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9722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8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依次连通。本系统能够完成所有的污水处理流程,大大的减轻了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皮革厂的改造压力,增加了原有构筑物的利用率,减轻了企业负担。本系统解决了皮革生产废水总氮脱除的处理难题,总氮去除率大90%以上,进水总氮>600mg/l情况下,出水总氮可<50mg/l。(*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产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皮革生产中废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聚氨酯(PU)合成革生产中,基本上都是采用溶剂型树脂生产。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含有70%?80%的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等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水,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PU皮革生产废水主要含有主要污染因子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DMFJH离子表面活性剂、悬浮物(SS),是一种高C0D、高总氮的难处理的废水。传统的A/Ο工艺总氮的去除率与硝化回流比有关,在氨氮和有机氮被完全转化为硝基氮的情况下,A/Ο工艺总氮脱除率为:F = N/(N+1)F:总氮脱除率N:硝化回流比传统废水处理工程硝化回流比大多为200?300%,总氮脱除率最高为67?75%,生化处理出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氮素,且基本都是硝基氮。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对废水排放的污染物限值也越来越高,尤其对氮素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将氮氧化物排放指标作为“十二五”期间环保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地方政府也提高了对皮革生产企业总氮的排放要求,这也和国家“十二五”关于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总体规划想契合。目前已建的皮革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基本都没考虑总氮去除,在新标准推出后各企业将不得不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或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后增加总氮处理单元既可以节省投资,又不影响工业生产。现行的脱氮处理工艺基本上都利用微生物通过两级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进行脱氮,但其是在新建设施条件下实施,对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不是很便利,且其总氮去除率受硝化回流比限制,高去除率需要非常大的回流比,增加了投资和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利用厌氧反应、氨氮反应等对生产废水中的总氮进行脱除,进一步降低废水处理运行费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依次连通。其中,所述的SBR池设有NAS系统。NAS系统为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SBR池,又称为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eguencingBatch Reactor),是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及运行状态等都可灵活转变。在皮革废水处理中,废水中的高COD经厌氧处理后被降解到合适的范围、总氮经厌氧水解后变成氨氮,50 %的氨氮经好氧半硝化反应被转化为亚硝态氮,氨氮和亚硝基氮在厌氧的条件下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变成氮气,从而完成脱氮反应。反应化学式如下:5NH/+3NCV— 4N 2+9H20+2H+NH:+N(V— N 2+2H20 NH4++HC03>0.7 502 一 0.5NH 4++0.5N02>C02+1.5H20。皮革生产废水经过物化预处理进入厌氧反应池中,在厌氧反应池中去除掉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随后进入SBR池中,在SBR池中依次进行半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接触氧化反应,在各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将废水中的氨氮反应成氮气进行去除,废水经过“静置-泥水分离-出水排放”上清排出,重新进水进入下一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本系统能够完成所有的污水处理流程,大大的减轻了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皮革厂的改造压力,增加了原有构筑物的利用率,减轻了企业负担。本系统解决了皮革生产废水总氮脱除的处理难题,总氮去除率大90%以上。在进水总氮> 600mg/l情况下,出水总氮可< 50mg/l。【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结构示意图;1-预处理池,2-厌氧反应池,3-SBR池。a-原水或废水,b-处理后出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所示,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的系统,包括预处理池1、厌氧反应池2、SBR池3,预处理池1、厌氧反应池2和SBR池3依次连通;SBR池3可以设有NAS系统,自动化控制SBR池的反应过程。具体使用时,原水或废水a进入预处理池I中,进行物化反应,在预处理池I中投加药剂使废水中的不易生化物质去除后,进入厌氧反应池2中,去除大部分的COD并将废水中的总氮水解为凯氏氮释放在水中;随后,处理后的废水进入SBR池3中,SBR池依次进入缺氧、厌氧、好氧状态完成“半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接触氧化”反应,缺氧状态下先将一部分的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然后转换为厌氧状态,在厌氧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氨氮和亚硝态氮发生归中反应,变成氮气排入空气中,而后在好氧状态下,去除剩余的氨氮,出水保证水质,之后进入泥水分离,废水达标后排放。在皮革生产行业中,总氮为700mg/l,COD为4500mg/l的情况下,停留时间大约厌氧段为18h,缺氧段为18h、厌氧段为16h、好氧段10h,泥水分离段3h。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依次连通;所述的SBR池设有NAS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依次连通。本系统能够完成所有的污水处理流程,大大的减轻了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皮革厂的改造压力,增加了原有构筑物的利用率,减轻了企业负担。本系统解决了皮革生产废水总氮脱除的处理难题,总氮去除率大90%以上,进水总氮>600mg/l情况下,出水总氮可<50mg/l。【IPC分类】C02F9-14【公开号】CN204417279【申请号】CN201420390758【专利技术人】赵立功 【申请人】上海敏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4年7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皮革生产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厌氧反应池和SBR池依次连通;所述的SBR池设有NAS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敏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