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5210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一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所述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下U形型材的下侧壁高于上侧壁形成光伏组件的托起端,所述上U形型材的下侧壁和上侧壁高度与所述下U形型材的上侧壁高度相等形成光伏组件的支撑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安装,过程简单、固定效果好,安装过程中无任何其他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对光伏组件的碰撞、踩踏等造成光伏组件背板划伤、隐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硅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地面电站光伏组件安装方式复杂,安装效率很低,同时在安装过程中易对组件造成背板划伤、隐裂等伤害,影响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光伏组件支架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系统,易于安装效率高,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对光伏组件的碰撞、踩踏等行为造成光伏组件永久性损坏。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一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所述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下U形型材的下侧壁高于上侧壁高度形成光伏组件的托起端,所述上U形型材的下侧壁和上侧壁高度与所述下U形型材的上侧壁高度相等形成光伏组件的支撑端。所述下U形型材的上侧壁向外侧折弯形成平行于底壁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定位孔一;所述上U形型材的上侧壁向外侧折弯形成平行于底壁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定位孔一。还包括边框压板,边框压板设置在光伏组件边框内侧与所述下U形型材定位块和上U形型材定位块之间,边框压板上设有与所述下U形型材定位孔一和上U形型材定位孔一对应的定位孔二。所述支撑架包括多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由前立柱、后立柱、斜撑和顶梁组成;所述顶梁两端通过后立柱和前立柱支撑,后立柱高于前立柱使得顶梁呈倾斜设置,斜撑一端与后立柱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顶梁中部相连。所述支撑架沿纵向设置两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在上设置的下U形型材与在下设置的下U形型材之间的间距为光伏组件长度的I?5/4倍。所述上U形型材与所述下U形型材的距离为光伏组件长度的1/2?4/5倍。所述支撑架沿横向设置多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相邻上U形型材通过横梁连接件固定。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实现了对光伏组件的安装,过程简单、固定效果好,安装过程中无任何其他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对光伏组件的碰撞、踩踏等造成光伏组件背板划伤、隐裂;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扩展,空间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处大样图;图4为上U形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U形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的光伏支架系统,包括边框压块1、两组上U形型材2和下U形型材4、多组由顶梁5、斜撑6、后立柱7、前立柱8组成的支撑架;顶梁两端通过后立柱7和前立柱8进行支撑,后立柱7高于前立柱8使顶梁处于倾斜设置,斜撑6 —端与后立柱7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顶梁5的下表面中部连接,用于支撑顶梁5 ;两组上U形型材2和下U形型材4在顶梁5上表面横向平行设置,通过横梁连接件9可以将每个上U形型材2和下U形型材4进行延长以支撑更多的光伏组件3。下U形型材4的下侧壁高度为70_、上侧壁高度为34mm、底壁的宽度为41mm,上侧壁向外侧折弯形成平行于底壁的定位块、定位块的宽度为34mm ;上U形型材2的下侧壁、上侧壁高度均为34mm、底壁的宽度为41mm,上侧壁向外侧折弯形成平行于底壁的定位块、定位块的宽度为34_,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一,边框压块上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孔二。边框压块设置在光伏组件3边框内侧和定位块之间。每组上U形型材2和下U形型材4之间的距离为光伏组件3边框长度的3/4,在上设置的下U形型材4与在下设置的上U形型材2为光伏组件3边框长度的1/4,这样设置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两组上U形型材2和下U形型材4正好形成两排光伏组件3的固定区。每组的固定过程如下:操作人员将光伏组件3长边框的1/2至1/3处放置在上部U形型材2上,然后将光伏组件3下滑,让光伏组件3短边框靠在下部U形型材4,光伏组件3放置后通过下部U形型材4起到横担作用,光伏组件3不会向下滑移;检测光伏组件3边框内侧以及上U形型材2、下U形型材4的定位孔一,设置边框压块1,通过穿过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的紧固件将光伏组件3固定。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一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所述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下U形型材的下侧壁高于上侧壁高度形成光伏组件的托起端,所述上U形型材的下侧壁和上侧壁高度与所述下U形型材的上侧壁高度相等形成光伏组件的支撑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U形型材的上侧壁向外侧折弯形成平行于底壁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定位孔一;所述上U形型材的上侧壁向外侧折弯形成平行于底壁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定位孔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框压板,边框压板设置在光伏组件边框内侧与所述下U形型材定位块和上U形型材定位块之间,边框压板上设有与所述下U形型材定位孔一和上U形型材定位孔一对应的定位孔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多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由前立柱、后立柱、斜撑和顶梁组成;所述顶梁两端通过后立柱和前立柱支撑,后立柱高于前立柱使得顶梁呈倾斜设置,斜撑一端与后立柱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顶梁中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沿纵向设置两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在上设置的下U形型材与在下设置的下U形型材之间的间距为光伏组件长度的I?5/4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U形型材与所述下U形型材的距离为光伏组件长度的1/2?4/5倍。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沿横向设置多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相邻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通过横梁连接件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一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所述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下U形型材的下侧壁高于上侧壁形成光伏组件的托起端,所述上U形型材的下侧壁和上侧壁高度与所述下U形型材的上侧壁高度相等形成光伏组件的支撑端。本技术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安装,过程简单、固定效果好,安装过程中无任何其他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在安装过程中对光伏组件的碰撞、踩踏等造成光伏组件背板划伤、隐裂。【IPC分类】H02S20-00【公开号】CN204539051【申请号】CN201520149632【专利技术人】王鹏 【申请人】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架以及至少一组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所述上U形型材和下U形型材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下U形型材的下侧壁高于上侧壁高度形成光伏组件的托起端,所述上U形型材的下侧壁和上侧壁高度与所述下U形型材的上侧壁高度相等形成光伏组件的支撑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