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钢管桩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784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8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钢管桩的固定结构,设置在预先施工完成的大型下立交市政工程的基础上,并与压桩机架连接,包括锚杆、钢管桩以及设置在基础上的压桩孔和锚杆孔,所述的锚杆头部嵌入基础上的锚杆孔中,尾部与压装机架连接,所述的钢管桩的头部穿过压桩孔嵌入基础下方的土壤中,尾部设置在压桩孔内,且压桩孔内部其余部分填充微膨胀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受环境条件影响小、挤土效应小、施工简单快速、结构稳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粧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市政工程基础经常采用粧基础形式。粧基础预先施工,后施工市政道路、桥梁或箱涵等结构物。而基础粧型常采用灌注粧,钢管粧及混凝土预制粧等粧类型。然而在下立交市政工程中,受到施工场地狭窄,净空较小及存在需保护建(构)筑物等因素影响,常用的粧基础不能预先施工,而且由于常规粧型挤土效应明显,对周围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锚杆静压粧法受场地条件影响较小,广泛用于既有建(构)筑物增层加载及纠偏加固工程中,它是锚杆和静力压粧结合形成的一种粧基施工工艺,大型下立交市政工程一样面临施工净空较小的问题,因此锚杆静压粧适宜采用,但仍需预先解决锚杆着力点及减小压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受环境条件影响小、挤土效应小、施工简单快速、结构稳固的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设置在预先施工完成的大型下立交市政工程的基础上,并与压粧机架连接,包括锚杆、钢管粧以及设置在基础上的压粧孔和锚杆孔,所述的锚杆头部嵌入基础上的锚杆孔中,尾部与压装机架连接,所述的钢管粧的头部穿过压粧孔嵌入基础下方的土壤中,尾部设置在压粧孔内,且压粧孔内部其余部分填充微膨胀混凝土。所述的锚杆孔设置在压粧孔周围,数量为4个,且锚杆孔距压粧孔的距离不小于200mmo所述的锚杆头部通过硫磺胶泥或配制锚固胶固定在基础上,且锚杆头部嵌入锚杆孔的深度为12-15倍锚杆半径。所述的钢管粧为开口钢管粧或半开口钢管粧。所述的压粧孔纵截面为梯形,且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所述的压粧孔深度不小于3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受环境条件影响小,通过改变粧基础施工流程,先进行压粧基础的施工,再进行压粧施工,占地小,使得静压锚杆钢管粧施工在下立交工程中得以实行。二、挤土效应小,本技术的钢管粧采用开口或半开口钢管粧,可以减小压粧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并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三、施工简单快速,锚杆静压钢管粧技术施工机具小,设备成熟可靠,并且能够调节压粧机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场地要求,加快了粧基础施工进度。四、结构稳固,本技术中的锚杆设有4个,分别固定在压粧孔周围,并且嵌入地下,为压粧机提供了稳固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础,2、压粧孔,3、锚杆,4、钢管粧,5、微膨胀混凝土,6、锚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设置在预先施工完成的大型下立交市政工程的基础I上,并与压粧机架连接,包括锚杆3、钢管粧4以及设置在基础I上的压粧孔2和锚杆孔6,所述的锚杆3头部嵌入基础I上的锚杆孔6中,尾部与压装机架连接,所述的钢管粧4的头部穿过压粧孔2嵌入基础I下方的土壤中,尾部设置在压粧孔2内,且压粧孔2内部其余部分填充微膨胀混凝土 5。锚杆孔6设置在压粧孔2周围,数量为4个,且锚杆孔6距压粧孔2的距离不小于200mmo锚杆3头部通过硫磺胶泥或配制锚固胶固定在基础I上,且锚杆3头部嵌入锚杆孔6的深度为12-15倍锚杆3半径。钢管粧4为开口钢管粧或半开口钢管粧,且钢管粧4尾部高出基础I下端面50-1 OOmnin压粧孔2截面为圆形,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且压粧孔2深度不小于350mm,上端面的直径为50mm,下端面直径为100mm。微膨胀混凝土 5为C30级混凝土。通过改变常规市政工程施工流程,本技术通过预先施工市政工程基础,为锚杆提供了着力点,为锚杆静压钢管粧提供了压粧反力。锚杆静压钢管粧技术可采用锚杆静压粧机架,当施工净空较小时还可改造压粧机架高度和相应钢管粧粧节长度以适应具体场地要求,使其满足下立交市政工程净空较小的客观条件,本技术采用开口或半开口形式的钢管粧,减小静压粧过程中的挤土效应,保护周围环境。基础I需预先施工完成,在设计粧位预留或者开凿形成压粧孔2。在压粧孔2周围布置4根锚杆3,锚杆3上端与压装架相连,下端锚入基础为压粧机架提供反力,钢管粧4在压粧机架作用下,逐节通过压粧孔并达到设计高度,最后在压粧孔位置浇灌C30级微膨胀混凝土,满足封粧要求。【主权项】1.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设置在预先施工完成的大型下立交市政工程的基础(I)上,并与压粧机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3)、钢管粧(4)以及设置在基础(I)上的压粧孔⑵和锚杆孔(6),所述的锚杆(3)头部嵌入基础⑴上的锚杆孔(6)中,尾部与压装机架连接,所述的钢管粧(4)的头部穿过压粧孔(2)嵌入基础(I)下方的土壤中,尾部设置在压粧孔(2)内,且压粧孔(2)内部其余部分填充微膨胀混凝土(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孔(6)设置在压粧孔⑵周围,数量为4个,且锚杆孔(6)距压粧孔(2)的距离不小于2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3)头部通过硫磺胶泥或配制锚固胶固定在基础(I)上,且锚杆(3)头部嵌入锚杆孔¢)的深度为12-15倍锚杆(3)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粧(4)为开口钢管粧或半开口钢管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粧孔(2)纵截面为梯形,且上端面面积小于下端面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管粧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粧孔(2)深度不小于35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钢管桩的固定结构,设置在预先施工完成的大型下立交市政工程的基础上,并与压桩机架连接,包括锚杆、钢管桩以及设置在基础上的压桩孔和锚杆孔,所述的锚杆头部嵌入基础上的锚杆孔中,尾部与压装机架连接,所述的钢管桩的头部穿过压桩孔嵌入基础下方的土壤中,尾部设置在压桩孔内,且压桩孔内部其余部分填充微膨胀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受环境条件影响小、挤土效应小、施工简单快速、结构稳固等优点。【IPC分类】E02D7-20, E02D7-00【公开号】CN204418176【申请号】CN201420871875【专利技术人】盛棋楸, 李永刚 【申请人】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钢管桩的固定结构,设置在预先施工完成的大型下立交市政工程的基础(1)上,并与压桩机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3)、钢管桩(4)以及设置在基础(1)上的压桩孔(2)和锚杆孔(6),所述的锚杆(3)头部嵌入基础(1)上的锚杆孔(6)中,尾部与压装机架连接,所述的钢管桩(4)的头部穿过压桩孔(2)嵌入基础(1)下方的土壤中,尾部设置在压桩孔(2)内,且压桩孔(2)内部其余部分填充微膨胀混凝土(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棋楸李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