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486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包括床架本体,设于床架本体上的床垫,以及铺设于床垫上的床单,在床垫和床单之间设有一用于探测生命体征信号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多路选择器、压力放大器、ARM处理器,ARM处理器识别接收到的生命体征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一将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传输到护士站中心主机,护士站中心主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二连接有至少2个由值班护士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报警器,当ARM处理器识别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不匹配,便携式报警器报警;不仅能够实时探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避免错失抢救最佳时间,同时压电薄膜传感器不直接接触病人皮肤,不会影响病人睡眠,舒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尤其是涉及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社会已步入了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出现了各种各样问题,从而进入医院寻求治疗和帮助;由于人们健康及健康体检意识的缺乏,对医疗水平期望值过高,很多老人身患各种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而不自知,入院后还未能进行完善检查就因突发心血管意外而猝死。目前,我国的医疗系统床护比例还没能完全达到标准化要求,在工作中,特别是在人员减少的中夜班,护士虽然按照级别护理要求按时巡视病房,但还是有可能会发生在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的第一时间未能及时发现,从而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间,造成病人预后不佳甚至是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一点也是现如今医患矛盾纠纷多发的常见原因。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提出的“抢救黄金4分钟”,越早发现病情变化进行及时的治疗,猝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就越高,对其预后就越有利。生命迹象探测技术在搜救、反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利用对人体心肺运动信号的检测,实现对目标对象生命迹象的探测和参数的估计,但是生命探测在临床使用并不广泛,仅仅是针对一些危重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如心电监测仪,而且除了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也无法使用中心监护系统,无法即时有效地向值班者示警。危重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如心电监测仪等,都需电极这类东西粘附在病人身体上,病人觉得很不舒服,也不方便。一般病人都不大愿意配带此类东西,而因突发心血管意外而猝死的病人都是些看似普通的病人。这些病人在人员减少的中夜班,有可能会发生病情变化而在第一时间未能及时发现,从而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间,造成病人预后不佳甚至是抢救无效而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时探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避免错失抢救最佳时间的生命迹象探测床,同时将压电薄膜传感器设于床垫和床单之间,不直接接触病人皮肤,不会影响病人睡眠,舒服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包括床架本体,设于所述床架本体上的床垫,以及铺设于所述床垫上的床单,在所述床垫和所述床单之间设有一用于探测生命体征信号的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多路选择器、压力放大器、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识别接收到的生命体征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一将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传输到护士站中心主机,所述护士站中心主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二连接有至少2个由值班护士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报警器,当所述ARM处理器识别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不匹配,便携式报警器报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于所述床架本体一侧、用于实时显示生命体征信号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一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二为GPRS无线网络通讯模块或WIFI无线网络通讯模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由若干个压电薄膜单元组成并平铺于所述床垫和所述床单之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放大器和所述ARM处理器之间通过A/D转换器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采用设于床垫和床单之间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实时探测病人(如心血管疾病、危重症、老年及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存在心跳呼吸骤停风险的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避免错失抢救的最佳时间,最大限度的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压电薄膜传感器不直接接触病人皮肤,不会影响病人睡眠,舒服方便;2.本技术在床架本体一侧设有用于实时显示生命体征信号的显示器,方便查房医生或护士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信息;3.本技术采用压电薄膜传感器,可以无源状态下工作,适合在供电受限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厚度薄、质轻且柔软,可以经受数百万次的弯曲和振动,耐用性好,同时可以隔着衣服和床单准确探测到病人的生病体征信息(如心率、呼吸速率等),灵敏度高;4.本技术生命迹象探测床同时也避免了因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减轻医护工作者的压力,提升病人满意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生命迹象探测床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命迹象探测床结构示意图;其中:1床架本体,2床垫,3床单,4压电薄膜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2所示,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包括床架本体1,设于床架本体I上的床垫2,铺设于床垫2上的床单3,以及设于床架本体I一侧、用于实时显示生命体征信号的显示器。本技术在床垫2和床单3之间设有一用于探测生命体征信号的压电薄膜传感器4,该压电薄膜传感器4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多路选择器、压力放大器、A/D转换器、ARM处理器,显示器与ARM处理器连接,ARM处理器识别接收到的生命体征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一将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传输到护士站中心主机,护士站中心主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二连接有至少2个由值班护士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报警器,当ARM处理器识别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不匹配,便携式报警器报警。本技术的无线传输模块一和无线传输模块二为GPRS无线网络通讯模块或WIFI无线网络通讯模块。本技术的压电薄膜传感器4由若干个压电薄膜单元组成并平铺于床垫2和床单3之间。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包括床架本体(I ),设于所述床架本体(I)上的床垫(2),以及铺设于所述床垫(2)上的床单(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垫(2)和所述床单(3)之间设有一用于探测生命体征信号的压电薄膜传感器(4),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4)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多路选择器、压力放大器、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识别接收到的生命体征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一将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传输到护士站中心主机,所述护士站中心主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二连接有至少2个由值班护士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报警器,当所述ARM处理器识别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不匹配,便携式报警器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迹象探测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床架本体(I)一侧、用于实时显示生命体征信号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ARM处理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迹象探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一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二为GPRS无线网络通讯模块或WIFI无线网络通讯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迹象探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4)由若干个压电薄膜单元组成并平铺于所述床垫(2)和所述床单(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迹象探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放大器和所述ARM处理器之间通过A/D转换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包括床架本体,设于床架本体上的床垫,以及铺设于床垫上的床单,在床垫和床单之间设有一用于探测生命体征信号的压电薄膜传感器,压电薄膜传感器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多路选择器、压力放大器、ARM处理器,ARM处理器识别接收到的生命体征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一将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传输到护士站中心主机,护士站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包括床架本体(1),设于所述床架本体(1)上的床垫(2),以及铺设于所述床垫(2)上的床单(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垫(2)和所述床单(3)之间设有一用于探测生命体征信号的压电薄膜传感器(4),所述压电薄膜传感器(4)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多路选择器、压力放大器、ARM处理器,所述ARM处理器识别接收到的生命体征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一将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传输到护士站中心主机,所述护士站中心主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二连接有至少2个由值班护士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报警器,当所述ARM处理器识别对应的生命体征信号不匹配,便携式报警器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梅袁娱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