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电阻秸秆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1315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电阻秸秆基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秸秆复合材料100-130、氧化石墨烯3-5、硬脂酸甘油单酯0.4-0.6、钼酸铵1-2、聚吡咯2-3、正丙醇锆1-3、四氯化锡1-2、粘结剂LA1351-2、去离子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作物秸秆炭化、活化和掺杂改性,制备出高活性、高比表面积的炭,添加的氧化石墨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与氧化石墨烯掺杂,使得电极材料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能源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炭材料作为已经商业化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宄已经非常深入,其包括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炭气凝胶、炭纳米管、石墨等,在这些电极材料表面主要发生的是离子的吸附/脱吸附。它们共同特点是比表面积大,但是炭材料并不是比表面积越大,比电容越大,只有有效表面积占全部炭材料表面积的比重越大,比电容才越大。导电聚合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内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导电聚合物进行可逆的P型或η型掺杂或去掺杂,从而使导电聚合物电极存储高密度的电荷,产生大的法拉第电容,目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导电聚合物主要有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等。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炭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官能团,本专利技术通过与氧化石墨烯掺杂,使得电极材料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秸杆复合材料100-130、氧化石墨烯3-5、硬脂酸甘油单酯0.4-0.6、钼酸铵1-2、聚吡咯2-3、正丙醇锆1_3、四氯化锡1-2、粘结剂LA1351-2、去离子水适量; 所述改性秸杆复合材料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杆100-120、稀盐酸溶液30-50、氯化锌30-50、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钛酸锰1_2、导电炭黑2_4、石墨烯2_4、煅烧高岭土 15-25、过硫酸钾0.5-0.8、超细玻璃纤维0.5-1 ;制备方法是(I)将秸杆粉碎成8_20目,用水清洗干净后在100-120° C下干燥至恒重;(2)将秸杆原料与60%的氯化锌按照I: 2-3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浸渍24小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600-700° C温度下活化I小时,然后经水洗、过滤、干燥得到活性炭备用;(3)将煅烧高岭土和活性炭加到稀盐酸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泡8-12小时,过滤,固体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滤液无氯离子检出,真空干燥后研磨粉碎过200-300目筛;(4)将步骤(3)的产物和蒸馏水按照粉体重量:0.1:30-50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至40-50° C,加入过硫酸钾、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均匀,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搅拌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抽滤、干燥制得改性秸杆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由以下具体的步骤制成:将硬脂酸甘油单酯、粘结剂LA135加到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形成粘稠的液体,再加入称量好的氧化石墨烯、钼酸铵、聚吡咯、正丙醇锆、四氯化锡充分搅拌0.5-1小时,再加入改性秸杆复合材料先高速搅拌1-2小时,再转移到胶磨机中低速研磨得到200-400目的浆料,再将浆料均匀的涂布在集流体上,在温度100-110° C下真空干燥8-12小时,取出后在1MPa的压力下进行压片,裁剪后再次放入真空干燥箱内90-100° C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作物秸杆炭化、活化和掺杂改性,制备出高活性、高比表面积的炭,添加的氧化石墨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官能团,本专利技术通过与氧化石墨烯掺杂,使得电极材料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改性秸杆复合材料108、氧化石墨烯5、硬脂酸甘油单酯0.5、钼酸铵1、聚吡咯3、正丙醇锆2、四氯化锡1、粘结剂LA1352、去尚子水适量; 所述改性秸杆复合材料是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秸杆100、稀盐酸溶液39、氯化锌3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钛酸锰2、导电炭黑4、石墨烯3、煅烧高岭土 20、过硫酸钾0.7、超细玻璃纤维0.8 ;制备方法是(I)将秸杆粉碎成8-20目,用水清洗干净后在100-120° C下干燥至恒重;(2)将秸杆原料与60%的氯化锌按照1:2-3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浸渍24小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600-700° C温度下活化I小时,然后经水洗、过滤、干燥得到活性炭备用;(3)将煅烧高岭土和活性炭加到稀盐酸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泡8-12小时,过滤,固体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滤液无氯离子检出,真空干燥后研磨粉碎过200-300目筛;(4)将步骤(3)的产物和蒸馏水按照粉体重量:0.1:30-50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至40-50° C,加入过硫酸钾、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均匀,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搅拌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抽滤、干燥制得改性秸杆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由以下具体的步骤制成:将硬脂酸甘油单酯、粘结剂LA135加到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形成粘稠的液体,再加入称量好的氧化石墨烯、钼酸铵、聚吡咯、正丙醇锆、四氯化锡充分搅拌0.5-1小时,再加入改性秸杆复合材料先高速搅拌1-2小时,再转移到胶磨机中低速研磨得到200-400目的浆料,再将浆料均匀的涂布在集流体上,在温度100-110° C下真空干燥8-12小时,取出后在1MPa的压力下进行压片,裁剪后再次放入真空干燥箱内90-100° C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即可。以所述实施例中制备的电极为工作电极,铝箔为集电极,聚四氟乙烯为隔膜,1.0M三乙基甲基铵四氟硼酸盐的乙腈溶液为电解液,在1.2-2.5V的范围内,在恒流(5mA)下进行循环测试,容量:1.71F,内阻:1.6Ω.m,循环容量保持率(%):97.6。【主权项】1.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秸杆复合材料100-130、氧化石墨烯3-5、硬脂酸甘油单酯0.4-0.6、钼酸铵1_2、聚吡咯2_3、正丙醇锆1-3、四氯化锡1-2、粘结剂LA1351-2、去离子水适量; 所述改性秸杆复合材料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杆100-120、稀盐酸溶液30-50、氯化锌30-50、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钛酸锰1_2、导电炭黑2_4、石墨烯2_4、煅烧高岭土 15-25、过硫酸钾0.5-0.8、超细玻璃纤维0.5-1 ;制备方法是(I)将秸杆粉碎成8_20目,用水清洗干净后在100-120° C下干燥至恒重;(2)将秸杆原料与60%的氯化锌按照I: 2-3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浸渍24小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600-700° C温度下活化I小时,然后经水洗、过滤、干燥得到活性炭备用;(3)将煅烧高岭土和活性炭加到稀盐酸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泡8-12小时,过滤,固体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滤液无氯离子检出,真空干燥后研磨粉碎过200-300目筛;(4)将步骤(3)的产物和蒸馏水按照粉体重量:0.1:30-50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至40-50° C,加入过硫酸钾、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均匀,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搅拌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抽滤、干燥制得改性秸杆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电阻秸杆基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的步骤制成:将硬脂酸甘油单酯、粘结剂LA135加到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形成粘稠的液体,再加入称量好的氧化石墨烯、钼酸铵、聚吡咯、正丙醇锆、四氯化锡充分搅拌0.5-1小时,再加入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电阻秸秆基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秸秆复合材料100‑130、氧化石墨烯3‑5、硬脂酸甘油单酯0.4‑0.6、钼酸铵1‑2、聚吡咯2‑3、正丙醇锆1‑3、四氯化锡1‑2、粘结剂LA1351‑2、去离子水适量;所述改性秸秆复合材料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秆100‑120、稀盐酸溶液30‑50、氯化锌30‑50、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钛酸锰1‑2、导电炭黑2‑4、石墨烯2‑4、煅烧高岭土15‑25、过硫酸钾0.5‑0.8、超细玻璃纤维0.5‑1;制备方法是(1)将秸秆粉碎成8‑20目,用水清洗干净后在100‑120°C下干燥至恒重;(2)将秸秆原料与60%的氯化锌按照1:2‑3的配比混合,搅拌均匀,浸渍24小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600‑700°C温度下活化1小时,然后经水洗、过滤、干燥得到活性炭备用;(3)将煅烧高岭土和活性炭加到稀盐酸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泡8‑12小时,过滤,固体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滤液无氯离子检出,真空干燥后研磨粉碎过200‑300目筛;(4)将步骤(3)的产物和蒸馏水按照粉体重量:0.1:30‑50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至40‑50°C,加入过硫酸钾、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均匀,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搅拌3‑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抽滤、干燥制得改性秸秆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平林海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威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