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8092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磨煤机包括位于风环下方的石子煤集箱、及与石子煤集箱侧壁连通的入口风道,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包括位于入口风道内的多个导流板、及与导流板一一对应的调节杆,导流板设于调节杆上,入口风道的壁面设有与调节杆一一对应的多对贯穿孔,调节杆套接于贯穿孔内、及其两端均伸出壁面。通过在磨煤机的入口风道设置多个导流板,并通过调节杆调节导流板的角度,当风环风速分布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时,则根据风环分速分布的情况,对不同位置的导流板进行调整,使风环每个风环口的风速分布均匀,防止原煤从风速低的风环处落下,从而解决磨煤机排原煤的问题,提高原煤的利用率,减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煤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磨煤机的一次风是通过风环由下至上进入磨煤机研磨区,石子煤是通过风环自上而下落至石子煤集箱,但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磨煤机大量排原煤的问题,其重要的原因是风环风速不够,通常通过提高通风量和减少风环流通面积这两种方法从整体上提高风环风速来解决磨煤机大量排原煤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即使通过提高通风量使计算的风环风速达到理论要求,有的磨煤机仍然存在排原煤的问题,其原因是风环风速分布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原煤从风速低的风环处落下,造成原煤的浪费和磨煤机的运行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能够调整风环风速的分布情况,解决磨煤机排原煤的问题,提高原煤的利用率。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磨煤机包括位于风环下方的石子煤集箱、及与石子煤集箱侧壁连通的入口风道,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包括位于入口风道内的多个导流板、及与导流板一一对应的调节杆,导流板设于调节杆上,入口风道的壁面设有与调节杆一一对应的多对贯穿孔,调节杆套接于贯穿孔内、及其两端均伸出壁面。通过在磨煤机的入口风道设置多个导流板,并通过调节杆调节导流板与入口风道中一次风管流动方向的角度,当风环风速分布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时,则根据风环分速分布的情况,对不同位置的导流板进行调整,使风环每个风环口的风速分布均匀,防止原煤从风速低的风环处落下,从而解决磨煤机排原煤的问题,提高原煤的利用率,减低生产成本。且导流板与调节杆一一对应,每个导流板可单独进行调节,使风环风速分布调整更加灵活。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进一步的是,多个导流板相对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存在间距。多个导流板相对平行设置,使导流板的调整更简单。进一步的是,导流板设有与调节杆配合的轴孔,导流板套设于调节杆上。导流板随着调节杆的转动而转动,使导流板的调整更简单。进一步的是,调节杆的一端设有角度标尺。通过角度标尺来控制调节杆调节的角度,使导流板的调整更精准快捷。进一步的是,调节杆远离角度标尺的一端设有把手。通过把手转动调节杆,使调节杆的调整更简单。进一步的是,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入口风道外壁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设有与调节杆配合的固定槽。当调节杆的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装置将各个调节杆锁定,防止在工作中发生移动,保证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是,导流板的横截面呈弧形。将导流板设置为弧形板,减少入口风道的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磨煤机的入口风道设置多个导流板,并通过调节杆调节导流板与入口风道中一次风管流动方向的角度,当风环风速分布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时,则根据风环分速分布的情况,对不同位置的导流板进行调整,使风环每个风环口的风速分布均匀,防止原煤从风速低的风环处落下,从而解决磨煤机排原煤的问题,提高原煤的利用率,减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导流板和调节杆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石子煤集箱,20.入口风道,210.壁面,220.贯穿孔,30导流板,310.轴孔,40.调节杆,50.角度标尺,6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磨煤机包括位于风环(附图未标识)下方的石子煤集箱10、及与石子煤集箱10侧壁连通的入口风道20,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包括位于入口风道20内的多个导流板30、及与导流板30 —一对应的调节杆40,导流板30设于调节杆40上,入口风道20的壁面210设有与调节杆40 —一对应的多对贯穿孔220,调节杆40套接于贯穿孔220内、及其两端均伸出壁面210。通过在磨煤机的入口风道20设置多个导流板30,并通过调节杆40调节导流板30与入口风道20中一次风管流动方向的角度,当风环风速分布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时,则根据风环分速分布的情况,对不同位置的导流板30进行调整,使风环每个风环口的风速分布均匀,防止原煤从风速低的风环处落下,从而解决磨煤机排原煤的问题,提高原煤的利用率,减低生产成本。且导流板30与调节杆40 —一对应,每个导流板30可单独进行调节,使风环风速分布调整更加灵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流板30的横截面呈弧形。将导流板30设置为弧形板,减少入口风道20的阻力。导流板3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其他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导流板30相对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30之间存在间距。多个导流板30相对平行设置,使导流板30的调整更简单。在本实施例中,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设置了四个导流板30,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还可以根据入口风道20和风环的大小设置两个以上的导流板30。如图3所示,导流板30设有与调节杆40配合的轴孔310,导流板30套设于调节杆40上。导流板30随着调节杆40的转动而转动,使导流板30的调整更简单。如图1至图3所示,调节杆40的一端设有角度标尺50,另一端设有把手60。通过角度标尺50来控制调节杆40调节的角度,使导流板30的调整更精准快捷;且通过把手60转动调节杆40,使调节杆40的调整更简单。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入口风道20外壁的锁紧装置(附图未标识),锁紧装置设有与调节杆40配合的固定槽。当调节杆40的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装置将各个调节杆40锁定,防止在工作中发生移动,保证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的稳定性。本技术通过在磨煤机的入口风道20设置多个导流板30,并通过调节杆40调节导流板30与入口风道20中一次风管流动方向的角度,当风环风速分布存在比较大的偏差时,则根据风环分速分布的情况,对不同位置的导流板30进行调整,使风环每个风环口的风速分布均匀,防止原煤从风速低的风环处落下,从而解决磨煤机排原煤的问题,提高原煤的利用率,减低生产成本。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磨煤机包括位于风环下方的石子煤集箱、及与所述石子煤集箱侧壁连通的入口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入口风道内的多个导流板、及与所述导流板一一对应的调节杆,所述导流板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入口风道的壁面设有与所述调节杆一一对应的多对贯穿孔,所述调节杆套接于所述贯穿孔内、及其两端均伸出所述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煤机的风环风速分布调整装置,磨煤机包括位于风环下方的石子煤集箱、及与所述石子煤集箱侧壁连通的入口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入口风道内的多个导流板、及与所述导流板一一对应的调节杆,所述导流板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入口风道的壁面设有与所述调节杆一一对应的多对贯穿孔,所述调节杆套接于所述贯穿孔内、及其两端均伸出所述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跃良胡昌镁姚顺春苏乐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