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7765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包括有可移动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多层隔板,相邻隔板在框架中围成独立的试验空间;每层试验空间的四周均包围有遮光网;支撑架上安装有照明设备;每个试验空间中均放置有大平底盆,每个大平底盆中放置有若干小平底杯,小平底杯的底部放置有与其底部面积相匹配的棉纱布,小平底杯内棉纱布上盛装有细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支撑架,为普通不锈钢材料,其结构简单、自重轻,强度高、耐久性好,可以方便移动,钢架分为多层,每层设施一致,可同时进行农作物涝害胁迫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作物栽培与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涝渍危害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已是全球性的问题。据统计,全球水分过多的土壤约占12%,导致作物减产20%,约50%的水浇地受到排水不良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尤其以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严重,占全国受灾面积的3/4以上,涝渍灾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危害极大。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之一,已成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子。每年的6-9月份是棉花、大豆、玉米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涝渍灾害频繁发生时期;涝渍灾害导致了作物生长缓慢、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研宄和选育作物耐涝品种尤为迫切;研制农作物耐涝性鉴定技术是选育耐涝品种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农作物耐涝性鉴定主要有室外和室内2种鉴定方法,但现有的鉴定装置和设施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室外鉴定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同时很难大面积精确地控制田间水分,且农作物生长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农作物品种耐涝性鉴定的要求;室内鉴定装置虽然能控温控光,但对涝渍灾害程度无法控制,且换水不便,很难满足大批量材料耐涝性鉴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农作物耐涝性鉴定装置和设备的局限性,提供一种能模拟农作物涝害胁迫条件,适宜农作物生育前期、多批次材料分批及大批量材料一次性处理,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农作物室内耐涝性鉴定的可移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移动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多层隔板,相邻隔板在框架中围成独立的试验空间;每层试验空间的四周均包围有遮光网;支撑架上安装有与试验空间一一对应的可模仿太阳光照强度变化的照明设备;每个试验空间中均放置有大平底盆,每个大平底盆中放置有若干小平底杯,每个小平底杯的底部分别开有若干小孔,小平底杯的底部放置有与其底部面积相匹配的棉纱布,小平底杯内棉纱布上盛装有细砂;所述大平底盆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部位安装有排水阀。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是由立杆和横杆拼装成的支撑架,钢架底部安装有滑轮。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铝塑板;所述遮光网为耐湿耐热塑料编织网。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部安装有光照控制器,所述光照控制器与所述的照明设备电连接。所述大平底盆的长*宽*高为60cm*40cm*15cm,底部装有I个排水阀;小平底杯内径为12cm,深度为10cm,底部开小孔6-10个,播种前在杯底铺上棉纱布,装入已消毒的细砂,确保漏水不漏沙。所述的支撑架分为3层,总高2m左右,底部装有滑轮,便于移动;每层顶部安装光照设备,可以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底部用铝塑板作为支撑板;四周安装遮光网,减少各层光照的相互影响。将精选的种子播入小平底杯中,将小平底杯整齐的摆放于大平底盆中,将大平底盆放置在支撑架上。可采用软管向大平底盆中灌水,水通过小平底杯底部的小孔渗入杯中,通过调节大平底盆内水量达到试验所需要的涝害程度,可以按照试验要求利用排水阀排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农作物室内耐涝性鉴定,结合恒温室可控制试验所需的温度、涝害程度以及光照强度,适用于农作物生育前期耐涝性快速鉴定,可进行多批次材料分批处理和大批量材料一次性处理。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小平底杯可以为一次性饮水杯,在其底部开几个小孔,大平底盆为普通塑料盆,只需安装I个排水阀,成本低廉,制作简便。本专利技术可以自由设置涝害胁迫程度及时间,且排灌水简便。本专利技术可分别设置光照强度及涝害程度,可用于研宄光照与涝害胁迫互作对农作物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材料消毒后可以反复使用,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小平底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大平底盆示意图。图中:1、遮光铝塑板,2、照明设备,3、遮光网,4、不锈钢管,5、钢架装置门,6、光照控制器,7、滑轮,8、细砂,9、棉纱布,10、底部小孔,11、小平底杯,12、大平底盆,13、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用于室内恒温室农作物耐涝性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包括支撑架、大平底盆及小平底杯等。支撑架为不锈钢管4、照明设备2、光照控制器6等构成。支撑架一侧安装有钢架装置门5。该支撑架立杆为4根2米长不锈钢管4,中间用遮光铝塑板I及不锈钢管4横向均匀分隔为3层,每层四周均用遮光网3包围,遮光网3材料为耐湿耐热塑料编制网,透温不透光。遮光铝塑板I底部钢管分别安装照明设备2。该支撑架的四个地脚装有滑轮7,便于移动。光照控制器6置于支撑架下部,通过控制线分别与各层的光照设备2连接,能模拟一天内太阳光照强度变化,即根据从早到晚日照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该光照控制器6通过控制各层分支的控制线路模拟太阳光的基本照射情况进行智能控制;能基本模拟作物寡照条件,适于关键生育期短期处理和大批量材料一次性处理的需要。另一个组成为小平底杯11。小平底杯11可选用塑料杯,该塑料杯可为市场上购买的大小一致的普通塑料水杯,在其底部开大小一致6-10个小孔10,同时铺上与杯底大小的棉纱布9,再装入消毒的细砂8,使其漏水不漏砂。大平底盆12为普通塑料平底盆(长*宽*高为60cm*40cm*15cm),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盆底侧面装一排水阀门13,用于排水。在大平底盆12中整齐摆放播种好的小平底杯11,再整体置于已安装好的支撑架上,进行淹水。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支撑架的大小和面积。各组件可分开放置和操作,工作时,需置于人工气候室或恒温空调室内。光照控制器6必须连接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如不考虑光照条件的影响,仅单独进行农作物品种耐涝性鉴定,则可不需要打开光照控制器及光照系统或设置固定光强。本专利技术装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前提下,工程技术人员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各种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移动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多层隔板,相邻隔板在框架中围成独立的试验空间;每层试验空间的四周均包围有遮光网;支撑架上安装有与试验空间一一对应的可模拟太阳光照强度变化的照明设备;每个试验空间中均放置有大平底盆,每个大平底盆中放置有若干小平底杯,每个小平底杯的底部分别开有若干小孔,小平底杯的底部放置有与其底部面积相匹配的棉纱布,小平底杯内装有细砂;所述大平底盆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部位安装有排水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是由立杆和横杆拼装成的支撑架,钢架底部安装有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铝塑板;所述遮光网为耐湿耐热塑料编织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部安装有光照控制器,所述光照控制器与所述的照明设备电连接。【专利摘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移动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多层隔板,相邻隔板在框架中围成独立的试验空间;每层试验空间的四周均包围有遮光网;支撑架上安装有与试验空间一一对应的可模拟太阳光照强度变化的照明设备;每个试验空间中均放置有大平底盆,每个大平底盆中放置有若干小平底杯,每个小平底杯的底部分别开有若干小孔,小平底杯的底部放置有与其底部面积相匹配的棉纱布,小平底杯内装有细砂;所述大平底盆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部位安装有排水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青郑曙峰刘小玲王维陈敏阚画春路曦结李常凤吴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