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应急灯,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蓄电池、设置于壳体上的电源接入插头、USB接口、红外感应器、亮度传感器、按键开关、指示灯、前照明灯和后照明灯;该电路板上设置有MCU、AC to DC电路、检测电路、充电电路、DC to DC升压电路、电池电量侦测电路;藉由这种设计使得应急灯具备USB充电、应急照明、手电筒等不同功能,实现功能多样化,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急灯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应急灯。
技术介绍
应急灯是应急照明用的灯具的总称。电网供电过程中的断电现象时有发生,用电不慎造成的断电事故也时有存在,因此有必要在公共场所或特殊地点设置消防应急设备。目前的应急灯设备只要断电时它就会点亮照明灯,不分白天、黑夜、光线是否充足,也不管周围有没有人,如果白天亮度足够亮或者应急灯周围没有人的话就会大大浪费能源,这与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的理念相违背。此外,现有形式应急灯的电源补充模式单一,要么AC供电,要么电池供电,无法满足各种环境上的充电要求,也无法给其他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再者,现有形式应急灯体型笨重,资源浪费大,且不易取下和放置,不适合当便携式手电筒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应急灯,其具备USB充电、应急照明、手电筒等不同功能,实现功能多样化,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应急灯,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蓄电池、设置于壳体上的电源接入插头、USB接口、红外感应器、亮度传感器、按键开关、指示灯、前照明灯和后照明灯;该电路板上设置有MCU、AC to DC电路、检测电路、充电电路、DC to DC升压电路、电池电量侦测电路;所述红外感应器、亮度传感器、按键开关、指示灯、前照明灯、后照明灯均电性连接该MCU,该AC to DC电路电性连接电源接入插头,该AC to DC电路与USB接口之间设有不可逆向二级管,所述检测电路电性相接该AC to DC电路、充电电路和MCU,该充电电路电性相接蓄电池,该DC to DC升压电路电性相接于蓄电池、USB接口和MCU,所述电池电量侦测电路电性相接于蓄电池和MCU。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是由上壳和下壳扣合而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上壳设置该USB接口、红外感应器、亮度传感器、按键开关、指示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下壳设置该电源接入插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接入插头是一种可翻转式收纳插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呈眼镜盒的形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照明灯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部,所述后照明灯设置在壳体的后端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防滑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第一、在应急灯上集成了 USB充电功能,使其要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第二、在应急灯上设计白天和黑夜判别功能,当夜晚感应到人体活动时会自动开启前、后照明灯,使其具备照明功能;第三,前、后照明灯配合按键开关使用时,可以作为电筒使用;第四,应急灯可以智能地判定电源输入是否AC电源,在AC电源通电和断电两种状态下,前、后照明灯和USB接口会呈现不同功能。总之,本应急灯集成了多种功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顶部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底部视角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壳体2、电路板3、蓄电池4、电源接入插头5、USB接口6、红外感应器7、亮度传感器8、按键开关9、指示灯10、前照明灯11、后照明灯12、不可逆向二级管13、防滑纹14、MCU15、ACtoDC电路16、检测电路17、充电电路18、DC to DC升压电路19、电池电量侦测电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多功能应急灯,其结构包括有壳体1、安装于壳体I内的电路板2和蓄电池3、设置于壳体I上的电源接入插头4、USB接口 5、红外感应器6、亮度传感器7、按键开关8、指示灯9、前照明灯10和后照明灯11。其中,所述壳体I呈眼镜盒的形状,是由上壳和下壳扣合而成。所述前照明灯10是LED灯,其设置在壳体I的前端部。所述后照明灯11是LED灯,其设置在壳体I的后端部。藉由前后照明灯均采用LED,非常节能。于壳体I的两侧设有防滑纹13,以便于作为手电筒使用时起到防滑功效。所述上壳设置该USB接口 5、红外感应器6、亮度传感器7、按键开关8、指示灯9。所述下壳设置该电源接入插头4。该电源接入插头4最好是一种可翻转式收纳插头,使用时掰出插脚与市镇供电的插座插接,不使用时,将插脚收纳起来,节省空间。该电路板2上设置有MCU 14,AC to DC电路15、检测电路16、充电电路17、DC toDC升压电路18、电池电量侦测电路19 ;所述红外感应器6、亮度传感器7、按键开关8、指示灯9、前照明灯10、后照明灯11均电性连接该M⑶14,该AC to DC电路15电性连接电源接入插头4,该AC to DC电路15与USB接口 5之间设有不可逆向二级管12,所述检测电路16电性相接该AC to DC电路15、充电电路17和MCU 14,该充电电路17电性相接蓄电池3,该DC to DC升压电路18电性相接于蓄电池3、USB接口 5和MCU 14,所述电池电量侦测电路19电性相接于蓄电池3和MCU 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一、AC电源供电输入时:①指示灯9常亮(绿色LED灯),前、后照明灯10、11均关闭且按键开关8无效,USB接口 5此时由AC电源供电,输出5V IA供USB设备充电。②若为夜间或环境较暗时,亮度传感器7感应环境明暗状况,输送到MCU 14,由MCU 14判定是否过暗,若过暗,自启动红外感应器6 ;当红外感应器6检测到有人活动时,将人的活动信息输送至MCU 14,由MCU 14控制自动开启前、后照明灯10、11同时点亮,约20秒后自动熄灭。二、AC电源断电时:①前、后照明灯10、11将一直常亮,此时短按按键开关8可关闭后照明灯11,再次短按按键开关8前、后照明灯10、11全部关闭,再短按按键开关8前后照明同时打开,依次循环。②长按按键开关8开启USB充电功能,由电池升压后输出5V IA电源,指示灯9(红色LED)闪烁指示当前状态;再次长按按键开关8关闭充电功能。③当电池电量侦测电路19侦测到电池电压降到3V时,指示灯9 (红色LED)常亮,提示电量过低;电池电压降到2.8V时前后照明灯11、USB接口 5输出自动关断。④AC电源断电时,红外感应器6无效。⑤AC电源重新上电后,将关闭前、后照明灯10、11 ;USB接口 5转换由AC电源供电。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第一、在应急灯上集成了 USB充电功能,使其要以作为移动电源使用;第二、在应急灯上设计白天和黑夜判别功能,当夜晚感应到人体活动时会自动开启前、后照明灯10、11,使其具备照明功能;第三,前、后照明灯10、11配合按键开关8使用时,可以作为电筒使用;第四,应急灯可以智能地判定电源输入是否AC电源,在AC电源通电和断电两种状态下,前、后照明灯10、11和USB接口 5会呈现不同功能。总之,本应急灯集成了多种功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和蓄电池、设置于壳体上的电源接入插头、USB接口、红外感应器、亮度传感器、按键开关、指示灯、前照明灯和后照明灯;该电路板上设置有MCU、AC to DC电路、检测电路、充电电路、DC to DC升压电路、电池电量侦测电路;所述红外感应器、亮度传感器、按键开关、指示灯、前照明灯、后照明灯均电性连接该MCU,该AC to DC电路电性连接电源接入插头,该AC to DC电路与USB接口之间设有不可逆向二级管,所述检测电路电性相接该AC to DC电路、充电电路和MCU,该充电电路电性相接蓄电池,该DC to DC升压电路电性相接于蓄电池、USB接口和MCU,所述电池电量侦测电路电性相接于蓄电池和MCU。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士伟,
申请(专利权)人: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