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水土保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坡面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防止雨水、洪水冲刷而导致的河道护岸水土流失,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边坡上采取人工防护措施,最初的防护措施是在边坡上自然堆砌石块,以减少雨水对岸坡的冲刷,但这种措施的强度不够,稳定性差,由于其基础长期在水中浸泡或遇到暴雨洪水时,往往被破坏,为克服这种问题,后来出现了边坡硬化的工程措施,在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边坡上采取混凝土硬化的措施,混凝土硬化解决了边坡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但隔离了水体生态和陆地生态的联系,使河道水环境孤立,增加了河道生态失衡的概率,也降低了岸坡的景观效果,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目前常见的防护措施是在岸坡上铺设砌块进行硬化,同时在砌块上栽培植物,这种措施既满足了河道对护岸强度的要求,同时护坡上种植的植物构成了河道水体与陆地的生物通道,加强了河道与陆地环境的生态联系,植物又增强了护岸的景观效果,这种措施目前在城市段河道的边坡防护中最为常见。但是,现有的砌块与坡面结合效果差,稳定性差,施工不便,水土保持效果不达标,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坡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坡面的护坡砌块和设置在坡顶的坡脚砌块;每个所述护坡砌块底面呈斜面结构,所述护坡砌块底面一侧为高侧壁端,另一侧为低侧壁端;所述护坡砌块顶面为平面;所述护坡砌块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护坡砌块外周边为对边相等的多边形;所述护坡砌块的底部沿其斜面方向设有锯齿状突起和锯齿状凹槽;所述护坡砌块底面高侧壁端的端面设置有V型凹槽;所述护坡砌块底面的高侧壁端设置在坡面的上部,所述护坡砌块底面的低侧壁端设置在坡面的下部;所述坡脚砌块呈长方体结构;每个所述坡脚砌块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水平空腔;所述坡脚砌块顶部一端设置有向外侧的突出部,另一端设置有向内的内凹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