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的轻骨料的表面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413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的轻骨料的表面处理工艺,旨在解决轻骨料上浮的问题,其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以下步骤:(1)将胶凝材料加入到搅拌机中后,再加入胶凝材料总量为20%~30%的自来水,慢速搅拌30s,快速搅拌1min~2min;(2)将经水浸泡的轻骨料取出,放入到搅拌机中,慢速搅拌2min~5min;(3)把搅拌后的轻骨料取出,进行自然或标准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消除轻骨料上浮的现象,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而且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减少轻骨料使用时的破碎率和吸水率,增强了轻骨料、包裹层与混凝土层间的粘结力,有利于轻骨料混凝土整体性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中轻骨料混凝土的
,主要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的轻 骨料的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轻骨料混凝土是由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干 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 3的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抗震等特点,广泛应用 承重和非承重结构中,如桥梁工程、高层建筑、保温结构等。 轻骨料的表观密度越小,混凝土保温性和抗震性越好,但是轻骨料的表观密度通 常比水低,在混凝土拌和与振捣过程中很容易上浮到表面,造成构件上层轻骨料较多,而下 层水泥砂浆含量相对较多,即工程中所述的"上浮"现象,从而使构件质量很难保证,在泵送 中也易堵塞管道。 目前采用抑制上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措施: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和轻骨料表面处 理。调整配合比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加入增稠组分,如降低水胶比,加入增稠剂(如纤维素醚、 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矿物掺合料、纤维(如聚丙烯纤维)等,来增加混凝土的粘度,但这些方 法只是稍稍延缓了轻骨料的上浮速率,在机械振捣下,轻骨料会很快上浮到混凝土的表面。 其它的方法如调整轻骨料的粒级,只是通过不同粒径的骨料相互阻碍作用,对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混凝土的轻骨料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胶凝材料加入到搅拌机中后,再加入胶凝材料总量为20%~30%的自来水,搅拌1min~2min;(2)将经水浸泡的轻骨料取出,放入到搅拌机中,慢速搅拌2min~5min;(3)把搅拌后的轻骨料取出,进行自然或标准养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先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