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小松专利>正文

客运人力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32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客运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车厢、前后车轮、鞍座、减震器、脚蹬、链条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刹车装置及照明和信号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在车架(13)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鞍座(14),车厢安置在车架(13)上为尖头前部和后部与顶部联成一体整体呈流线型,前部和后部的上半截为透明材料制成,中部为敞开式结构;所述的转向装置由安装在车架(13)上的前叉(2)、转向器组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客运输用三轮车,尤其是一种人力脚蹬式客运三轮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客运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鞍座、车厢、减震器、前后车轮、转向装置、脚蹬、链条传动装置、刹车装置及照明和信号装置组成,在车架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鞍座,车厢安置在车架上,前部为尖头和后部与顶部联成一体整体呈流线型,前部和后部的上半截为透明材料制成,中部为敞开式结构;转向装置由安装在车架上的竖直的前叉、车把、转向器组成。上述的转向器可以为一对锥齿轮啮合结构,也可以采用链轮链条传动结构或其他结构的转向器。上述车把可以是方向盘,也可以是竖直翘起的翘把或普通车把。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流线型车厢前部和后部联成一体,显著降低了骑行阻力,减少风雨对人体的刺激和危害。提高乘座舒适性。转向装置中前叉是竖直安装,钢碗施加给钢珠的力是均匀的,钢珠不易被挤压坏,锥齿轮和链轮链条结构可使骑行者转向省力。照明和信号装置无论白天黑夜都可指示转向发出警告和照明道路,保证了安全行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操纵轻便,骑行阻力小,使用方便、乘坐舒适、安全稳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A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B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客运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13、车厢前车轮1、后车轮21、脚蹬25、鞍座14、减震器、转向装置、链条传动装置、刹车装置及照明信号装置组成。在车架1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鞍座14,供骑乘人员坐用。以车架13为基础车厢安置其上,主要由厢架15、前外壳5、前挡风玻璃10、侧挡板18、后档板34、座椅17、厢顶16组成,车厢前部为尖头并后逐渐增大使整个车厢外壳呈流线型,车厢前部为全包结构减小骑行阻力,保护骑乘者,座椅上为侧后包围避免乘客风吹雨淋日晒,挡泥板21固定在车座椅底部两侧。在后轴33和车架13之间设有套筒结构减震器,如图2所示,它由上管29、弹簧30、套筒31组成。脚蹬25设在鞍座14前方的车架13上,主要是为了保证在人体座姿时蹬动方便,蹬转脚蹬25,通过大链轮26链条24传动小链轮22,进而可驱动后车轮转动前进,张紧轮23可调节链条24松紧,防止脱落。转向装置主要由主动锥齿轮7、被动锥齿轮6、传动杆9、撑杆11、翘把12(如图3所示)、把立管44支座8组成,两个支座8分别用螺栓固定在车架13横梁上,传动杆9穿过支座8轴承孔,被动锥齿轮7与传动杆9头部固定,把立管(44)与传动杆9固定,并用撑杆11加固。当转向时,左右摆动翘把12即可操纵前车轮转向。刹车装置主要由刹车踏板29、软轴线、抱箍32、摩擦片、刹车轮组成,为抱刹结构,通过踩刹车踏板27使带摩擦片的抱箍32紧密与刹车轮接触产生摩擦阻力刹车。照明和信号装置由放在活动座板下贮物箱28中的蓄电池、前大灯4、前转向灯3后转向灯19、电喇叭、电线、相应的开关组成,它们的开关均固定在翘把12上,后转向灯19固定在车厢后部座椅17下两端,前转向灯3固定在车厢头部两侧,前大灯4设在车厢头部最前端正中。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转向装置主要由主动链轮39、被动链轮35、链条36、方向盘42(见图5)、把立管41、撑杆37组成,被动链轮35固定在前叉2立管头部,主动链轮39固定在把立管41下部,下轴承38固定在车架13横管上,上轴承40固定在链罩37上壁,立管41插固在上下轴承中,链条36将主被动链轮连接成链条传动装置,链罩37前部固定在支架前管上、后部固定在车架横管上,既美观又能遮挡灰尘。权利要求1.一种客运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车厢、前后车轮、鞍座、减震器、脚蹬、链条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刹车装置及照明和信号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在车架(13)中间位置安装有靠背鞍座(14),车厢安置在车架(13)上为尖头前部和后部与顶部联成一体整体呈流线型,前部和后部的上半截为透明材料制成,中部为敞开式结构;所述的转向装置由安装在车架(13)上的前叉(2)、转向器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其特征是所述车厢由厢架(15)、前外壳(5)、前档风玻璃(10)、侧挡板(18)、后挡板(34)、座椅(17)、厢顶(16)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其特征是所述转向器为一对圆锥齿轮啮合结构,由主动锥齿轮(7)、被动锥齿轮(6)、传动杆(9)、撑杆(11)、翘把(12)、把立管(44)、支座(8)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其特征是所述转向器为链轮条传动结构,由主动链轮(39),被动链轮(35),链条(36)、方向盘(42)、把立管(41)、撑杆(43)、上轴承(40)、下轴承(38)、链罩(37)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运人力三轮车,主要由车架、车厢、鞍座、前后车轮、减震器、转向装置、脚蹬、链条传动装置、刹车装置及照明和信号装置组成,车厢前部和后部与顶部联成一体,呈流线型,前部和后部上半截为透明材料制成,中部为敞开式,转向装置的车把为方向盘式或翘把式,前叉立管为竖直安装,转向器为锥齿轮或链轮链条结构,前大灯、前后信号灯、电喇叭、蓄电池及相应开关、电线组成照明和信号装置,采用上述结构的客运人力三轮车操纵轻便、骑行阻力小、安全稳定、乘坐舒适。文档编号B62K7/00GK2584496SQ0229178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马小松 申请人:马小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马小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