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世宸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69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7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室、一设于顶部的进气口、一与进气口错开设置的排气口及一设在进、排气口之间的隔板,容室具有一设于底部的储液部,隔板将容室隔成一对应进气口的处理区及一对应排气口的排放区,处理区与排放区的底部被储液部所储放的液体的液面分隔界定;一气流导引单元,强制地使气流由进气口导入至容室,并由排气口排出;及一喷雾单元,具有一可将液体导入进气口的导管及多个设置在壳体的处理区顶部且与进气口相连通的雾化部,雾化部呈连续设置并各具有一扩大部位及一与扩大部位相连通的收束部位,相邻二个雾化部的扩大部位之间通过一收束部位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粉尘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粉尘洗涤装置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可能造成喷雾头的阻塞,而影响清洁效果,且喷雾头设置在容室中,不易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以解决所述技术冋题。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室、一设于顶部的进气口、一与所述进气口错开设置的排气口及一设在所述进、排气口之间的隔板,所述容室具有一设于底部的储液部,所述隔板将所述容室隔成一对应所述进气口的处理区及一对应所述排气口的排放区,所述处理区与所述排放区的底部被储液部所储放的液体的液面分隔界定;一气流导引单元,强制地使气流由所述进气口导入至所述容室,并由所述排气口排出;及一喷雾单元,具有一可将液体导入所述进气口的导管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处理区顶部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雾化部,所述雾化部呈连续设置并各具有一扩大部位及一与所述扩大部位相连通的收束部位,相邻二个雾化部的扩大部位之间通过一收束部位相连通。所述喷雾单元具有一连通于所述导管与所述储液部之间的水泵,所述水泵自所述储液部抽取液体输送至所述导管。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喷雾单元与所述处理区之间的滤网,所述喷雾单元顶部具有一可开启的盖板。所述壳体还具有多个交错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放区供流体撞击的挡板。本技术的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所述气流导引单元可使气流强制导入所述壳体内部,并受所述喷雾单元的雾化部产生的雾气补充,可使粉尘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包括一壳体10、一气流导引单元20、一喷雾单元30及一滤网40。所述壳体10具有一容室11、二对称地设于顶部的进气口 12、一与所述进气口 12错开设置且设于顶部的排气口 13、一设在所述进、排气口 12、13之间的隔板14及多个连接于所述隔板14且设置在所述容室11中的挡板15。所述容室11具有一设于底部的储液部111,所述隔板14将所述容室11隔成一对应所述进气口 12的处理区141及一对应所述排气口 13的排放区142,所述处理区141与所述排放区142的底部被储液部111液体的液面隔开,所述挡板15呈左右交错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放区142,以供流体撞击。本实施例的气流导引单元20为抽气风扇,且安装于所述排气口 13,可强制地使气流由所述进气口 12导入所述容室11,并流经所述排放区142最后由所述排气口 13排出。所述喷雾单元30具有二可将液体导入所述进气口 12的导管31、一连通于所述导管31与所述储液部111之间的水泵32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处理区141顶部且与所述进气口 12相连通的雾化部33,所述水泵32利用所述导管31自所述储液部111抽取液体并输送至所述进气口 12,所述雾化部33各具有一扩大部位331及一与所述扩大部位331相连通的收束部位332,相邻二个雾化部33的扩大部位331之间通过一收束部位332相连通。所述喷雾单元30顶部具有一可开启的盖板34。所述滤网40安装在所述喷雾单元30底部,且位于所述喷雾单元30与所述处理区141衔接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启动所述气流导引单元20,所述壳体10外部的空气强制地经由所述进气口 12被吸入所述处理区141,同时也利用所述导管32将液体导入所述进气口 12,液体经过所述喷雾单元30的雾化部33,利用所述雾化部33的扩大部位331与所述收束部位332的连通设置,即可因所述扩大部位331与收束部位332的截面积大小的变化,而在所述收束部位332产生高速低压的喷雾效果,液体雾化后,由所述进气口 12导入的石墨粉尘与雾气的接触面积大增,且利用多个雾化部33的连续设置,可重复地产生雾化效果,可使混合在雾气中的粉尘被均匀化,最后再由滤网40过滤。接着,被均匀化的雾气及混合在雾气中的粉尘会落至储液部111中,再利用所述气流导引单元20的强制作用,较洁净的气流会强制穿过隔板14底部与所述液面相会处,使较洁净空会被导引至所述排放区142。当空气被所述气流导引单元20的吸力作用持续由所述排放区142朝所述排气口 13流动时,空气中可能残留的少部分的粉尘随着水气向上流窜,会撞击所述挡板15,可使得少部分的粉尘掉落至所述储液部111的液体中,并由排气口13排出洁净的空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一、所述喷雾单元设有多个互相连通且呈连续设置的雾化部,可达到连续雾化的效果,且不会产生阻塞问题,利用所述盖板的拆卸,也可对所述雾化部及滤网进行清洗。二、通过所述喷雾单元可将由所述导管输入于所述进气口的液体随即产生雾化效果,且使雾气产生较大的接触面积,如此,粉尘与雾气可以更有效率且快速的混合或溶解,再利用所述喷雾单元的雾化部的连续设置,可产生多次雾化效果,使得混合在雾气中的粉尘均匀化。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室、一设于顶部的进气口、一与所述进气口错开设置的排气口及一设在所述进、排气口之间的隔板,所述容室具有一设于底部的储液部,所述隔板将所述容室隔成一对应所述进气口的处理区及一对应所述排气口的排放区,所述处理区与所述排放区的底部被储液部所储放的液体的液面分隔界定;一气流导引单元,强制地使气流由所述进气口导入至所述容室,并由所述排气口排出;及一喷雾单元,具有一可将液体导入所述进气口的导管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处理区顶部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雾化部,所述雾化部呈连续设置并各具有一扩大部位及一与所述扩大部位相连通的收束部位,相邻二个雾化部的扩大部位之间通过一收束部位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单元具有一连通于所述导管与所述储液部之间的水泵,所述水泵自所述储液部抽取液体输送至所述导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喷雾单元与所述处理区之间的滤网,所述喷雾单元顶部具有一可开启的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多个交错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放区供流体撞击的挡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室、一设于顶部的进气口、一与进气口错开设置的排气口及一设在进、排气口之间的隔板,容室具有一设于底部的储液部,隔板将容室隔成一对应进气口的处理区及一对应排气口的排放区,处理区与排放区的底部被储液部所储放的液体的液面分隔界定;一气流导引单元,强制地使气流由进气口导入至容室,并由排气口排出;及一喷雾单元,具有一可将液体导入进气口的导管及多个设置在壳体的处理区顶部且与进气口相连通的雾化部,雾化部呈连续设置并各具有一扩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用粉尘洗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容室、一设于顶部的进气口、一与所述进气口错开设置的排气口及一设在所述进、排气口之间的隔板,所述容室具有一设于底部的储液部,所述隔板将所述容室隔成一对应所述进气口的处理区及一对应所述排气口的排放区,所述处理区与所述排放区的底部被储液部所储放的液体的液面分隔界定;一气流导引单元,强制地使气流由所述进气口导入至所述容室,并由所述排气口排出;及一喷雾单元,具有一可将液体导入所述进气口的导管及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处理区顶部且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雾化部,所述雾化部呈连续设置并各具有一扩大部位及一与所述扩大部位相连通的收束部位,相邻二个雾化部的扩大部位之间通过一收束部位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宸
申请(专利权)人:邓世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