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静专利>正文

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553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成端型圆形引入光缆,包括外护层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外护层内的若干光纤,每根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有尾纤;所述尾纤一端与所述光纤连接,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头;同一端的若干所述固定头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固定头包括底壳及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前端及尾端,所述底壳前端与所述上盖铰链连接,所述光纤端部连接所述底壳尾端;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支撑部,所述上盖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相对的压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上述方案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结构简单,运输便捷,安装简易快速,进而提高光缆安装效率,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缆施工,通常将光缆上盘后使用大型车辆将盘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跟据现场需求对光缆进行牵引、裁缆及倒盘,最后在将光缆与光分箱连接时,需要在现场熔接成端,上述存在以下缺陷:(I)光缆上盘后体积较大较为笨重,运输不便,使用不便;(2 )需要现场熔接成端易导致断纤、错纤、损耗大、现场测试资料伪造等情况发生。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传统光缆在施工时存在体积大,不灵活,现场熔接成端费时、费力、效率低,人工熔接易出现断纤、错纤和现场测试资料伪造的问题,不能满足光缆安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包括外护层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外护层内的若干光纤,每根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有尾纤;所述尾纤一端与所述光纤连接,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头;同一端的若干所述固定头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固定头包括底壳及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前端及尾端,所述底壳前端与所述上盖铰链连接,所述光纤端部连接所述底壳尾端;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支撑部,所述上盖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相对的压紧部;所述支撑部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与所述压紧部底面设置有螺纹。优选方案,所述外护层与尾纤外表面包覆有PVC软管,所述PVC软管与所述外护层适配连接。优选方案,所述PVC软管固定套接于所述外护层外表面。优选方案,每条所述尾纤外表面包覆于不同颜色的护套内。优选方案,所述光纤两端分别包覆设置于双壁热缩套管。优选方案,所述外护层中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加强芯体;所述加强芯体为钢丝或者玻璃纤维。 优选方案,所述加强芯体盘绕于所述光纤外表面设置。优选方案,所述加强芯体的数量为2?5根。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头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壳尾端。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包括上斜齿及下斜齿,所述上斜齿设置于所述上盖两侧,所述下斜齿设置于所述底壳两侧内壁,所述上斜齿与下斜齿咬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上述方案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结构简单,运输便捷,安装简易快速,进而提高光缆安装效率,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头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包括外护层I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外护层I内的若干光纤,每根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有尾纤2 ;所述尾纤2 —端与所述光纤连接,相对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光缆与光分箱的固定头3 ;位于同一端的若干所述固定头3之间呈阶梯状分布,由于所述固定头3宽度较大,多个所述固定头3叠在一起将占用大量的空间,同时也不便于对所述固定头3的保护,将若干所述尾纤2端部的长度设置依次递减,位于所述尾纤2端部的固定头3依次错开成束,避免固定头3重叠增大体积,从而可将所述尾纤2与固定头3同时设置于保护套内;所述固定头3包括底壳31及上盖32,所述底壳31包括前端及尾端,所述底壳31前端与所述上盖32铰链连接,所述尾纤2端部连接所述底壳31尾端;所述底壳31内设置有支撑部33,所述上盖32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33相对的压紧部34 ;使用时将所述尾纤2的端部放入所述支撑部33上端,然后压下所述盖板,进而所述压紧部34与所述支撑部33挤压的力对所述尾纤2作固定作用;所述支撑部33上端开设有凹槽35,所述凹槽35用于限制所述尾纤2,避免所述尾纤2移动;所述凹槽35表面与所述压紧部34底面设置有螺纹,增大所述支撑部33与压紧部34对所述光缆的外护层I的压力,进一步增强对所述光缆的固定。使用PVC软管包覆于所述外护层I与尾纤2外表面,并且,所述PVC软管可活动地套接于所述外护层I外表面;在光缆穿放管道时,所述尾纤2密封设置于所述PVC软管内部,避免裸露的所述尾纤2被损坏。将每条所述尾纤2外表面包覆于不同颜色的护套内,进而便于安装时区分每条所述尾纤2的位置。在所述外护层I中设置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加强芯体;所述加强芯体为钢丝或者玻璃纤维;所述加强件用于增加所述光纤的抗弯强度;优选的,将2?5根所述加强芯体盘绕于所述光纤外表面设置。所述固定头3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壳31尾端;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上斜齿及下斜齿,所述上斜齿设置于所述上盖32两侧,所述下斜齿设置于所述底壳31两侧内壁,所述上斜齿与下斜齿咬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上述方案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结构简单,运输便捷,安装简易快速,进而提高光缆安装效率,节省成本。【主权项】1.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层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外护层内的若干光纤,每根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有尾纤;所述尾纤一端与所述光纤连接,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头;同一端的若干所述固定头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固定头包括底壳及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前端及尾端,所述底壳前端与所述上盖铰链连接,所述光纤端部连接所述底壳尾端;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支撑部,所述上盖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相对的压紧部;所述支撑部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与所述压紧部底面设置有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与尾纤外表面包覆有PVC软管,所述PVC软管与所述外护层适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PVC软管固定套接于所述外护层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尾纤外表面包覆于不同颜色的护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两端分别包覆设置于双壁热缩套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中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加强芯体;所述加强芯体为钢丝或者玻璃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体盘绕于所述光纤外表面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体的数量为2?5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底壳尾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上斜齿及下斜齿,所述上斜齿设置于所述上盖两侧,所述下斜齿设置于所述底壳两侧内壁,所述上斜齿与下斜齿咬合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成端型圆形引入光缆,包括外护层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外护层内的若干光纤,每根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有尾纤;所述尾纤一端与所述光纤连接,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头;同一端的若干所述固定头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固定头包括底壳及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前端及尾端,所述底壳前端与所述上盖铰链连接,所述光纤端部连接所述底壳尾端;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制成端圆形引入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护层及包覆设置于所述外护层内的若干光纤,每根所述光纤两端均连接有尾纤;所述尾纤一端与所述光纤连接,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头;同一端的若干所述固定头之间呈阶梯状分布;所述固定头包括底壳及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前端及尾端,所述底壳前端与所述上盖铰链连接,所述光纤端部连接所述底壳尾端;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支撑部,所述上盖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部相对的压紧部;所述支撑部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与所述压紧部底面设置有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张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