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0869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犊牛饲喂装置,包括犊牛识别装置、常乳加工装置、精确饲喂装置、酸碱清洗装置、人机通信装置和控制箱,解决了目前犊牛饲喂效率低、条件控制不精确、饲喂用具清洗不彻底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在犊牛饲喂方面的自动化、精准化、现代化、数字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技术介绍
犊牛是牧场的后备力量,是牛群的基础。犊牛饲养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犊牛存活率,还直接影响犊牛成年投产后的生产性能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发挥。因此,抓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提高犊牛成活率在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犊牛饲养,目前主要采用隔离人工饲养,人工饲喂流程主要通过人工将牛奶加热进行巴士消毒后自然冷却或搅拌冷却至牛食用温度后,装入容器对犊牛进行饲喂。饲喂后,清洗消毒相关饲喂工具。人工饲喂虽解决了犊牛饲喂问题,但由于犊牛期饲养技术要求高,其存在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工饲喂劳动强度大,饲喂效率低,同时支付的工资成本上升;二是人工饲喂受饲喂工技术水平影响较大,易出现饲喂未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进行饲喂的现象,如牛奶消毒不彻底、饲喂温度控制不精确、饲喂用具清洗不彻底等。因此,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犊牛饲喂装置的研宄,国外如德国GEA公司开发的犊牛饲喂机,其分为可脱机独立运作和可与DairyPlan C21联机工作两大类,该装置可通过编程适应操作者的操作要求。其常乳加工的方法为适温的水与粉状饲料同时投进搅拌桶中进行搅拌均匀后,识别犊牛进行投喂。但其每次的加工量仅能满足一头犊牛的饲喂量。国内开展的研宄主要通过采用搅拌装置实现代乳粉与水的搅拌,并通过给料装置将定量的水乳混合物注入犊牛饲槽中,该装置实现了饲喂物料的混合搅拌,但其饲喂均按照同等水平进行饲喂,饲喂前需先进行饲喂量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建立集犊牛识别系统、常乳加工系统、精确饲喂系统、酸碱清洗系统、人机通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为一体的移动式犊牛自动饲喂系统,解决犊牛定时饲喂、精确饲喂、喂效率低、饲喂用具清洗不彻底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在犊牛饲喂方面的自动化、精准化、现代化、数字化的装置。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整机包括犊牛识别装置、常乳加工装置、精确饲喂装置、酸碱清洗装置、人机通信装置和控制箱(4),所述的犊牛识别装置由耳标和阅读器(18)构成,阅读器(18)与单片机电连,所述的常乳加工装置由加热棒(3)、温度传感器(5)、温度控制器(4)、搅拌叶扇(7)、冷却水桶(10)、加热水桶(12)、搅拌桶(14)、搅拌电机(15)、减速器(16)、水泵(19)构成,所述的加热棒(3)在加热水桶(12)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与搅拌桶(14)相连,所述的温度控制器(6)在控制箱(4)内部与温度传感器(5)电连,所述温度控制器(6)为模糊PID类型控制器,所述的减速器(16)与搅拌电机(15)相连带动搅拌叶扇(7),所述的搅拌叶扇(7)在搅拌桶(14)内部,所述的精确饲喂装置由蠕动式计量泵(2)与单片机构成,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设在冷却水桶(10)侧下方由驱动装置、泵头、软管构成,所述的泵头内设有三个转棍,软管在转棍之间绕过,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进口与搅拌桶相(14)连通出口与防滴漏吸奶嘴(I)连通。所述的酸碱清洗装置由清洗喷头(17)与水管构成,所述的清洗喷头(17)设在搅拌桶(14)内上部,所述的水管与清洗喷头(17)、水泵(19)连通,所述的人机通信装置由触屏⑶与单片机构成,所述的触屏⑶在控制箱上侧,与单片机电连。所述的控制箱⑷位于冷却水桶的侧方,内有单片机、电气控制部件。上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设在外桶侧下方由驱动器、泵头、软管构成,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的驱动装置为36V步进电机,所述的步进电机接收可单片机发出的电脉冲信号并转换成精确转动角度,所述的泵头内设有三个转棍,所述的转棍由步进电机带动,所述的软管在转棍之间绕过,通过被转棍挤压实现精确给料。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与单片机电连。上述的人机通信装置工作方式为数据库+上位机+下位机工作方式,所述的上位机为MT6070系列触屏,所述的下位机为PIC型单片机,所述的信息传输方式为U盘传输方式和无线传输方式。由下位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及对装置的控制,而由上位机完成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及对单片机的控制。上述的防滴漏奶嘴(I)内置单向阀,当犊牛吸吮奶嘴时单向阀打开,反之单向阀关闭,防止牛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滴漏外部。和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多技术集成完成犊牛饲喂的定温及定量饲喂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犊牛饲喂效率低、饲喂量不精确、饲喂用具清洗不彻底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在犊牛饲喂方面的自动化、精准化、现代化、数字化。利用蠕动式计量泵进行饲喂和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控制大大提高了犊牛饲喂的精确性与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示中,I为防滴漏奶嘴,2为蠕动式计量泵,3为加热棒,4为控制箱,5为温度传感器,6为温度控制器,7为搅拌叶扇,8为触屏,9为推手,10为冷却水桶,11出水口,12为加热水桶,13为蒸汽出口,14为搅拌桶,15为搅拌电机,16为减速器,17为清洗喷头,18阅读器,19为水泵,20为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包括犊牛识别装置、常乳加工装置、精确饲喂装置、酸碱清洗装置、人机通信装置和控制箱(4),所述的犊牛识别装置由耳标和阅读器(18)构成,阅读器(18)与单片机电连,所述的常乳加工装置由加热棒(3)、温度传感器(5)、温度控制器(6)、搅拌叶扇(7)、冷却水桶(10)、加热水桶(12)、搅拌桶(14)、搅拌电机(15)、减速器(16)、水泵(19)构成,所述的加热棒(3)在加热水桶(12)内,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与搅拌桶(14)相连,所述的温度控制器(6)在控制箱(4)内部与温度传感器(5)电连,所述温度控制器(6)为模糊PID类型控制器,所述的减速器(16)与搅拌电机(15)相连带动搅拌叶扇(7),所述的搅拌叶扇(7)在搅拌桶(14)内部,所述的精确饲喂装置由蠕动式计量泵(2)与单片机构成,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设在冷却水桶侧下方由驱动器、泵头、软管构成,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的驱动装置为36V步进电机,所述的步进电机接收可单片机发出的电脉冲信号并转换成精确转动角度,所述的泵头内设有三个转棍,所述的转棍由步进电机带动,所述的软管在转棍之间绕过,通过被转棍挤压实现精确给料。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⑵与单片机电连,进口与搅拌桶相(11)连通,出口与防滴漏奶嘴⑴连通。所述的酸碱清洗装置由清洗喷头(17)与水管构成,所述的清洗喷头(17)设在搅拌桶(14)内上部,所述的水管与清洗喷头(17)、水泵(19)连通,所述的人机通信装置由触屏(8)与单片机构成,所述的触屏(8)在控制箱上侧与单片机电连,人机通信工作方式为数据库+上位机+下位机的工作方式,数据库负责犊牛信息管理,导出饲喂文件,由上位机完成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及对单片机的控制,由下位机完成数据的采集及对装置的控制,饲喂信息传输方式为无线信息传输方式和U盘传输方式。所述的防滴漏奶嘴内置单向阀,当犊牛吸吮奶嘴时单向阀打开,反之单向阀关闭防止牛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滴漏外部。所述的控制箱(4)位于外桶的侧方,由单片机与电气控制部件构成。所述的搅拌电机(15)、水泵(19)均为交流三相电机,所述的控制箱⑷内设有电源模块为步进电机、阅读器(18)、单片机、触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犊牛识别装置、常乳加工装置、精确饲喂装置、酸碱清洗装置、人机通信装置和控制箱(4),所述的犊牛识别装置由耳标和阅读器(18)构成,阅读器(18)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的常乳加工装置由加热棒(2)、温度传感器(5)、温度控制器(6)、搅拌叶扇(7)、冷却水桶(10)、加热水桶(12)、搅拌桶(14)、搅拌电机(15)、减速器(16)、水泵(19)构成,所述的加热棒(3)在加热水桶(12)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与搅拌桶(14)相连,所述的温度控制器(6)在控制箱(4)内部与温度传感器(5)电连,所述温度控制器(6)为模糊PID类型控制器,所述的减速器(16)与搅拌电机(15)相连带动搅拌叶扇(7),所述的搅拌叶扇(7)在搅拌桶(14)内部,所述的精确饲喂装置由蠕动式计量泵(2)与单片机构成,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设在冷却水桶(10)侧下方,所述的蠕动式计量泵(2)进口与搅拌桶相(14)连通,出口与防滴漏奶嘴(1)连通,所述的酸碱清洗装置由清洗喷头(17)与水管构成,所述的清洗喷头(17)设在搅拌桶(14)内上部,所述的水管与清洗喷头(17)、水泵(19)连通,所述的人机通信装置由触屏(8)与单片机构成,所述的触屏(8)在控制箱上侧与单片机电连,所述的控制箱(4)位于外桶的侧方,由单片机与电气控制部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萍蒙贺伟坎杂李成松王丽红戚江涛石成成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