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分离过滤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831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环卫设备领域内的一种垃圾分离过滤处理设备,包括垃圾仓、抽吸装置、吸风扇,垃圾仓包括盛料室和排风室,吸风扇处于排风室内;盛料室内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还设置用于倾倒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积灰并同时打开顶门的清灰动作控制机构;盛料室的上出风口处至少固定有两个气旋分离器,气旋分离器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并可以被第二过滤网上的底封板完全封住,气旋分离器的圆筒形出气端穿过上出风口并连通排风室,气旋分离器的环形进气端处于盛料室内并设有气旋生成机构,气旋分离器的环形进气端开口朝上。拥有极佳的垃圾过滤分离能力,防止垃圾清除不干净造成二次污染,防止灰尘对吸风扇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分离过滤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包括安装于驾驶室后的垃圾仓、直接用于抽吸垃圾的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的吸料端正对清扫刷的工作区域,所述抽吸装置的出料端连通垃圾仓,垃圾仓还设有可造成垃圾仓内负压的吸风扇。目前,垃圾回收的技术比较简单,垃圾回收到垃圾仓内后会推积在垃圾仓的底部,然后通过底部的举升机构将垃圾仓翻转倒出垃圾。但是,带来的问题很明显,就是吸风扇很容易受灰尘污染,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收集垃圾、不会损坏吸风扇的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分离过滤处理设备,使其能快速收集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彻底的过滤,防止二次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分离过滤处理设备,包括安装于驾驶室后的垃圾仓、直接用于抽吸垃圾的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的吸料端正对清扫刷的工作区域,所述抽吸装置的出料端连通垃圾仓,垃圾仓还设有可造成垃圾仓内负压的吸风扇,所述垃圾仓包括盛料室和排风室,所述排风室处于盛料室的出风侧并与盛料室的倒料侧相对,所述盛料室直接与抽吸装置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盛料室的出风侧与倒料侧均为斜坡结构并呈现上端大、下端小的喇叭形;所述吸风扇处于排风室内并固定安装在盛料室的出风侧下部外壁,并且所述排风室设有底出风口,所述底出风口设置于吸风扇的下方;所述盛料室的倒料侧铰接有顶门,所述盛料室内设置铰接于盛料室的顶门的第一过滤网,还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在过滤时相互倚靠并形成一个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网铰接于盛料室的出风侧内壁上,所述盛料室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与倾倒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积灰并同时打开顶门的清灰动作控制机构;所述盛料室的上出风口处至少固定有两个可形成气旋的、圆筒状气旋分离器,所述气旋分离器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并可以被第二过滤网上的底封板完全封住,设于所述气旋分离器中心区域的圆筒形出气端穿过上出风口并固定在上出风口处,所述气旋分离器的圆筒形出气端连通排风室,设于所述气旋分离器外周区域的环形进气端处于盛料室内并设有气旋生成机构,所述气旋分离器的环形进气端开口朝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吸风扇启动,给垃圾仓的盛料室、排风室造成负压并形成气流,气流的流向依次为抽吸装置、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气旋分离器、排风室、吸风扇、底出风口。在形成气流的过程中,垃圾仓外的大气通过抽吸装置将清扫刷附近的垃圾带入盛料室内,较重的垃圾会因自重而落到盛料室底部,形成第一级分离。较轻的垃圾(诸如纸片,果壳之类)会受气流作用上浮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后,只会剩下一些细小颗粒状垃圾,形成第二级分离。细小颗粒进入气旋分离器外周区域的环形进气端,气旋生成机构生成气旋,将细小颗粒带入并沉积在底封板上,过滤后的洁净空气通过气旋分离器中心区域的圆筒形出气端排入排风室,这是第三级分离,通过气旋作用除去细小颗粒;很明显,气旋分离器的作用在于导向气流,并且还具有分离尘土的能力。因为吸风扇处于排风室内并固定安装在盛料室外壁,因而,盛料室的上出风口排出的气旋能够汇集到吸风扇中并排出底出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结构的改进完成垃圾的三级分离过程,能够将垃圾吸入的同时,拥有极佳的垃圾过滤分离能力,防止垃圾清除不干净造成二次污染,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灰尘容易对吸风扇造成污染的问题。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气旋分离器按盛料室的宽度方向对称地排列成一排,所述吸风扇的回转中心与气旋分离器布局的对称中心重合。便于气旋分离器的出气端气流汇集到吸风扇的回转中心,改善气流流动的均匀度,进一步增强负压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气旋生成机构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于气旋分离器的环形进气端的、倾斜程度相同的斜板,气旋分离器的转子处于多个斜板的下方,所述转子的回转轴与气旋分离器的中心轴重合。当气流经过斜板时,会将气流状态转变为螺旋状的涡流,这样的涡流受底封板阻挡向气旋分离器的圆筒形出气端流动,此时,细小颗粒就会留在底封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气旋分离器的中心轴向排风室倾斜,其倾斜程度与盛料室的出风侧相适配。作用:其一可缩短气流流经的路径,减少阻力,使得气流的流速加快,其二可以使得更多的细小颗粒沉积在底封板上,进一步增加除尘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排风室内设有能够完全罩住吸风扇上方区域的、可对气流产生导向作用的、截面为L形的扇罩,所述扇罩的上表面与上出风口齐平,并且所述扇罩横贯排风室并固定在排风室内壁上,所述扇罩上还设有起导流作用的圆弧倒角。扇罩的设置进一步改善了气流的导向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清灰动作控制机构包括推拉油缸,所述推拉油缸的缸筒铰接于垃圾仓顶部的油缸铰座上,所述推拉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方的上连杆的一端、下方的下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顶门铰座二上,所述顶门铰座二固定在顶门内侧并靠近顶门与盛料室顶部的铰接处,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杆铰座上,所述连杆铰座固定在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第二过滤网与滤网铰座的铰接点靠近连杆铰座;所述顶门上还固定有顶门铰座一,所述顶门铰座一靠近顶门铰座二,所述顶门铰座一铰接第一过滤网的一端,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另一端在顶门关闭时靠在盛料室的倒料侧。上述的清灰动作控制机构工作原理如下:倾倒垃圾时,推拉油缸的活塞杆伸出,通过上连杆牵拉顶门铰座二,从而带动顶门完成打开动作,同时推拉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下连杆拉动连杆铰座,连杆铰座带动第二过滤网以滤网铰座为准向下旋转,倾倒底封板上的积灰,可以辅助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灰;处于过滤除尘状态时,推拉油缸的活塞杆缩回,通过上连杆拉回顶门铰座二,从而拉回顶门并盖上垃圾仓,同时推拉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下连杆顶住连杆铰座,连杆铰座带动第二过滤网以滤网铰座为准向上旋转,完成清灰动作控制机构的合拢动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吸料管,所述吸料管的吸料嘴处于两个清扫刷之间的中心区域,所述吸料管的进风嘴连通盛料室并且与排风室隔开。吸料管的吸料嘴位置利于吸入垃圾,吸料管的进风嘴位置设置是为了不造成干涉,该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吸料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对称地设有靠板,所述靠板能够在顶门关闭时顶住顶门,两块靠板均通过牵拉钢丝绳与顶门连接。牵拉钢丝绳可以保证倒垃圾时,顶门能够吊住第一过滤网,靠板的作用是增加第一过滤网的结构强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盛料室内壁固定有横杆,过滤灰尘时第一过滤网的边缘抵靠住横杆,可以防止第一过滤网在过滤时产生下垂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案图。图2为清灰动作控制机构打开状态简化图。图3为清灰动作控制机构合拢状态图。图4为气旋分离器的布置图。图5为气旋分离器的立体结构图。其中,I驾驶室,2排风室,3垃圾仓,4扇罩,4a圆弧倒角,5吸风扇,6上出风口,7底封板,8气旋分离器,9第二过滤网,10横杆,11顶门,12第一过滤网,13盛料室,14进风嘴,15底出风口,16吸料管,17吸料嘴,18清扫刷,19靠板,20牵拉钢丝绳,21顶门铰座一,22顶门铰座二,23上连杆,24油缸铰座,25推拉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分离过滤处理设备,包括安装于驾驶室(1)后的垃圾仓(3)、直接用于抽吸垃圾的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的吸料端正对清扫刷(18)的工作区域,所述抽吸装置的出料端连通垃圾仓(3),垃圾仓(3)还设有可造成垃圾仓(3)内负压的吸风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仓(3)包括盛料室(13)和排风室(2),所述排风室(2)处于盛料室(13)的出风侧并与盛料室(13)的倒料侧相对,所述盛料室(13)直接与抽吸装置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盛料室(13)的出风侧与倒料侧均为斜坡结构并呈现上端大、下端小的喇叭形;所述吸风扇(5)处于排风室(2)内并固定安装在盛料室(13)的出风侧下部外壁,并且所述排风室(2)设有底出风口(15),所述底出风口(15)设置于吸风扇(5)的下方;所述盛料室(13)的倒料侧铰接有顶门(11),所述盛料室(13)内设置铰接于盛料室(13)的顶门(11)的第一过滤网(12),还设有第二过滤网(9),所述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9)在过滤时相互倚靠并形成一个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网(9)铰接于盛料室(13)的出风侧内壁上,所述盛料室(13)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与倾倒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9)的积灰并同时打开顶门(11)的清灰动作控制机构;所述盛料室(13)的上出风口(6)处至少固定有两个可形成气旋的、圆筒状气旋分离器(8),所述气旋分离器(8)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并可以被第二过滤网(9)上的底封板(7)完全封住,设于所述气旋分离器(8)中心区域的圆筒形出气端穿过上出风口(6)并固定在上出风口(6)处,所述气旋分离器(8)的圆筒形出气端连通排风室(2),设于所述气旋分离器(8)外周区域的环形进气端处于盛料室(13)内并设有气旋生成机构,所述气旋分离器(8)的环形进气端开口朝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金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