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标本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395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包括昆虫针主体,所述昆虫针主体上固定有微针,所述微针与昆虫针主体垂直,微针距离昆虫针主体针尖处26-27mm,所述昆虫针主体直径大于微针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标本时无需胶粘或二次插针,避免胶粘影响标本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小昆虫标本针
技术介绍
制作昆虫标本,昆虫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技术制作昆虫标本中通常先将微针插入三角纸或直接将标本粘贴于三角纸,再将不同型号昆虫针插于三角纸加以固定,其存在操作麻烦,制作效果不好的弊端,影响对标本的观察或拍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小昆虫标本针。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包括昆虫针主体,所述昆虫针主体上固定有微针,所述微针与昆虫针主体垂直,微针距离昆虫针主体针尖处26-27_,所述昆虫针主体直径大于微针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昆虫针主体背离针尖的一端设置有针帽。进一步的,所述昆虫针主体、微针采用不锈钢。进一步的,所述昆虫针主体长40mm,昆虫针主体直径0.4mm,所述微针长15_18mm,微针直径0.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标本时无需胶粘或二次插针,避免胶粘影响标本观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昆虫针主体;2-微针;3-针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包括昆虫针主体I,所述昆虫针主I体上固定有微针2,所述微针2与昆虫针主体I垂直,微针2距离昆虫针主体I针尖处26-27mm,所述昆虫针主体I直径大于微针2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昆虫针主体I背离针尖的一端设置有针帽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昆虫针主体1、微针2采用不锈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昆虫针主体I长40mm,昆虫针主体I直径0.4mm,所述微针2长15-18_,微针2直径0.25_。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微针2针尖端直接插于小型昆虫标本中胸盾片偏右处,昆虫针主体I与三角纸固定即可。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昆虫针主体,所述昆虫针主体上固定有微针,所述微针与昆虫针主体垂直,微针距离昆虫针主体针尖处26-27mm,所述昆虫针主体直径大于微针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针主体背离针尖的一端设置有针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针主体、微针采用不锈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针主体长40_,昆虫针主体直径0.4mm,所述微针长15-18mm,微针直径0.25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包括昆虫针主体,所述昆虫针主体上固定有微针,所述微针与昆虫针主体垂直,微针距离昆虫针主体针尖处26-27mm,所述昆虫针主体直径大于微针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标本时无需胶粘或二次插针,避免胶粘影响标本观察。【IPC分类】F16B15-00【公开号】CN204553460【申请号】CN201520182533【专利技术人】宋东宝, 陈家骅, 季清娥, 杨建全, 郑敏琳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昆虫标本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昆虫针主体,所述昆虫针主体上固定有微针,所述微针与昆虫针主体垂直,微针距离昆虫针主体针尖处26‑27mm,所述昆虫针主体直径大于微针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宝陈家骅季清娥杨建全郑敏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