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厚华专利>正文

摩托车致暖手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05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致暖手把,它是在摩托车手把的内衬套上环状缠绕了一层电阻丝,电阻丝一端与控温器、开关串联后和摩托车大灯开关正极相接,另一端搭在摩托车手把的钢管上。这种摩托车致暖手把结构简单,不影响摩托车的外形和操作功能,电源由摩托车电瓶供给,冬天温度可维持在20-30℃之间,解决了冬天骑摩托车冻手的问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托车致暖手把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使用较普通的交通工具,目前的摩托车手把分无手把头和有手把头的手把,其手把均只有把握方向和加油功能,而无暖手功能,冬天骑车冻手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冬天能保持20℃~30℃的摩托车致暖手把。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包括摩托车手把外套、手把内衬套,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摩托车手把外套和手把内衬套之间设置一电阻丝发热层。所述的电阻丝发热层是在手把内衬套上环状缠绕一层电阻丝,电阻丝的一端与控温器、开关串联后与摩托车大灯开关的正极连接,电阻丝的另一端搭在摩托车手把的钢管上。本技术结构简洁,不影响原车把的外观和操作性能,冬天手把能保持在20℃~30℃,使手暖和,而且设有的温控装置和开关,可以控制温度,电阻丝发热层的电源由摩托车电瓶供给,不需另配电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手把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阻丝发热层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在手把外套1和手把内衬套2之间设置一电阻丝发热层3,电阻丝发热层3的电阻丝环绕缠在手把内衬套2上,电阻丝的一端串联控温器3-1、开关3-2后与摩托车,开关的大灯正极相连,另一端搭在摩托车手把钢管4上,组装好的致暖手把配装到摩托车手把的钢管4上。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致暖手把,包括手把外套(1)、手把内衬套(2),其特征是在手把外套(1)和手把内衬套(2)之间设置一电阻丝发热层(3),电阻丝发热层(3)的电阻丝环状缠绕在手把内衬套(2)上,电阻丝的一端与控温器(3-1)、开关(3-2)串联后接摩托车大灯开关的正极,另一端搭在摩托车手把钢管(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致暖手把,它是在摩托车手把的内衬套上环状缠绕了一层电阻丝,电阻丝一端与控温器、开关串联后和摩托车大灯开关正极相接,另一端搭在摩托车手把的钢管上。这种摩托车致暖手把结构简单,不影响摩托车的外形和操作功能,电源由摩托车电瓶供给,冬天温度可维持在20-30℃之间,解决了冬天骑摩托车冻手的问题。文档编号B62J33/00GK2915660SQ20062003483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黎厚华 申请人:黎厚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致暖手把,包括手把外套(1)、手把内衬套(2),其特征是:在手把外套(1)和手把内衬套(2)之间设置一电阻丝发热层(3),电阻丝发热层(3)的电阻丝环状缠绕在手把内衬套(2)上,电阻丝的一端与控温器(3-1)、开关(3-2)串联后接摩托车大灯开关的正极,另一端搭在摩托车手把钢管(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厚华
申请(专利权)人:黎厚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