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2278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4 06:39
一种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其包括确定区域、调研收资:确定规划区域,并收集规划区域内配电网现状资料;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分析;典型供电模式适应性分析;配电网协调性分析;判断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效果:本方法协调配电网各电压等级综合考虑负荷转移通道,提出适合区域配电网的典型供电模式,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水平、延缓电网投资、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因此本方法更为科学、全面。本方法为配电网规划人员进行配电网投资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日后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方法易于掌握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配电网规划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规模日益庞大、网架结构日趋复杂,可以进行负荷转移的路径较多。一般凭经验获得的负荷转移方案是可行方案但不一定是最优方案,而且随着待选方案的增多,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工作将会变得非常大,所以建立相应负荷转移模型并进行优化决策,可以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展和减少负荷损失,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在现有国内外负荷转移优化决策方面的研宄中,优化的主要目标有最大程度转移负荷、最少开关操作次数及最小网损。但是,这些研宄主要是从负荷转移的经济性和用户供电可靠性方面来进行优化,而在电网规划的实际工作中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包括按顺序执行的下列步骤:步骤I)确定区域、调研收资:确定规划区域,并收集规划区域内配电网现状资料;步骤2)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利用上述资料分析配电网三个层级的接线方式,得到三个层级每种接线方式的明细和统计表;步骤3)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分析:结合步骤2)中接线方式分析结果,以IlOkV和35kV变压器为分析对象,找到每座变压器的IlOkV或35kV供电线路和1kV出线,形成从IlOkV到1kV的设备拓扑关系,贯穿IlOkV线路或35kV — 1101^或351^主变一 1kV出线的设备拓扑关系就是整个配电网的负荷转移通道,之后汇总分类区域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的现状,找出数量最多的几种负荷转移通道;步骤4)典型供电模式适应性分析:结合步骤2)和步骤3)的分析结果,提炼数量最多的几种负荷转移通道的三层供电结构,将三层供电结构的典型接线方式相应组合,并且考虑包括区域位置、负荷密度、用户重要程度在内的边界条件形成几种典型的供电模式;步骤5)配电网协调性分析:利用计算机计算上述典型供电模式的供电能力,分析典型供电模式是否有足够的负荷转移通道,是否满足安全可靠供电需求,供电能力最大的典型供电模式便是最优的,从而实现配电网各电压等级之间的协调配合,此供电模式即可作为首选供电模式;步骤6)判断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规划人员通过计算机判断上述首选供电模式的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当前的首选供电模式即为供电最优模式,本流程至此结束;否则下一步重新进入步骤5)继续分析并确定新的首选供电模式。在步骤2)中,所述的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的具体方法为:搜集现状配电网接线方式资料,并分别分析配电网三个层次的接线方模式:首先分析IlOkV和35kV线路的接线方式,一般分为双链式结构、单链式结构、双辐射结构、单辐射结构四种结构;然后分析IlOkV和35kV变电站高低压侧接线方式,高压侧一般分为单母线、线变组、内桥、外桥、单母线分段多种结构,低压侧一般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最后分析1kV线路的接线方式,一般分为架空辐射接线、架空单联络接线、架空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电缆单环网、电缆双环网、电缆双射式、电缆单射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的实施效果:(I)本方法协调配电网各电压等级综合考虑负荷转移通道,提出适合区域配电网的典型供电模式,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水平、延缓电网投资、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因此本方法更为科学、全面。(2)本方法为配电网规划人员进行配电网投资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日后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3)本方法易于掌握与操作,无论从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还是负荷转移通道现状分析等方面,均简单易懂,方便实际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包括按顺序执行的下列步骤:步骤I)确定区域、调研收资:确定规划区域,并收集规划区域内配电网现状资料;步骤2)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利用上述资料分析配电网三个层级的接线方式,得到三个层级每种接线方式的明细和统计表;步骤3)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分析:结合步骤2)中接线方式分析结果,以IlOkV和35kV变压器为分析对象,找到每座变压器的IlOkV或35kV供电线路和1kV出线,形成从IlOkV到1kV的设备拓扑关系,贯穿IlOkV线路或35kV — 1101^或351^主变一 1kV出线的设备拓扑关系就是整个配电网的负荷转移通道,之后汇总分类区域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的现状,找出数量最多的几种负荷转移通道;步骤4)典型供电模式适应性分析:结合步骤2)和步骤3)的分析结果,提炼数量最多的几种负荷转移通道的三层供电结构,将三层供电结构的典型接线方式相应组合,并且考虑包括区域位置、负荷密度、用户重要程度在内的边界条件形成几种典型的供电模式;步骤5)配电网协调性分析:利用计算机计算上述典型供电模式的供电能力,分析典型供电模式是否有足够的负荷转移通道,是否满足安全可靠供电需求,供电能力最大的典型供电模式便是最优的,从而实现配电网各电压等级之间的协调配合,此供电模式即可作为首选供电模式;步骤6)判断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规划人员通过计算机判断上述首选供电模式的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当前的首选供电模式即为供电最优模式,本流程至此结束;否则下一步重新进入步骤5)继续分析并确定新的首选供电模式。在步骤2)中,所述的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的具体方法为:搜集现状配电网接线方式资料,并分别分析配电网三个层次的接线方模式:首先分析IlOkV和35kV线路的接线方式,一般分为双链式结构、单链式结构、双辐射结构、单辐射结构四种结构;然后分析IlOkV和35kV变电站高低压侧接线方式,高压侧一般分为单母线、线变组、内桥、外桥、单母线分段多种结构,低压侧一般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最后分析1kV线路的接线方式,一般分为架空辐射接线、架空单联络接线、架空多分段适度联络接线、电缆单环网、电缆双环网、电缆双射式、电缆单射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为一种以电网发生故障时负荷在各电压等级之间实现负荷最大化转移为目标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研宄配电网不同电压等级现状负荷转移通道和电网故障时负荷转移过程,形成适合区域配电网的典型供电模式,有助于配电网规划人员从不同电压等级协调地规划配电网,从而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水平、延缓电网投资、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效率。【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包括按顺序执行的下列步骤: 步骤I)确定区域、调研收资:确定规划区域,并收集规划区域内配电网现状资料; 步骤2)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利用上述资料分析配电网三个层级的接线方式,得到三个层级每种接线方式的明细和统计表; 步骤3)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分析:结合步骤2)中接线方式分析结果,以IlOkV和35kV变压器为分析对象,找到每座变压器的IlOkV或35kV供电线路和1kV出线,形成从IlOkV到1kV的设备拓扑关系,贯穿I1kV线路或35kV — I1kV或35kV主变一 1kV出线的设备拓扑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考虑负荷转移通道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包括按顺序执行的下列步骤:步骤1)确定区域、调研收资:确定规划区域,并收集规划区域内配电网现状资料;步骤2)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利用上述资料分析配电网三个层级的接线方式,得到三个层级每种接线方式的明细和统计表;步骤3)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分析:结合步骤2)中接线方式分析结果,以110kV和35kV变压器为分析对象,找到每座变压器的110kV或35kV供电线路和10kV出线,形成从110kV到10kV的设备拓扑关系,贯穿110kV线路或35kV—110kV或35kV主变—10kV出线的设备拓扑关系就是整个配电网的负荷转移通道,之后汇总分类区域配电网负荷转移通道的现状,找出数量最多的几种负荷转移通道;步骤4)典型供电模式适应性分析:结合步骤2)和步骤3)的分析结果,提炼数量最多的几种负荷转移通道的三层供电结构,将三层供电结构的典型接线方式相应组合,并且考虑包括区域位置、负荷密度、用户重要程度在内的边界条件形成几种典型的供电模式;步骤5)配电网协调性分析:利用计算机计算上述典型供电模式的供电能力,分析典型供电模式是否有足够的负荷转移通道,是否满足安全可靠供电需求,供电能力最大的典型供电模式便是最优的,从而实现配电网各电压等级之间的协调配合,此供电模式即可作为首选供电模式;步骤6)判断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规划人员通过计算机判断上述首选供电模式的供电能力是否达到最大,如果判断结果为“是”,说明当前的首选供电模式即为供电最优模式,本流程至此结束;否则下一步重新进入步骤5)继续分析并确定新的首选供电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梁群刘树勇徐晶张晓光谢秦崔荣靖李娟刘冬梅刘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