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786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门体、导向块以及驱动组件,门体可移动地设在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壳体上的出风口,门体的顶部和/或底部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位于门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导向块设在壳体上,导向柱可移动地配合在导向块上的导向槽内,驱动组件设在壳体上以驱动门体相对于壳体移动,驱动组件和门体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连接柱,驱动组件和门体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连接柱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柱或连接槽位于门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通过采用导向柱与导向块的配合,门体开闭的平稳性好、可靠性高、噪音小,且门体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间隙均匀、联接刚性好,从而提高了空调器整体的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且对空调器的清洁程度也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指出,具有出风口屏蔽运动机构的空调器在常置关闭状态时、出风口是全封闭的,开机时、出风口能及时平稳地打开,从而可以大大地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空调器内的几率,以很好地保证空调器内部清洁度和空调器的出风清洁度。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具有出风口屏蔽运动机构的空调器,大多采用齿轮齿条机构、摆杆机构以及曲柄机构等驱动机构实现门体的开启和闭合,当空调器开启时,门体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下降并隐藏于面板内部,以实现门体的开启,当空调器常置关闭时,门体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上升以实现开关门的关闭,然而由于驱动结构例如齿条与齿轮运动配合的局限性,门体与空调器内与其配合的零件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致使空调器的外观不够美观,而且,门体的开闭运动时大多不够平稳且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门体开闭可靠性高、平稳性好、噪音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出风口 ;门体,所述门体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门体的顶部和/或底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门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向块的朝向所述门体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槽,其中所述导向柱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壳体上以驱动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门体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连接柱,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门体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柱或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门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通过采用导向柱与导向块的配合,提高了门体打开和关闭的运动平稳性、可靠性,改善了门体的运动噪音,且减小了驱动组件的驱动力矩,降低了功耗,另外,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槽的配合,可以有效地保证门体在前后方向上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均匀、以及在左右方向上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间隙均匀,从而提高了空调器整体的美观性,且提高了门体与本体的联接刚性,延长了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器相连;以及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其中所述连接柱设在所述齿条上,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齿轮以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可选地,所述齿轮水平布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设在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设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导向块设在所述安装盒的邻近所述门体的一侧。可选地,所述安装盒的邻近所述门体的侧壁上形成有贯通的通孔,所述连接柱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的内壁上设有限位柱,所述齿条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可移动地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可选地,所述安装盒包括: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二安装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盒的远离所述门体的一侧。具体地,所述门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块为两个且上下对称地设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优选地,所述两个导向块的两个导向槽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两个导向柱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局部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00:空调器;1:壳体;10:出风口 ;11:本体;12:底座组件;13:上盖组件;14:左侧板;15:右侧板;17:触控显不盒;2:门体;21:导向柱;22:安装柱;221:连接槽;3:导向块;31:导向槽;4:驱动组件;41:驱动器;42:齿轮;43:齿条;431:限位槽;432:连接柱;44a:第一安装盒;44b:第二安装盒;441:通孔;442:限位柱;45:卡扣结构;5:风机;6:导风百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夕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门体2、导向块3以及驱动组件4。参照图1和图2,壳体I可以包括:本体11、底座组件12、上盖组件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其中,本体11大体形成为竖直设置的圆柱筒形,底座组件12支撑在本体11的底部,上盖组件13安装在本体11的顶部,左侧板14安装在本体11的左前表面上,右侧板15安装在本体11的右前表面上,从而使得壳体I大体构造为圆柱形。其中,上盖组件13上可以设有触控显示盒17。具体地,壳体I上形成有出风口 10。如图1和图6所示,本体11的前侧表面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出风口 10,且出风口 10位于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之间的前侧,也就是说,本体11前侧的中心形成有一个竖直延伸的出风口 10,本体11上还形成有贯穿的进风口,进风口位于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之间的后侧,本体11内可以设有风机5和换热器,风机5和换热器均位于出风口 10与进风口之间,以使环境中的空气从进风口流入本体11内,经换热器实现制冷或者制热后再从出风口 10送出,出风口 10处可以设有导风百叶6,导风百叶6可摆动地连接在本体11上,以调节出风方向。优选地,进风口与出风口 10尽可能远距离地间隔开,例如进风口可以形成在本体11的后侧表面上,以避免从出风口 10送出的风直接从进风口流回至本体11内,从而保证送风效果。门体2可移动地设在壳体I上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 10,如图2所示,门体2大体形成为弧形板,且可以沿着本体11的周向转动,当需要关闭出风口 10时,门体2转动到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之间的前侧,以将出风口 10遮蔽在其后侧,当需要打开出风口 10时,门体2朝向左侧板14或者朝向右侧板15的方向转动,例如可以转动到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之中的一个与本体11之间,以使出风口 10显露出来,从而空调器100可以通过出风口10向周围环境送风。优选地,如图6所示,当门体2位于关闭位置时,门体2的左侧部可以隐藏在左侧板14与本体11之间,门体2的右侧部可以隐藏在右侧板15与本体1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出风口;门体,所述门体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门体的顶部和/或底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门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向块的朝向所述门体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槽,其中所述导向柱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壳体上以驱动所述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门体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连接柱,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门体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柱或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门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强毛先友李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