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子庭专利>正文

一种腹腔镜手术切除物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851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切除物取出装置,包括操作管,所述的操作管中沿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装配有可沿通孔轴向滑动的推杆,推杆前端设置有弹性的支撑器,支撑器上设置有容纳袋;支撑器和容纳袋位于操作杆的通孔中时处于收缩状态,推杆将支撑器推出操作管前端后,支撑器打开并将容纳袋撑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体内收集的方式,通过对切除物的收集,使切除物能一次性取出较多部分,从而减少了操作次数,降低了腹腔感染几率;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配合其他手术器械共用,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肿瘤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使得许多开放性手术现已被腔内手术取代,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同时腹腔镜手术窗口小,恢复快,出血少,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利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胆囊、肿瘤切除等。在利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时,首先利用鞘卡插进腹腔膜,注入二氧化碳,达到一定压力后在腹部开设几个0.5?Icm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时开设的穿刺孔的孔径较小,使得切除下来的胆囊无法直接从穿刺孔中取出。传统的方法是,对于体积较大的胆囊,首先在体内切开胆囊,用吸引器吸出胆汁或夹出结石,胆囊塌陷后再从切口处取出体外。但是,操作过程大多在体内进行,一方面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腹腔内感染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操作都是在腔镜下通过手术器械完成的,而体内的操作空间有限,操持器械非常不便。而对于切除后的肿瘤,为了便于取出,需要将肿瘤切成较小的碎块,然后再一点点取出,操作过程非常不便,存在碎块不能完全取干净的风险;并且,在反复的取拿过程中,容易造成出血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切除物取出装置,能方便、快捷地辅助取出腹腔镜中的切除物,降低手术风险。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手术切除物取出装置,包括操作管,所述的操作管中沿轴向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装配有可沿通孔轴向滑动的推杆,推杆前端设置有弹性的支撑器,支撑器上设置有容纳袋;支撑器和容纳袋位于操作杆的通孔中时处于收缩状态,推杆将支撑器推出操作管前端后,支撑器打开并将容纳袋撑开。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器包括两个半圆形弧片,两个弧片的前端相互铰接,两个弧片的后端分别铰接在推杆前端,容纳袋的口部与弧片边缘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器包括一对第一支杆和一对第二支杆,其中两个第一支杆的前端相互铰接,两个第二支杆的后端铰接在推杆的前端,两个第二支杆的前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杆的后端铰接,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构成内角可变的四边形结构,所述的容纳袋的口部连接在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的杆身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前端沿推杆端部的径向开设有方槽,第二支杆的后端铰接在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第二支杆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装置采用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二支杆靠近推杆的一端,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结在两个第二支杆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末端安装有手柄。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推杆位置的卡止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管的外径小于1cm。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采用体内收集的方式,通过对切除物的收集,使切除物能一次性取出较多部分,从而减少了操作次数,降低了腹腔感染几率;2.整个取出装置结构小,在进、出切口时均能处于最小姿态,不会由于装置的使用而给穿刺孔带来额外的负担;3.软质袋体在体内能起到承载的作用,切除的肿瘤块能在袋体中进行更小的切块操作,从而避免切除物不能完全去除干净的风险;4.装有切除物的袋体易形变,相对于刚性的手术器械,其更容易通过穿刺口,不会使创口受到钝性的挤压,操作过程安全;5.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配合其他手术器械共用,提高了手术效率,降低了手术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操作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图中标号代表:1一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3—弹性装置,4一推杆,5—操作管,6一容纳袋,7一转轴,8—手柄,9一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或肿瘤的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切除的胆囊或肿瘤难以从狭小的穿刺孔中取出,而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穿刺口的大小有着严格限制,因此手术中通常采用先将肿瘤切成比较小的碎块,再一点点取出。但是这种操作手法需要手术器械不断进出穿刺孔,手术器械为钝性装置,进入过程中难免碰触伤口,造成出血,并且操作次数越多,腹腔感染几率越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在腹腔内收集后再统一取出体外的装置,并不改变原有的设置,使手术操作更加顺畅。一种腹腔镜手术切除物取出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操作管5,所述的操作管5中沿轴向设置有通孔9,通孔9中装配有可沿通孔9轴向滑动的推杆4,推杆4前端设置有弹性的支撑器,支撑器上设置有容纳袋6 ;支撑器和容纳袋6位于操作杆的通孔9中时处于收缩状态,推杆4将支撑器推出操作管5前端后,支撑器打开并将容纳袋6撑开。本技术的设计思路是,利用一个能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穿刺孔放入肿瘤旁边的容纳袋6,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将肿瘤碎块不断放入容纳袋6中,然后将容纳袋6收起,再从穿刺孔中取出,要求进出穿刺孔的过程中,装置尽可能地不影响创口。本方案中,主体结构为一个操作管5,如图1所示,操作管5为一个长管,其外径小于lcm,这是普通腔镜手术建立穿刺孔时相对较大的孔径,保证装置整体进出穿刺孔时能对穿刺部位有最小的影响。在操作管5中设置有通孔9,通孔9中装有弹性的支撑器,支撑器在通孔9中时,由于受到操作管5内壁的限制,使支撑器处于收缩状态,而当支撑器从操作管5前端伸出后,操作管5内壁的限制消除,支撑器得以打开。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在支撑器上设置容纳袋6。容纳袋6为医用软质塑料袋,容纳袋6可以团呈一个较小的团,仅占用有限的空间,可以和支撑器同时容纳在操作管5中。支撑器从操作管5前端伸出后,其打开的同事将容纳袋6撑开,使容纳袋6的口部暴露出来。支撑器位置的调整通过装配在通孔9中的推杆4来实现。利用本装置操作时,首先在支撑器上装好容纳袋6并进行消毒,然后将支撑器缩回到操作管5中,此时操作管5外观仅为一根管体,非常便于通过穿刺孔进入到体内。在腹腔镜的配合下,使操作管5前端到达靠近肿瘤的预定位置,然后将支撑器从操作管5前端推出,使支撑器张开,然后利用手术器调整容纳袋6的形状,使其能张开。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切除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镜手术切除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管(5),所述的操作管(5)中沿轴向设置有通孔(9),通孔(9)中装配有可沿通孔(9)轴向滑动的推杆(4),推杆(4)前端设置有弹性的支撑器,支撑器上设置有容纳袋(6);支撑器和容纳袋(6)位于操作杆的通孔(9)中时处于收缩状态,推杆(4)将支撑器推出操作管(5)前端后,支撑器打开并将容纳袋(6)撑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子庭
申请(专利权)人:苏子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