一个与之连为一体的锥面弹性夹头(4);各弹性夹头(4)上有通过螺纹与之连接的螺母(2),该螺母的内表面有与弹性夹头(4)相适配锥度。本技术将传统结构的握把与机械领域中技术比较成熟的弹性夹头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不仅可调节握把在钓竿上的位置、从而缓解腕部容易疲劳的缺陷,而且还能实现一个握把与不同直径的钓竿匹配,既满足了垂钓者对某一握把的使用习惯、又降低了鱼竿的制造成本;是一种垂钓用具。【IPC分类】A01K87-08【公开号】CN204560683【申请号】CN201520274403【专利技术人】王皓宇 【申请人】王皓宇【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5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竿用活动式握把,包括握把本体;其特征在于:握把本体(3)呈套筒状结构,其两端各有一个与之连为一体的锥面弹性夹头(4);各弹性夹头(4)上有通过螺纹与之连接的螺母(2),该螺母的内表面有与弹性夹头(4)相适配锥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皓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皓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