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泽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314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所述的两栖动物养殖装置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装置底座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的装置底座和四个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所述装置底座呈斗形结构,所述的装置底座的斗形面通过连接装置与前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前侧面单面可上下活动,所述的装置底座上分别设有溢流管和排水孔,所述的溢流管上端设于装置底座上,所述的溢流管下端穿过装置底座所述的排水孔连接通水管,该两栖动特装置适用于对各种海淡水螃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中华绒鳌蟹)的养成、暂养、育肥、培养软壳蟹,龙虾、蛙类、海参、鲍鱼、海胆、各种螺类、龟鳖类等底栖/两栖动物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两栖养殖面临裉多问题,一方面是两栖养殖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养殖水域污染严重,养殖条件可控性差如温度、PH值、水质条件,造成两栖养殖成活率低;养殖过程中病害多,造成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大剂量重复使用,养殖产品不合格。传统机械增氧不能很好解决池底缺氧问题,容易造成两栖养殖缺氧。中国专利局2012年9月5日公告的CN202406824U号专利申请文件,名称为一种新型螃蟹养殖结构,该装置的养殖结构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底面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底面和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多个这样的空间层叠起来,构成多层结构,多个这样的空间横向组合,构成阵列结构。该装置通过独立的养殖结构对螃蟹进行分养,避免了螃蟹生长过程中相互攻击。该装置虽然将各独立养殖结构层叠组合,但每个养殖结构均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口连接到进水管和排水管中,也就是层叠空间每一行均需设置进水管和排水管,然后将多行结构叠放,且为了避免漏水,排水口和排水管连接必须紧固可靠,安装结构非常麻烦,水管布置也非常繁琐。冉者,每个养殖空间进水后,通过回水溢流管排水,溢流排水排的是浅层的水,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通常会积聚在深层水中,在不断进水排水的过程中,浅层更为洁净、含氧量更高的水不断排出,而深层水长期积聚后形成死水,不利于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立体养殖结构进出水结构复杂、空间布置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所述的两栖动物养殖装置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装置底座11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的装置底座11和四个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所述装置底座11呈斗形结构,所述的装置底座11的斗形面111通过连接装置2与前侧面12相连接,所述的前侧面12单面可上下活动,所述的装置底座11上分别设有溢流管3和排水孔4,所述的溢流管3上端设于装置底座11上,所述的溢流管3下端穿过装置底座11所述的排水孔4连接通水管。进一步讲,所述的前侧面12上设有若干个观察窗孔121。进一步讲,所述的溢流管3上端的高度底于装置底座11的斗形面111的高度。进一步讲,所述的溢流管3的下端呈L结构。进一步讲,所述的斗形面111 一侧还设有旋转开关5,所述的旋转开关5用于开/关前侧面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有效的避免养殖过程中诸多的风险和不确认因素,并且人工成本少,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同时照看上千只,可高密度养殖提高经济冲效益,适用于对各种海淡水螃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中华绒鳌蟹)的养成、暂养、育肥、培养软壳蟹,龙虾、蛙类、海参、鲍鱼、海胆、各种螺类、龟鳖类等底栖/两栖动物养殖。【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两栖动物养殖装置单个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两栖动物养殖装置组合使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图2所示,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所述的两栖动物养殖装置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装置底座11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的装置底座11和四个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所述装置底座11呈斗形结构,所述的装置底座11的斗形面111通过连接装置2与前侧面12相连接,所述的前侧面12单面可上下活动,所述的装置底座11上分别设有溢流管3和排水孔4,所述的溢流管3上端设于装置底座11上,所述的溢流管3下端穿过装置底座11所述的排水孔4连接通水管,所述的前侧面12上设有若干个观察窗孔121,所述的溢流管3上端的高度底于装置底座11的斗形面111的高度,所述的溢流管3的下端呈L结构,所述的斗形面111 一侧还设有旋转开关5,所述的旋转开关5用于开/关前侧面12。养殖过程中,通过进水管进水,通过通水管进入到两栖动物养殖装置,当两栖动物养殖装置水位达溢流管3高度时,就会自动通过溢流作为下层两栖动物养殖装置,这个即可以减少水流冲击声,也可以减少水流的浪费,并且,溢流管3可以随着养殖品种的不同调整溢流管3高度。当需要清理水中沉积物时,污水就会通过排水孔4自动流入通水管,因此,通过上述的方式,可以保证水流流动性,从而快速有效的清除污水,本装置不仅给两栖动物提供了单独养殖空间,而且改善了养殖过程中水循环,适用于对各种海淡水螃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中华绒鳌蟹)的养成、暂养、育肥、培养软壳蟹,龙虾、蛙类、海参、鲍鱼、海胆、各种螺类、龟鳖类等底栖/两栖动物养殖。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所述的两栖动物养殖装置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装置底座(11)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底座(11)和四个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所述装置底座(11)呈斗形结构,所述的装置底座(11)的斗形面(111)通过连接装置(2)与前侧面(12)相连接,所述的前侧面(12)单面可上下活动,所述的装置底座(11)上分别设有溢流管(3)和排水孔(4),所述的溢流管(3)上端设于装置底座(11)上,所述的溢流管(3)下端穿过装置底座(11)所述的排水孔(4)连接通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栖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面(12)上设有若干个观察窗孔(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栖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3)上端的高度底于装置底座(11)的斗形面(111)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栖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3)的下端呈L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两栖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形面(111)一侧还设有旋转开关(5 ),所述的旋转开关(5 )用于开/关前侧面(12)。【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特指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所述的两栖动物养殖装置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装置底座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的装置底座和四个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所述装置底座呈斗形结构,所述的装置底座的斗形面通过连接装置与前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前侧面单面可上下活动,所述的装置底座上分别设有溢流管和排水孔,所述的溢流管上端设于装置底座上,所述的溢流管下端穿过装置底座所述的排水孔连接通水管,该两栖动特装置适用于对各种海淡水螃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中华绒鳌蟹)的养成、暂养、育肥、培养软壳蟹,龙虾、蛙类、海参、鲍鱼、海胆、各种螺类、龟鳖类等底栖/两栖动物养殖。【IPC分类】A01K63-00, A01K67-02【公开号】CN204518910【申请号】CN201520211978【专利技术人】骆泽民 【申请人】骆泽民【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两栖动物装置,所述的两栖动物养殖装置为立体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装置底座(11)和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底座(11)和四个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封闭式内空间,所述装置底座(11)呈斗形结构,所述的装置底座(11)的斗形面(111)通过连接装置(2)与前侧面(12)相连接,所述的前侧面(12)单面可上下活动,所述的装置底座(11)上分别设有溢流管(3)和排水孔(4),所述的溢流管(3)上端设于装置底座(11)上,所述的溢流管(3)下端穿过装置底座(11)所述的排水孔(4)连接通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骆泽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