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674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结构,其中包括:振动组件(31)、磁路系统(32)以及外壳(1)。所述外壳(1)用于承载所述振动组件(31)和磁路系统(32),所述外壳(1)中具有与所述振动组件(31)的背面相对的后腔。特别的,所述外壳(1)上具有将所述后腔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外扩型泄露孔(21)和内收型泄露孔(22),所述外扩型泄露孔(21)和内收型泄露孔(22)的数量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使扬声器后腔中的空气顺畅的进出,从而防止振动组件两侧气压不平衡导致的扬声器音质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声电换能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的设计和结构特征。
技术介绍
微型扬声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装置,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不断发展,人们对这些电子设备的声音效果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断对微型扬声器模组、微型扬声器单体的结构特征进行改进,以获得体积更小,音质更好的扬声器装置。提高扬声器的额定工作电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宄重点之一。但是,扬声器的工作电压越高,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的热量就越多。由于扬声器的振膜将扬声器的内部基本密封,所以当扬声器内部的温度升高,气压升高时,振膜受到气压的影响,无法自由进行对称的振动。如图1所示,为了平衡扬声器内外气压,保持振幅对称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在与振膜背面相对的扬声器外壳上开设泄露孔01,使扬声器内部的空气能够与外部连通。在一些情况下,为了使泄露孔出气更加顺畅,泄露孔01的结构会设计为内宽外窄或者内窄外宽的孔结构,如图2所示,但这种泄漏孔结构反而会对振膜振幅的对称性造成影响,产生声音失真的现象。以内宽外窄的泄露孔举例,气流从内往外流动相对于从外往内流动要容易,从而造成振膜在振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振幅的对称性受到影响,破坏了振膜的初始平衡位置,使扬声器失真变大。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泄露孔形式,既能够使振膜背面的空气顺畅进入或流出扬声器,又不影响振膜的平衡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空气顺畅的进出后腔的扬声器结构,平衡振膜前后的气压。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扬声器结构,其中包括:振动组件;磁路系统;用于承载所述振动组件和磁路系统的外壳,所述外壳中具有与所述振动组件的背面相对的后腔;所述外壳上具有将所述后腔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外壳可以具有一个外扩型泄露孔和一个内收型泄露孔,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所述内收型泄露孔并排设置在所述后腔上。或者,所述外壳可以具有一个外扩型泄露孔和一个内收型泄露孔,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腔的不同位置。所述外壳上还可以具有多个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所述外扩型泄露孔的内口孔径小于外口孔径,所述内收型泄露孔的内口孔径大于外口孔径。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可以呈台阶形结构,或者,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可以呈锥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呈锥形结构,所述外扩型泄露孔的内口孔径小于外口孔径,所述内收型泄露孔的内口孔径大于外口孔径。或者,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呈台阶形结构,所述外扩型泄露孔的内口孔径小于外口孔径,所述内收型泄露孔的内口孔径大于外口孔径。另外,所述外扩型泄露孔的内口或外口上可以贴有阻尼片,类似的,所述内收型泄露孔的内口或外口上也可以贴有阻尼片。具体的,所述外壳可以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可以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振动组件和磁路系统的扬声器槽,所述第二外壳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构成所述后腔。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和/或第二外壳上。所述振动组件可以包括振膜和音圈,所述振膜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振膜的背面与所述后腔相对。所述扬声器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传递声音信号的弹片,所述弹片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振动组件连接。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所述内收型泄露孔和外扩型泄露孔可以使后腔中的空气顺畅的进出,外壳内部温度上升造成的气体膨胀不会对振膜的振动状态产生影响,从而避免扬声器失真变大。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现有技术中扬声器外壳及泄露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泄露孔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底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的侧面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结构的零件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结构,其中包括振动组件、磁路系统以及外壳。所述外壳用于承载所述振动组件和磁路系统,所述外壳中具有与所述振动组件的背面相对的后腔。当所述振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中时,所述后腔在振动组件的背面与所述振动组件一同构成一个基本封闭的空间。具体的,所述振动组件可以包括振膜,所述振膜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振膜将与其背面相对的外壳内部的空间基本密封,与所述振膜背面相对的空间即为后腔。特别的,在构成所述后腔的外壳上,设置有将所述后腔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所述外扩型泄露孔和内收型泄露孔相互连通,本技术并不限制后腔上具有的泄露孔的数量。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外壳I上可以具有一个外扩型泄露孔21和一个内收型泄露孔22,所述外扩型泄露孔21和所述内收型泄露孔22并排设置在构成所述后腔的外壳I上。所述后腔通过一对外扩型泄露孔21和内收型泄露孔22与外部空间连通。当所述振膜发生振动,压缩所述后腔的空间时,后腔中的空气可以从外扩型泄露孔21中顺畅的排出,当所述振膜扩大所述后腔的空间时,所述后腔可以从内收型泄露孔22顺畅的吸入外部空间的空气。当所述外扩型泄露孔21和内收型泄露孔22并排设置在一起时,后腔与外部空间在一个相对集中的位置进行空气交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扬声器外壳I的具体内部结构特点和振动组件的分布特点,选择是否将一对外扩型泄露孔21和内收型泄露孔22设置在一起,以使振动组件的工作不受到内外气压的影响。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外壳I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有一个外扩型泄露孔21和一个内收型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组件(31);磁路系统(32);用于承载所述振动组件(31)和磁路系统(32)的外壳(1),所述外壳(1)中具有与所述振动组件(31)的背面相对的后腔;所述外壳(1)上具有将所述后腔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外扩型泄露孔(21)和内收型泄露孔(22),所述外扩型泄露孔(21)和内收型泄露孔(22)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涛张军张成飞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