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911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咬合固定装置,包括松紧带、固定件和卡扣件,松紧带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面,毛面的一侧设置有钩面,勾面和毛面能够相互粘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所述固定块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端、第二固定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条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中间部位和第二固定条的中间部位相向凹陷。该咬合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其制作成本低,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尤其适用于重建牙齿咬合关系的患者佩戴,为医护人员减轻的工作量,同时也使患者佩戴时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咬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牙颁面畸形的患者需在正颁手术中重建牙齿咬合关系,术后术区消肿(约72h)后可佩戴下颁套,目的是用限制张口,辅助固定上下颁咬合关系。现行技术缺点:1)目前有制式的下颁套装置,多用于颏成型等手术,材质松且薄,力量小,用于正颁术后患者不理想;2)临床一般采用宽度约5cm的松紧带,用多个大别针固定后给患者佩戴,医生或护士在调节松紧度时,需给患者反复试戴,费时、繁琐且可能出现别针压迫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咬合固定装置,以克服佩戴、调节等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咬合固定装置包括松紧带、固定件和卡扣件,所述松紧带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面,所述毛面的一侧设置有钩面,所述勾面和毛面能够相互粘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所述固定块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端、第二固定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条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中间部位和第二固定条的中间部位相向凹陷,所述第三固定条上设置有朝向该第三固定条弯折的钩体;所述卡扣件包括卡扣块、第一卡扣条、第二卡扣条和第三卡扣条,所述卡扣块上开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所述卡扣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扣条的一端、第二卡扣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卡扣条的另一端、第二卡扣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卡扣条相连,所述第一卡扣条的中间部位和第二卡扣条的中间部位相向凹陷,所述第一卡扣条的凹陷部位与第二卡扣条的凹陷部位通过连接块相连,当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卡扣件时,所述钩体用于勾住该连接块。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钩体的用于勾住所述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勾住所述连接块。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为柱状,其表面弧度与所述钩体的弯折弧度相适应。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条和/或第三卡扣条呈向外拱起的弧形,所述第一卡扣条的凹陷部位与第二卡扣条的凹陷部位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固定条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凹陷部位与第二固定条的凹陷部位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固定条的长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弯折,且其弯折方向与所述钩体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卡扣条和第二卡扣条弯折,且其弯折方向、弯折角度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条相同。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松紧带的宽度为4-7厘米。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咬合固定装置通过固定件和卡扣件的巧妙设计,使两者便于拆卸和卡接,不但避免医护人员反复佩戴、调试的问题,还保证了咬合固定装置本身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的效率和咬合固定效果。该咬合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其制作成本低,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尤其适用于重建牙齿咬合关系的患者佩戴,为医护人员减轻的工作量,同时也使患者佩戴时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松紧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 “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咬合固定装置包括松紧带、固定件和卡扣件,所述松紧带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面,所述毛面的一侧设置有钩面,所述勾面和毛面能够相互粘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所述固定块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端、第二固定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条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中间部位和第二固定条的中间部位相向凹陷,所述第三固定条上设置有朝向该第三固定条弯折的钩体;所述卡扣件包括卡扣块、第一卡扣条、第二卡扣条和第三卡扣条,所述卡扣块上开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所述卡扣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扣条的一端、第二卡扣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扣条的另一端、第二卡扣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卡扣条相连,所述第一卡扣条的中间部位和第二卡扣条的中间部位相向凹陷,所述第一卡扣条的凹陷部位与第二卡扣条的凹陷部位通过连接块相连,当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卡扣件时,所述钩体用于勾住该连接块。参考图1、图2和图3,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松紧带、固定件和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咬合固定装置包括松紧带1、固定件和卡扣件,所述松紧带I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面2,所述毛面2的一侧设置有钩面3,所述勾面3和毛面2能够相互粘附。所述松紧带I的两端均能够穿过所述固定件和卡扣件,并能够在所述固定件和卡扣件中滑动,并且所述固定件和卡扣件能够相互卡接,用于调节松紧带I的松紧度。与此同时,所述勾面3和毛面2相互粘附时可以进一步增强松紧带I的牢固性,以防止松紧带在相互卡接后的固定件和卡扣件中滑动。将固定件和卡扣件卡接后,勾面3和毛面2既可用于调整松紧带I的松紧度。参见图2,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块4、第一固定条5、第二固定条6和第三固定条7,所述固定块4上开有固定槽10,该固定槽10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1,所述固定块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条5的一端、第二固定条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5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条6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条7相连,所述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咬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松紧带、固定件和卡扣件,所述松紧带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毛面,所述毛面的一侧设置有钩面,所述钩面和毛面能够相互粘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所述固定块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端、第二固定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第二固定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条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中间部位和第二固定条的中间部位相向凹陷,所述第三固定条上设置有朝向该第三固定条弯折的钩体;所述卡扣件包括卡扣块、第一卡扣条、第二卡扣条和第三卡扣条,所述卡扣块上开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能够穿过所述松紧带,所述卡扣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扣条的一端、第二卡扣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卡扣条的另一端、第二卡扣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卡扣条相连,所述第一卡扣条的中间部位和第二卡扣条的中间部位相向凹陷,所述第一卡扣条的凹陷部位与第二卡扣条的凹陷部位通过连接块相连,当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卡扣件时,所述钩体用于勾住该连接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