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回旋气流防震包装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146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回旋气流防震包装气囊,其包装盒体包括上盖、下盖、侧壁,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壁、右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包装盒体包括外侧保护层、内侧弹性层,侧壁设置至少两个侧壁气流通道,最上层侧壁气流通道于前侧壁位置设置充放气嘴,所有侧壁气流通道从上至下依次串联,相邻两个侧壁气流通道通过由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熔接而成的压线间隔分开;上盖设置上盖回旋气流通道,下盖于设置下盖回旋气流通道,上、下盖回旋气流通道分别与最下层侧壁气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现有防震包装气囊所带来的垃圾,节约能源且可实现重复使用,即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利用率高且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产品运输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震包装气费O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防震包装气囊,都是一次性的,随物品运出后不再收回,造成大量的浪费;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现在,单件物品进入物流运输的量大大增加,很多商品都是需要防震包装的。因此,急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震包装,既可以减少因包装带来的垃圾,又可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震包装气囊,该可重复使用的防震包装气囊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地减少现有防震包装气囊所带来的垃圾,节约能源且可实现重复使用,利用率高且实用性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回旋气流防震包装气囊,包括有包装盒体,包装盒体包括有呈一体结构的上盖、下盖以及位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侧壁,侧壁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侧壁、右侧壁、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前侧壁与右侧壁之间、前侧壁与上盖之间、前侧壁与下盖之间、右侧壁与后侧壁之间、后侧壁与左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包装盒体包括有外侧保护层以及装设于外侧保护层内侧的内侧弹性层,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熔接;侧壁于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呈水平横向延伸且依次上下间隔布置的侧壁气流通道,各侧壁气流通道分别从前侧壁延伸至左侧壁并依次穿过右侧壁、后侧壁,最上层的侧壁气流通道于前侧壁位置设置有充放气嘴,所有侧壁气流通道从上至下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侧壁气流通道通过由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熔接而成的压线间隔分开;上盖于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上盖回旋气流通道,下盖于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下盖回旋气流通道,上盖回旋气流通道、下盖回旋气流通道分别与最下层的侧壁气流通道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震包装气囊,其包装盒体包括上盖、下盖、侧壁,侧壁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壁、右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包装盒体包括外侧保护层、内侧弹性层,侧壁于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之间设置至少两个侧壁气流通道,各侧壁气流通道分别从前侧壁延伸至左侧壁并依次穿过右侧壁、后侧壁,最上层的侧壁气流通道于前侧壁位置设置有充放气嘴,所有侧壁气流通道从上至下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侧壁气流通道通过由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熔接而成的压线间隔分开;上盖于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上盖回旋气流通道,下盖于外侧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下盖回旋气流通道,上盖回旋气流通道、下盖回旋气流通道分别与最下层的侧壁气流通道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现有防震包装气囊所带来的垃圾,节约能源且可实现重复使用,即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利用率高且实用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上盖2--下盖3——侧壁31——前侧壁32——右侧壁33——后侧壁34——左侧壁4——折痕51——外侧保护层52——内侧弹性层6——侧壁气流通道61——压线7一一充放气嘴8一一上盖回旋气流通道9 下盖回旋气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回旋气流防震包装气囊,包括有包装盒体,包装盒体包括有呈一体结构的上盖1、下盖2以及位于上盖I与下盖2之间的侧壁3,侧壁3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侧壁31、右侧壁32、后侧壁33以及左侧壁34,前侧壁31与右侧壁32之间、前侧壁31与上盖I之间、前侧壁31与下盖2之间、右侧壁32与后侧壁33之间、后侧壁33与左侧壁34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4。其中,包装盒体包括有外侧保护层51以及装设于外侧保护层51内侧的内侧弹性层52,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熔接。进一步的,侧壁3于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呈水平横向延伸且依次上下间隔布置的侧壁气流通道6,各侧壁气流通道6分别从前侧壁31延伸至左侧壁34并依次穿过右侧壁32、后侧壁33,最上层的侧壁气流通道6于前侧壁31位置设置有充放气嘴7,所有侧壁气流通道6从上至下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侧壁气流通道6通过由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熔接而成的压线61间隔分开。更进一步的,上盖I于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上盖回旋气流通道8,下盖2于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下盖回旋气流通道9,上盖回旋气流通道8、下盖回旋气流通道9分别与最下层的侧壁气流通道6连通。在本技术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充气装置从前侧壁31的充放气嘴7充入空气,经由充放气嘴7进入的空气依次通过侧壁3的各侧壁气流通道6,而后再经过最下层的侧壁气流通道6进入至上盖回旋气流通道8到以及下盖回旋气流通道9内。需进一步解释,在空气进入至外层保护层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时,内侧弹性层52朝内凸出并挤压包装盒体内部的产品,进而使得包装盒体内部的产品能够稳定地固定与包装盒体内部,以避免运输搬运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另外,充气后的上盖回旋气流通道8、下盖回旋气流通道9以及各侧壁气流通道6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需进一步指出,待本技术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通过充放气嘴7将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的空气放出,并通过相应的折痕4进行折叠以进行收纳,方便二次使用。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现有防震包装气囊所带来的垃圾,节约能源且可实现重复使用,即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利用率高且实用性强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主权项】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回旋气流防震包装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包装盒体,包装盒体包括有呈一体结构的上盖(I)、下盖(2)以及位于上盖(I)与下盖(2)之间的侧壁(3),侧壁(3)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侧壁(31)、右侧壁(32)、后侧壁(33)以及左侧壁(34),前侧壁(31)与右侧壁(32)之间、前侧壁(31)与上盖(I)之间、前侧壁(31)与下盖(2)之间、右侧壁(32)与后侧壁(33)之间、后侧壁(33)与左侧壁(34)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4); 包装盒体包括有外侧保护层(51)以及装设于外侧保护层(51)内侧的内侧弹性层(52),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熔接; 侧壁(3)于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呈水平横向延伸且依次上下间隔布置的侧壁气流通道(6),各侧壁气流通道(6)分别从前侧壁(31)延伸至左侧壁(34)并依次穿过右侧壁(32)、后侧壁(33),最上层的侧壁气流通道(6)于前侧壁(31)位置设置有充放气嘴(7),所有侧壁气流通道(6)从上至下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侧壁气流通道(6)通过由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熔接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回旋气流防震包装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包装盒体,包装盒体包括有呈一体结构的上盖(1)、下盖(2)以及位于上盖(1)与下盖(2)之间的侧壁(3),侧壁(3)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前侧壁(31)、右侧壁(32)、后侧壁(33)以及左侧壁(34),前侧壁(31)与右侧壁(32)之间、前侧壁(31)与上盖(1)之间、前侧壁(31)与下盖(2)之间、右侧壁(32)与后侧壁(33)之间、后侧壁(33)与左侧壁(34)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4);包装盒体包括有外侧保护层(51)以及装设于外侧保护层(51)内侧的内侧弹性层(52),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熔接;侧壁(3)于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呈水平横向延伸且依次上下间隔布置的侧壁气流通道(6),各侧壁气流通道(6)分别从前侧壁(31)延伸至左侧壁(34)并依次穿过右侧壁(32)、后侧壁(33),最上层的侧壁气流通道(6)于前侧壁(31)位置设置有充放气嘴(7),所有侧壁气流通道(6)从上至下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侧壁气流通道(6)通过由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熔接而成的压线(61)间隔分开;上盖(1)于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上盖回旋气流通道(8),下盖(2)于外侧保护层(51)与内侧弹性层(52)之间设置有从外至内呈平面螺旋状延伸的下盖回旋气流通道(9),上盖回旋气流通道(8)、下盖回旋气流通道(9)分别与最下层的侧壁气流通道(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永华石锦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