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框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548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风框,包括具有出风口或进风口的框体,出风口或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和导风板支架,导风板通过限位结构安装在导风板支架上,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导风板沿垂直于导风板支架的水平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风框及空调室内机,在导风板运转的过程中降低了导风板的轴向蹿动,解决了导致转动时出风口与导风板两端间隙不一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导风框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一般的空调室内机,导风板与出风口的两端分别采用曲轴与轴套进行定位。但由于现有的轴套与曲轴无法对导风板进行定位,空调室内机整机装配完成后,导风板在其转动轴线方向上还有较大的活动余量,导风板在往复转动导风的过程中会沿其转动轴线方向蹿动,这样不仅会导致导风板左右两侧的间隙不均匀,而且还会产生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框及空调室内机,避免了导风板运转过程中的轴向蹿动,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噪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风框,包括具有出风口或进风口的框体,所述出风口或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和导风板支架,所述导风板通过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导风板支架上,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导风板沿垂直于导风板支架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支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或进风口的中部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导风板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配合的缺口,所述连接轴嵌入所述缺口,从而使得所述支撑座能够限制所述导风板沿垂直于导风板支架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导风板一体成型,所述导风板支架与所述框体一体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导风板之间的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为类三角形板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轴套,所述框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的曲柄;所述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轴套枢接,所述导风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曲柄的第一端,所述曲柄的第二端枢接有联动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条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联动条运动,所述联动条驱动所述曲柄转动,所述曲柄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的数量为6片以上,6片以上所述导风板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其中,最上部的所述导风板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处均设置圆角,最下部的所述导风板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处也均设置圆角。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导风框及空调室内机,通过在进风口或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支架,并将导风板通过限位结构安装在导风板支架上,在导风板运转的过程中降低了导风板的轴向蹿动,解决了导致转动时出风口与导风板两端间隙不一致的问题;导风板支架枢接在限位结构的两个支撑座之间,置于进风口或出风口的中部,提高了导风板的稳定性,且保证了导风板的平衡性,在导风板运转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少了导风板的轴向蹿动,使得导风板支架与两端的导风板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始终保持一致,提高了导风板运动的准确性,避免了导风板因轴向蹿动而导致的噪音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及外观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导风框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风板支架一实施例的位置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风框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5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导风框及空调室内机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至图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导风框包括具有出风口或进风口 2的框体1,出风口或进风口 2处设置有导风板3和导风板支架11,导风板3通过限位结构4安装在导风板支架11上,限位结构4用于限制导风板3沿垂直于导风板支架的水平方向运动。较优地,导风板支架11设置在出风口或进风口 2的中部位置,这样使得导风板3的平衡性更好。由于一般的导风板的两端仅通过定位结构7对导风板3进行定位,而本技术通过将导风板3通过限位结构4安装在导风板支架11上,这样可以实现导风板3的双限位结构,从而避免了在导风板3运转的过程中导风板3的轴向蹿动,使得导风板支架与两端的导风板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始终保持一致,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噪声。本实施例中,导风板支架11与两端的导风板3的间距相等,且均为0.5毫米±0.2毫米。为了简化该导风框的加工和组装程序,导风板支架11与框体I 一体成型。限位结构4与导风板3也是一体成型,这样不仅简化了生产及安装步骤,而且避免了限位结构4固定不牢固而出现的移位现象,同时使得导风板的外观美观,提高了导风板的视觉舒适性。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限位结构4包括支撑座41和连接轴42,连接轴42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座41,即连接轴42两端的支撑座41相对于连接轴42对称设置,且支撑座41通过连接轴42连接。优选的,支撑座41为类三角形板状,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导风板支架11上设置有与连接轴42配合的缺口,连接轴42嵌入缺口内,从而使得支撑座41能够限制导风板沿垂直于导风板支架的水平方向运动。较优地,限位结构4还包括设置在支撑座41与导风板3之间的加强筋43。加强筋43用于防止支撑座41的变形,通过设置加强筋43,进一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出风口或进风口的框体(1),所述出风口或进风口(2)处设置有导风板(3)和导风板支架(11),所述导风板(3)通过限位结构(4)安装在所述导风板支架(11)上,所述限位结构(4)用于限制所述导风板(3)沿垂直于导风板支架的水平方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勇余明养李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