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0668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包括基坑开挖、预埋套管、防水保护层施工、浇筑地库底板、确定排水沟位置、浇筑整浇层、排水沟防水处理、回填加强、封堵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已开挖的未设抗拔桩的地库,一方面,在地库底板预埋套管及纵横轴布置排水沟,将雨期施工期间从套管渗出的水及时排出;另一方面,采用回填加强和布置地面排水沟,阻止地面明水进入地库内,通过内排水、外阻水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地下水对地库的浮力,无需设置抗拔桩,大大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的抗浮结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地库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纯地库施工,一般在地基中打入抗拔桩,待抗拔桩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挖土方,进行基础底板及结构施工,待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土方回填。对于地下水位低于基础底板的地库,往往没有设计抗拔桩,受雨期的影响,在地库施工期间,四周经雨水渗透后,地下水位明显高于基础底板,由于缺少抗拔桩,在地下水浮力的作用下,地库极易发生上浮现象,严重影响地库的施工质量。重新施打抗拔桩,成本投入较大,且对工程进度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在不设置抗拔桩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减少地下水对地库的浮力,提高施工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底部浇捣基础垫层;(2)预埋套管:套管沿纵横轴布置,间距为3300-3900mm,套管上表面高出地库底板,下表面穿透基础垫层;(3)防水保护层施工:在基础垫层上表面避开套管的位置粘贴防水卷材,然后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沿套管外壁交圈,橡胶止水条的底部紧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再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形成防水保护层,待防水保护层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待浇筑地库底板中部的位置沿套管外壁焊接一圈钢板止水带;(4)浇筑地库底板:绑扎地库底板钢筋,并将套管外壁采用固定筋以“井”子形固定在地库底板钢筋的上下筋上,浇筑底板混凝土,振捣分层、定距、紧插慢拔,随捣随抹光,并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收面;(5)确定排水沟位置:在套管四周防水处理养护完成后,沿纵横轴线交叉设置宽度为200-220mm的排水沟,在地库底板上弹线支模;(6)浇筑整浇层:在地库底板上绑扎单层双向钢筋网,浇筑整浇层混凝土,整浇层的上表面与所支的排水沟模上表面齐平,达到设计标高时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7)排水沟防水处理:整浇层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所支的排水沟模,对排水沟的侧壁以及底部避开套管的位置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底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上表面低于套管;(8)回填加强:对地库外墙和顶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地库底板往外1m的区域用素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基础回填加强区;地库外墙与基坑边坡之间采用二八灰土分层回填,形成灰土层;在基坑顶部四周开挖、支模,用素混凝土浇筑宽度为400-450mm的地面排水沟,灰土层顶部、地面排水沟与地库顶板之间用素混凝土硬化,形成有组织的排水坡;(9)封堵:套管内的水抽干后填充微膨胀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套管顶部焊接止水钢板,最后将排水沟的侧壁及底部凿毛、清理、接桨,用细石混凝土封堵。上述套管为厚5mm、内径100mm的钢套管。上述灰土层顶部和排水坡靠近地库外墙的一侧均高于其另一侧。上述钢板止水带的厚度为3mm,宽度为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对已开挖的未设抗拔桩的地库,一方面,在地库底板预埋套管及纵横轴布置排水沟,将雨期施工期间从套管渗出的水及时排出;另一方面,采用回填加强和布置地面排水沟,阻止地面明水进入地库内,通过内排水、外阻水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地下水对地库的浮力,无需设置抗拔桩,大大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和难度,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封堵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底部浇捣基础垫层1;(2)预埋套管4:套管4选用厚5mm、内径100mm的钢套管,套管4沿纵横轴布置,间距为3500mm,套管4上表面高出地库2底板30mm,下表面穿透基础垫层1以下50mm;(3)防水保护层5施工:在基础垫层1上表面避开套管4的位置粘贴防水卷材3,然后用30*40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41沿套管4外壁交圈,橡胶止水条41的底部紧贴防水卷材3,防水卷材3上再浇筑一层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形成防水保护层5,待防水保护层5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待浇筑地库2底板中部的位置沿套管4外壁焊接一圈厚度为3mm、宽度为50mm的钢板止水带6;(4)浇筑地库2底板:绑扎地库2底板钢筋,并将套管4外壁采用四根长1300mm的∅12固定筋42以“井”子形固定在地库2底板钢筋的上下筋21上,浇筑底板混凝土,振捣分层、定距、紧插慢拔,随捣随抹光,并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收面,从而避免脱水开裂,浇筑完成后进行保湿保温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5)确定排水沟7位置:在套管4四周防水处理养护完成后,沿纵横轴线交叉设置宽度为200mm的排水沟7,在地库2底板上弹线支模;(6)浇筑整浇层8:在地库2底板上绑扎单层双向钢筋网8@150,用抗渗等级为P6的C25混凝土浇筑成整浇层8,整浇层8的上表面与所支的排水沟7模上表面齐平,达到设计标高时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7)排水沟7防水处理:整浇层8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所支的排水沟模,对排水沟7的侧壁以及底部避开套管4的位置抹15mm厚的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71;(8)回填加强:对地库2外墙和顶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地库2底板往外1m的区域用C10素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基础回填加强区11;地库2外墙与基坑9边坡之间采用二八灰土分层回填,形成灰土层10,分层机械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在基坑9顶部四周开挖、支模,用C10素混凝土浇筑宽度为400mm的地面排水沟13,集中蓄水,阻止地面明水进入地库2和基坑9内,灰土层10顶部、地面排水沟13与地库2顶板之间用C10素混凝土硬化,形成有组织的排水坡12,灰土层10顶部和排水坡12靠近地库2外墙的一侧高于其另一侧;(9)封堵:套管4内的水抽干后填充微膨胀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套管顶部焊接5mm厚的止水钢板43,最后将排水沟7的侧壁及底部凿毛、清理、接桨,用C30P6细石混凝土封堵。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已开挖、未设抗拔桩的地库2施工,采用在地库2混凝土结构底板上预埋套管4,利用整浇层8沿套管4及底板四周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沟7,在雨期施工期间,地下水位高于地库2底板时经套管4渗出,并通过排水沟7汇集集水坑;地库2外侧采用基础回填加强区11、灰土层10、排水坡12以及地面排水沟13阻止地面明水进入基坑9和地库2。通过内排水、外阻水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地下水对地库的浮力,从而使得地库2施工过程中无需设置抗拔桩,大大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和难度,施工过程危险因素少,施工安全得到可靠保证。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底部浇捣基础垫层;(2)预埋套管:套管沿纵横轴布置,间距为3300‑3900mm,套管上表面高出地库底板,下表面穿透基础垫层;(3)防水保护层施工:在基础垫层上表面避开套管的位置粘贴防水卷材,然后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沿套管外壁交圈,橡胶止水条的底部紧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再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形成防水保护层,待防水保护层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待浇筑地库底板中部的位置沿套管外壁焊接一圈钢板止水带;(4)浇筑地库底板:绑扎地库底板钢筋,并将套管外壁采用固定筋以“井”子形固定在地库底板钢筋的上下筋上,浇筑底板混凝土,振捣分层、定距、紧插慢拔,随捣随抹光,并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收面;(5)确定排水沟位置:在套管四周防水处理养护完成后,沿纵横轴线交叉设置宽度为200‑220mm的排水沟,在地库底板上弹线支模;(6)浇筑整浇层:在地库底板上绑扎单层双向钢筋网,浇筑整浇层混凝土,整浇层的上表面与所支的排水沟模上表面齐平,达到设计标高时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7)排水沟防水处理:整浇层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所支的排水沟模,对排水沟的侧壁以及底部避开套管的位置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底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的上表面低于套管;(8)回填加强:对地库外墙和顶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地库底板往外1m的区域用素混凝土进行浇筑,形成基础回填加强区;地库外墙与基坑边坡之间采用二八灰土分层回填,形成灰土层;在基坑顶部四周开挖、支模,用素混凝土浇筑宽度为400‑450mm的地面排水沟,灰土层顶部、地面排水沟与地库顶板之间用素混凝土硬化,形成有组织的排水坡;(9)封堵:套管内的水抽干后填充微膨胀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套管顶部焊接止水钢板,最后将排水沟的侧壁及底部凿毛、清理、接桨,用细石混凝土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抗拔桩的地库抗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底部浇捣基础垫层;(2)预埋套管:套管沿纵横轴布置,间距为3300-3900mm,套管上表面高出地库底板,下表面穿透基础垫层;(3)防水保护层施工:在基础垫层上表面避开套管的位置粘贴防水卷材,然后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沿套管外壁交圈,橡胶止水条的底部紧贴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再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形成防水保护层,待防水保护层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待浇筑地库底板中部的位置沿套管外壁焊接一圈钢板止水带;(4)浇筑地库底板:绑扎地库底板钢筋,并将套管外壁采用固定筋以“井”字形固定在地库底板钢筋的上下筋上,浇筑底板混凝土,振捣分层、定距、紧插慢拔,随捣随抹光,并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二次收面;(5)确定排水沟位置:在套管四周防水处理养护完成后,沿纵横轴线交叉设置宽度为200-220mm的排水沟,在地库底板上弹线支模;(6)浇筑整浇层:在地库底板上绑扎单层双向钢筋网,浇筑整浇层混凝土,整浇层的上表面与所支的排水沟模上表面齐平,达到设计标高时用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7)排水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兵张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