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学生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893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学生证,属移动通信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学生证,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开关机键、求救键和复位键,设置在机身内的控制模块及借助外围电路与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GPS模块、GSM模块、语音模块、蓄电池和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后壳体上设有与语音模块连接的麦克风和听筒,关键在于:在后壳体左侧设置亲情键,其中心与右侧边缘距离为46-51mm。有益效果是,本电子学生证结构合理,按键分布更适合儿童,方便实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增加报时功能,兼具手表、通话功能于一体,保证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联系,简化了学生上学日常装备;开关机键设置为针孔触点式,最大限度的避免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子学生证
技术介绍
   学生证是学生在校的凭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电子学生证的出现和应用,为中小学生的管理提供了很大方便,不仅能自动实现考勤记录,还能定位学生位置,方便家长、学校对学生的行为实现快捷、实时沟通,但现有的电子学生证按键设置紧密、且普遍设置在中间位置,造成使用不方便、容易错按,严重时,尤其是在出现紧急状况时,由于使用不便造成不能及时寻求帮助,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等,可见,现在的电子学生证在结构设计、按键布局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改进其结构对学生证的普及使用、学校管理、学生安全及学生与家人、老师的沟通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电子学生证,采用将按键分散设置在后壳体左侧,按键中心到右侧边缘距离与未成年人拇指长度相当的技术方案,使得按键位置及学生证的使用更适合儿童,在遇到紧急状况时,只需右手拇指直接按键,即可方便、快捷、准确联系亲人,有效保证了未成年人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学生证,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开关机键、求救键和复位键,设置在机身内的控制模块及借助外围电路与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GPS模块、GSM模块、语音模块、蓄电池和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后壳体上设有与语音模块连接的麦克风和听筒,关键在于:在所述后壳体左侧设置亲情键,其中心与右侧边缘距离为46-51mm。上述技术方案中,学生证的前壳体和后壳体借助匹配设置的突起和凹槽卡合在一起,成为扁平盒状的机身,机身中设置有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借助电路连接有GPS模块、GSM模块、语音模块、蓄电池和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在学生证机身上设有开关机键、求救键,亲情键设置在后壳体左侧,位于左下方,亲情键的中心到机身右侧边缘的距离为46-51mm;GPS模块用于确定学生位置,GSM模块用于学生与所设置的亲情号码通信联系,在所述后壳体上设麦克风和听筒与语音模块连接用于通话;求救键与GPS模块、控制模块配合精确定位学生位置并报告给所设定的亲情联系人;亲情键位置的设置基于对我国未成年人的手掌尺寸的调研,2011年的国标未成年人人体尺寸显示:8~11岁男孩手长144~160mm,拇指长46~51mm,手宽66~72mm,8~11岁女孩手长142~162mm,拇指长46~52mm,手宽64~71mm,将按键设置在后壳体左侧,按键中心距后壳体右侧边缘46~51mm,是根据儿童拇指的平均长度最终确定,便于实现人机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电子学生证结构合理,按键分布更适合儿童,方便实用;(2)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中,功能上增加报时功能,兼具手表、手机通话功能于一体,保证了学生与家长、老师的互动联系,简化了学生上学日常用品装备;开关机键设置为针孔触点式,最大限度的避免误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架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亲情键,2、挂断/报时键,3、复位键,4、求救键,5、开关机键,6、通孔,7、充电孔,8、自粘性封面塑料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电子学生证,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借助定位销组成的机身,后壳体上设有与功能键匹配的键槽,在机身内设置控制模块及功能模块,参见图1,借助外围电路将GPS模块、GSM模块、语音模块、蓄电池和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在后壳体上设置麦克风和听筒,与语音模块连接;在机身上设有开关机键5、求救键4和复位键3,优先设置在机身侧面。GPS模块用于确定学生位置;GSM模块用于学生与所设置的亲情号码通信联系,麦克风和听筒与语音模块连接用于通话。亲情键1设置在后壳体左侧,优选位于左下方,长按实现通话功能,短按可语音播报短信,亲情键1的中心与机身右侧边缘距离为46-51mm,该位置的设置基于对我国未成年人的手掌尺寸的调研,2011年的国标未成年人人体尺寸显示:8~11岁男孩手长144~160mm,拇指长46~51mm,手宽66~72mm,8~11岁女孩手长142~162mm,拇指长46~52mm,手宽64~71mm,将按键设置在后壳体左侧,按键中心距后壳体右侧边缘46~51mm,是根据儿童拇指的平均长度最终确定,便于实现人机操作,尤其是还适合单手操作。另外的,为提升美观度及符合大众偏好,学生证整体表面平整,按键位于机身长、宽的黄金分割线上,按键设计为扁平按键;机身左上角或右上角设置通孔6,穿设挂环便于携带;进一步,学生证的边设置为圆角,手感及安全性更好。所述亲情键1设置2-3个,竖向排列在后壳体左侧,可以设置多个电话联系号码,选择空间大,有电话进入时按任意亲情键1实现接听通话。在所述后壳体左侧还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挂断/报时键2,其中心距右侧边缘46-51mm。该键按下时,学生证自动报时,实现手表功能;通话结束时,按下挂断/报时键2,即将通话挂断。所述开关机键5、求救键4和复位键3设置在机身一侧,开关机键5和复位键3设置为针孔触点式,可最大限度避免使用中的误操作;求救键4用于学生向亲情联系人发出紧急求助,当突发紧急状况时,只需凭手感按下侧面标识有SOS的求救键4,亲情联系人即可收到“您的孩子需要帮助”的短信,随后收到孩子位置定位的信息。为了使学生证语义更加简洁明了,将信号指示灯、定位指示灯和充电指示灯设置为隐藏式,位于后壳体上,充电时,充电指示灯图标亮,不充电状态下,充电指示灯图标不显示,当电量<15%时,充电指示灯图标闪烁,以提醒使用者充电;在GSM通讯正常状态下,信号指示灯图标每间隔5秒闪一次,在未放入SIM卡或未搜索到GSM信号状态下,信号指示灯图标每间隔1秒闪一次;在已经锁定卫星定位的情况下,定位指示灯图标每间隔5秒闪一次,在未定位情况下,定位指示灯图标每间隔1秒闪一次。在后壳体上以嵌入或封装等方式设有射频标签,与设置在学生活动场所的读卡器配合实现采集学生考勤信息、活动信息等,优选在进入读卡器发出的电磁场中时可以得到能量的射频标签。在学生证的前、后壳体的外表面粘附有自粘性封面塑料片8,封面塑料片8表面为磨砂,不易污染;前壳体表面的自粘性封面塑料片8与前壳体表面之间通过粘附、镶嵌或封装有学生照片和学生信息卡,使学生信息一目了然。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借助电源线将设置在机身顶端的充电孔7接通电源,通过充电模块给蓄电池充电,同时充电指示灯亮,满电后,断开电源。将学生的SIM卡插入卡槽接通GSM模块,触发开关机键5,启动电子学生证的各功能,学生出入活动场所时,射频标签将信息发送给读卡器,方便学校管理;长按亲情键1,与设定的亲情联系人实现通话,短按则可语音播报短信;有电话打进时,按下任意亲情键1,实现通话;通话结束时,按下挂断/报时键2,将通话挂断;正常状态下,按下挂断/报时键2,学生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学生证,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开关机键(5)、求救键(4)和复位键(3),设置在机身内的控制模块及借助外围电路与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GPS模块、GSM模块、语音模块、蓄电池和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后壳体上设有与语音模块连接的麦克风和听筒,其特征在于:在后壳体左侧设置亲情键(1),其中心与右侧边缘距离为46‑5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学生证,包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开关机键(5)、求救键(4)和复位键(3),设置在机身内的控制模块及借助外围电路与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GPS模块、GSM模块、语音模块、蓄电池和与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后壳体上设有与语音模块连接的麦克风和听筒,其特征在于:在后壳体左侧设置亲情键(1),其中心与右侧边缘距离为46-5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学生证,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情键(1)设置2-3个,竖向排列在后壳体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子学生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壳体(1)左侧还设置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挂断/报时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刘航穆红显杨润环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