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190360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数据传输时长;判断所述传输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闪存驱动器如U盘、移动硬盘、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 (MP3,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1 LayerIII),MP4、MP6等电子设备,因其自身的数据存储方便性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使用上述电子设备进行数据拷贝时,需要先将上述电子设备插入到主体机如电脑中,待电脑识别该电子设备后,再进行数据的拷贝;拷贝完成后,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对设备进行卸载,无形当中加大了精力的耗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链接自动断开,实现电子设备的自动卸载,无需人工干预,体现了电子设备的人性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数据传输时长;判断所述传输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一事件,并生成一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一事件时,生成第二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二指令。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未检测到有所述第一事件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第二事件且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未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响应所述第二事件。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输出单元;在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之后,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判断单元、生成单元、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时长;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传输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并生成一判断结果;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并触发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第一响应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一事件,并生成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一响应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一事件时,生成第二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二指令。上述方案中,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征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未检测到有所述第一事件时,生成所述第一指令,并触发所述控制单元;相应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第三响应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第二事件时,触发所述第三响应单元;所述第三响应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触发且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未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响应所述第二事件。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之后,输出提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数据传输时长;判断所述传输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利用本实施例,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断开,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自动卸载,体现了电子设备的人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个人电脑、智能电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MP3,MP4、MP6等。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1:检测数据传输时长。这里,以第一电子设备为个人电脑(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U盘为例,在U盘插入电脑之后,执行对U盘中的数据拷入至电脑的操作,并对数据由U盘传输至电脑的时长进行检测。步骤12:判断所述传输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并生成一判断结果。这里,所述时长阈值可根据数据量大小而自行设置。步骤1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这里,在所生成的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说明数据由U盘传输至电脑的过程已结束,即完成了数据的拷贝;电脑生成表征数据传输已完成的第一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指令,电脑控制传输链接断开,对U盘执行卸载操作。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输出单元;在控制传输链接断开之后,所述输出单元输出自动卸载完成的提示,用以提醒用户;其中,所述输出单元可输出语音提示、视频提示如在预设的时间内持续显示提醒界面。由上可知,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判断结果表征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即数据由U盘传输至电脑的拷贝过程结束时,第一电子设备如电脑可以控制传输链接断开,自动对U盘进行卸载,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了人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个人电脑、智能电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MP3,MP4、MP6等。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21:检测数据传输时长。这里,以第一电子设备为个人电脑(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U盘为例,在U盘插入电脑之后,执行对U盘中的数据拷入至电脑的操作,并对数据由U盘传输至电脑的时长进行检测。步骤22:判断所述传输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并生成一判断结果。这里,所述时长阈值可根据所述数据的数据量大小而自行设置。步骤23:当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一事件,并生成一检测结果。这里,所述第一事件包括:用户对所述数据的操作如取消数据拷贝的操作、删除数据操作、重新传输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数据传输时长;判断所述传输时长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长阈值,并生成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征所述传输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时,生成第一指令,并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传输的链接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宇豪丁龙河容浩飞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