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溢油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1096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处理、判断并输出报警指令的服务器,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漂浮装置,用于漂浮在海面上;监测终端,包括吸嘴,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用于采集海面气体;气相色谱仪,与所述监测终端连接,以分析海面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海面多个样点的监测,通过将监测终端采集到的样品通入气相色谱仪,检测分析导出峰值,通过判定是否产生溢油,一旦发现溢油,立即发出报警,提醒监控人员进行相应操作,提高对海面溢油监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尤其是溢油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例如中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大国,其石油进口有58%通过海上运输。在港口装卸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油,将会给企业、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周边人民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和灾难。随着海上运输的发展,海上溢油事故也时有发生,海上溢油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不可估量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不利。由于海洋溢油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计性,尽管操作人员极其谨慎,也做出大量准备,但在溢油发生后,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使得损失不可估计,所以如何在第一时间确定溢油的发生仍是重中之重。排除油轮在航行时产生溢油的无法预测性,在港口、海上钻井平台等具有固定位置地点进行实时的溢油监测,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溢油的产生,采用相关的应急预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溢油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2012年4月,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由于没有有效及时处理,溢油量达到67万吨,形成200公里的油带,海面溢油排除工作实施难度大,这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损失无可估量。2010年7月16日,中国大连新港发生特大输油管线爆炸事故,此次事故溢油量达1500余吨,造成430km2海面污染,其中,12km2为重度海域污染,52km2为一般海域污染。此次溢油对大连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盐业、沿岸食品加工等沿海产业造成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海洋生态的污染,对于海洋上空依靠捕鱼为生的鸟类的影响,以及溢油造成的空气污染等等不可估计的损失更是巨大。从历来的溢油事故中,可以看出一旦发生溢油,没有及时采取溢油回收等有效措施,溢油后将带给海洋生态环境净化极大压力,损失将不能估算。基于这些已发生的溢油事故,可以得出对溢油监测的必要性,所以多个国家都对此进行立法。例如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3年修订)中第二章第十四条有明确说明港口和码头应设置监测装置;而且根据中国交通部标准《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JTT451-2009)中第4.2中“码头同时装卸油品和其他货种时,按要求高的数量配备。同一码头有多个泊位时,除永久布放型围油栏和溢油监视报警装置外,其他设备可按要求高的数量配备”。这就要求油码头均需建立与港口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港口溢油应急系统。通过建立有效的溢油监测设备以及应急反应计划,以便在溢油发生时能及早采取措施,降低损失,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的溢油监测及报警装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综合性还有待提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以及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港口溢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处理、判断并输出报警指令的服务器,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漂浮装置,用于漂浮在海面上;监测终端,包括吸嘴,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用于采集海面气体;气相色谱仪,与所述监测终端连接,以分析海面气体。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出的报警指令后,发出报警信号。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水流仪、风速仪和/或潮位仪,以分别监测海面的水流、风速和/或潮位。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漂浮装置下部呈筒状,上部呈锥台状;并且所述漂浮装置的下端面边缘设有多个用于提供浮力的浮标。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漂浮装置高达3米以上,所述吸嘴设于所述漂浮装置内部,且距离所述漂浮装置下端面至少I米。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分离过滤器,管道连接于所述吸嘴,用于分离、过滤海面气体中的多余组分;除尘器,管道连接于所述分离过滤器的出口,用于净化海面气体;鼓风机,管道连接于所述除尘器的出口,用于为海面气体流提供动力;消声器,管道连接于所述鼓风机的出口,其出口则与所述气相色谱仪连接。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相色谱仪包括进气室、色谱柱、载气进口,所述进气室与所述色谱柱直接连接。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监测终端与一个所述气相色谱仪对应,所述气相色谱仪巡回检测所述监测终端获取的海面气体。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室中设有用于存储气体的气样室,所述气样室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在上述海面溢油监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和所述控制器连接并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动作顺序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发送压力信号,所述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气样室的进气管道上,所述第二阀门连接于所述气样室的载气输送管道上,所述第三阀门连接于所述气样室的输出管道上。分析可知,本技术公开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其通过对海面多个样点的监测,通过将监测终端采集到的样品通入气相色谱仪,检测分析导出峰值,通过判定是否产生溢油,一旦发现溢油,立即发出报警,提醒监控人员进行相应操作,提高对海面溢油监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监测终端、气相色谱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相色谱仪中部件的详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图5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漂浮装置的主视、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统气相色谱仪的气化室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为更实时有效地监测到溢油信息,准确发出报警信息,提高水面溢油监测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其整合了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整合、结合,其一台气相色谱仪可以连接多个监测终端,每个监测终端将采集对应布置点的海面信息,间断性或连续性地输给气相色谱仪,通过检测,导出峰值图,最后通过后端服务器的程序控制操作,给出是否报警指示,以及应对情况的一系列措施。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服务器100、通信装置200、监测装置300,服务器100借由通信装置200和检测装置300建立通信连接,并且监测装置300的数量和分布位置根据设定,并无局限。具体地,服务器100用于数据处理、判断并输出报警指令,例如基本信息管理、数据管理、应急计划管理、数据分析及显示等。监测装置300则用于获取、上传海面气体数据等,其基本包括:漂浮装置2、监测终端301、气相色谱仪302等。漂浮装置2用于漂浮在海面上,为其他设备提供一个安装点,为了稳定的监测某一处海面气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漂浮装置2还设有定位系统等。监测终端301包括吸嘴1,吸嘴I设置在漂浮装置2上,用于采集海面气体。气相色谱仪302与监测终端301连接,以分析海面气体,并经由通信装置200上传至服务器100。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提醒人们采取措施,监测装置300还包括报警器303,其设置在漂浮装置2上,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器100发出的报警指令后,发出报警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处理、判断并输出报警指令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漂浮装置,用于漂浮在海面上;监测终端,包括吸嘴,所述吸嘴设置在所述漂浮装置上,用于采集海面气体;气相色谱仪,与所述监测终端连接,以分析海面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柏康陈璇琳王东光陶亨聪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