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单针透析体外循环管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透析管路大多采用双针结构。在双针模式中,采用两根穿刺针,其中一根穿刺针穿刺到患者的动脉中,用于血液的采集;另一根穿刺针穿刺到患者静脉,用于血液的回输。其工作时,一根穿刺针将采集的血液通过采集管路输送到透析器中,经透析器净化后的血液再依次通过回输管路、与回输管路相连的另一根穿刺针送回患者的体内。透析管路的双针结构工作时,尽可能的使血液的采集和回输同时进行,因此,其需要将两根穿刺针同时穿刺到患者的血管中或者连接到有创的动静脉内瘘建立的血管通路中。双针结构的透析管路耗材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相关治疗过程中,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双针模式,需要分别在采集管路、回输管路上设置压力检测器,即需要采用两个压力检测器。同时,透析治疗为慢期过程,患者需要每周进行2-3次的治疗,其会导致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会受到损伤,难以长期支持体外循环的血液管路接入。而对于无动静脉内瘘可用的血液透析患者,尤其对于老年等血管脆弱的患者,可能会存在穿刺困难,血流量不足,动脉瘤形成不易止血等缺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针透析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采血针或连接接头相连的旋转接头(11)、与旋转接头(11)相连的连接件(2)、第一软管(3)、第二软管(4)、第三软管(5)、第四软管(6)、泵管接头(7)、血液过滤管(8),所述第一软管(3)、第三软管(5)上分别设置有透析器接头(9),所述血液过滤管(8)内设置有血液过滤网(10);所述第一软管(3)通过泵管接头(7)与第二软管(4)相连,所述第二软管(4)通过连接件(2)与旋转接头(11)连通,所述第一软管(3)、泵管接头(7)、第二软管(4)、连接件(2)构成血液采集支路;所述第三软管(5)通过血液过滤管(8)与第四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颖,李立策,王鹏,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