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6875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它包括本体、进料口、顶盖、搅拌轮和底座。本体上方设置有顶盖;顶盖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本体内部顶端位置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导流板;本体外壁设置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输出部分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表面对称设置有若干搅拌轮;本体底部搅拌轴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本体外壁设置有集液箱;集液箱上方设置有导管;导管延伸至本体内部;导管与本体顶部设置的集水管相连接;集水管表面设置有喷水孔;集液箱下方设置的导管与本体底部设置的除杂室相连通;除杂室表面设置有透明视窗;本体下方设置有底座;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和拌料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食用菌因其营养丰富和味道鲜美被广大人民所喜欢,而食用菌的培育是现代农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通过人工培育食用菌以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食用菌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对培养料进行搅拌处理,现有的食用菌拌料搅拌装置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搅拌作用,而拌料中存在的灰尘和其他的杂质会随拌料混合在一起,这往往会对食用菌后期的栽培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现有的搅拌装置不能有效的处理好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它包括本体、进料口、顶盖、搅拌轮和底座,所述本体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方设置有进料口 ;所述本体内部顶端位置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导流板;所述本体外壁设置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部分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对称设置有若干搅拌轮;所述本体底部搅拌轴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本体外壁设置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上方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延伸至本体内部;且所述导管与本体顶部设置的集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管表面设置有喷水孔;所述集液箱下方设置的导管与本体底部设置的除杂室相连通;所述除杂室表面设置有透明视窗;所述本体下方设置有底座;且所述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搅拌轴表面所设置的搅拌轮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集液箱与除杂室之间连接的导管上分别设置有过滤器和阀门;所述本体内设置的过滤网为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方格网状结构;所述底座下方对称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为弹簧或减震垫圈;所述本体内部顶端位置设置的导流板为不锈钢材料。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本体内部顶端位置设置的均匀排列的导流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生锈等情况,造成对本体中拌料的污染,且导流板可以及时有效将拌料均匀送入本体中,不会出现因物料堆积造成搅拌不充分的情况。2、所述变频电机输出部分连接有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表面对称设置的搅拌轮和搅拌轮表面设置有凸起,由所述变频电机带动旋转,从而使物料搅拌的更加充分,不会出现物料混合不均匀的情况。3、所述集液箱通过导管将液体输送至本体内设置的集水管中;所述集水管表面设置有喷水孔将液体均匀喷洒在本体中,对物料进行清洗,去除物料表面杂质,使物料更加洁净,从而不会对后期加工造成影响。4、所述底座下方对称设置有万向轮,从而使本体的移动更加方便,便于工人的移动,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进料口 ;3、导流板;4、变频电机;5、顶盖;6、搅拌轴;7、搅拌轮;8、凸起;9、缓冲装置;10、底座;11、集液箱;12、导管;13、过滤器;14、集水管;15、喷水孔;16、万向轮;17、过滤网;18、除杂室;19、阀门;20、透明视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它包括本体1、进料口 2、顶盖5、搅拌轮7和底座10,所述本体I上方设置有顶盖5 ;所述顶盖5上方设置有进料口 2 ;所述本体I内部顶端位置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导流板3 ;所述本体I外壁设置有变频电机4 ;所述变频电机4的输出部分连接有搅拌轴6 ;所述搅拌轴6表面对称设置有若干搅拌轮7 ;所述本体I底部搅拌轴6下方设置有过滤网17 ;所述本体I外壁设置有集液箱11 ;所述集液箱11上方设置有导管12 ;所述导管12延伸至本体I内部;且所述导管12与本体I顶部设置的集水管14相连接;所述集水管14表面设置有喷水孔15 ;所述集液箱11下方设置的导管12与本体I底部设置的除杂室18相连通;所述除杂室18表面设置有透明视窗20 ;所述本体I下方设置有底座10 ;且所述本体I和底座10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9。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将食用菌拌料由设置于顶盖5上方的进料口 2加入,拌料通过进料口 2加入;且所述本体I内部顶端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导流板3 ;且所述导流板3为不锈钢材料,从而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生锈等情况,造成对本体I中拌料的污染,且导流板3可以及时有效将拌料均匀送入本体I中,不会出现因物料堆积造成搅拌不充分的情况;所述本体I外设置的变频电机4与本体I内设置的搅拌轴6相连接,启动变频电机4 ;所述变频电机4带动搅拌轴6旋转;所述搅拌轴6表面设置的搅拌轮7以及搅拌轮7表面设置的凸起8,可增大搅拌轮7与拌料的接触面积,不会因物料堆积而造成搅拌不充分的情况,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本体I底部设置有采用不锈钢丝编织的方格网状结构的过滤网17,可以有效的过滤出拌料中的一些杂质,使拌料与杂质彻底分离,使拌料更为纯净;且所述本体I外壁设置有集液箱11,启动阀门19 ;所述集液箱11中的液体通过导管12进入本体I内的集水管14 ;所述集水管14上设置的喷水孔15将液体均匀喷洒至本体I内,完成对拌料的清洗;所述本体I底部设置的导管12与除杂室18相连接,当完成除尘效果的液体进入与本体I底部设置的导管12所连接的过滤器13 ;所述过滤器13可以过滤出液体中杂质,再次进入集液箱11中,从而不断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也使得拌料更为干净;所述除杂室18表面设置有透明视窗20,从而可以随时观察到除杂室18内情况,便于后期清理;所述本体I和底座10之间设置有采用弹簧或减震垫圈制成的缓冲装置9,从而可以缓冲本体I和底座10所受到的冲击力,大大延长了本体I的使用寿命;所述底座10下方对称设置有万向轮16,从而使本体I的移动更加方便,便于工人的移动,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故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它包括本体、进料口、顶盖、搅拌轮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方设置有进料口 ;所述本体内部顶端位置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导流板;所述本体外壁设置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部分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对称设置有若干搅拌轮;所述本体底部搅拌轴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本体外壁设置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上方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延伸至本体内部;且所述导管与本体顶部设置的集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管表面设置有喷水孔;所述集液箱下方设置的导管与本体底部设置的除杂室相连通;所述除杂室表面设置有透明视窗;所述本体下方设置有底座;且所述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表面所设置的搅拌轮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箱与除杂室之间连接的导管上分别设置有过滤器和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的过滤网为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方格网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方对称设置有万向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为弹簧或减震垫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拌料装置,它包括本体、进料口、顶盖、搅拌轮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本体内部顶端位置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导流板;所述本体外壁设置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部分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对称设置有若干搅拌轮;所述本体底部搅拌轴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本体外壁设置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上方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延伸至本体内部;且所述导管与本体顶部设置的集水管相连接;所述集水管表面设置有喷水孔;所述集液箱下方设置的导管与本体底部设置的除杂室相连通;所述除杂室表面设置有透明视窗;所述本体下方设置有底座;且所述本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争
申请(专利权)人:东至县兴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