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0723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预制砼屋架及预应力张拉装置,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与多个锚位相对应配合的多个千斤顶、分别设于多个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每一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所述主控泵站通过若干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千斤顶连接,副控泵站通过若干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驱动副控泵站工作,进而同时驱动预制砼屋架两端的千斤顶做往复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预制砼屋架预应力张拉技术是通过张拉千斤顶,将钢绞线的荷载传递至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锚位,从而实现被张拉预制砼屋架形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实施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张拉时,需单对张拉千斤顶以及电动油泵来对各锚位人工进行掌控张拉,存在工艺繁琐,张拉耗时耗力,作业效率低以及一般设计要求结构整体张拉受力均匀一致,两端对称同步双控张拉不易实现,张拉过程控制数据不易掌控,施工质量难以确保等冋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效率高、张拉控制数据可靠、节约工期的一种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预制砼屋架及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预制砼屋架为不规则的长方架体结构,其包括前侧板、与前侧板两端连接的左、右侧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连接的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呈不规则的折状,所述前、后、左、右侧板相围合形成具有上、下通口的中空空间,在所述中空空间内设置有两块立板,所述两块立板将所述中空空间隔离为三个子空间,在所述预制砼屋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组锚位,每一组锚位包括两个锚位,两个锚位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与多个锚位相对应配合的多个千斤顶、分别设于多个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每一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所述主控泵站通过若干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副控泵站通过若干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副控泵站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副控泵站工作,进而同时驱动预制砼屋架两端的千斤顶做往复运动以对所述预制砼屋架的两端做预应力张拉。作为优化,所述主控泵站包括PLC控制板、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以及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与主控泵站高压油管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使所述主控泵站与所述副控泵站产生无线通讯;所述副控泵站包括副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板还依次通过主控泵站通讯模块、副控泵站通讯模块与所述副控泵站相连,所述副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与副控泵站高压油管连接,所述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千斤顶相连,所述副控泵站通过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相连,并将接收到的传感器感测信号通过所述副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主控泵站内的PLC控制板。作为优化,还包括位于每一个千斤顶上且与每一个千斤顶各自对应的悬吊装置,所述悬吊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预制砼屋架上的固定部以及用于使所述千斤顶悬吊于其上的悬吊部,所述固定部为竖向固定于所述预制砼屋架上的支撑杆,所述悬吊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杆垂直连接的悬吊杆以及设于悬吊杆上且向下延伸的悬吊连接件,所述悬吊杆与所述千斤顶平行并高于千斤顶,所述悬吊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悬吊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千斤顶可拆卸地连接,当千斤顶与所述锚位锚接后,所述悬吊连接件用于对所述千斤顶起到一个定位稳力的作用。本技术的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使每组锚位以多排的方式布置在预制砼屋架的两端,在后续的张拉中,使得张拉更方便。一次采用多张千斤顶、主控泵站、副控泵站同时对两端进行张拉,一次性对混凝土平台的两端进行张拉,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人力,在每一个千斤顶上设置悬吊装置,使得每一个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向下坠,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千斤顶与悬吊装置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轮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预制轮屋架I及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预制砼屋架I为不规则的长方架体结构,它由多个侧板围合,在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多个隔板以将所述围合的空间隔离成多个独立的子空间;在所述预制砼屋架I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组锚位15,每一组锚位15包括两个锚位15,两个锚位15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与多个锚位15一一配合的多个千斤顶、分别设于多个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每一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主控泵站21、副控泵站22,所述主控泵站21通过若干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I 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I 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副控泵站22通过若干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I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I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21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副控泵站22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副控泵站22工作,进而同时驱动预制砼屋架两端的千斤顶做往复运动以对所述预制砼屋架I的两端做预应力张拉。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砼屋架I包括前侧板11、与前侧板11两端连接的左、右侧板12、13以及两端与左、右侧板12、13连接的后侧板14,所述后侧板14呈不规则的折状,所述前、后、左、右侧板11、12、13、14相围合,形成具有上、下通口的中空空间17。在所述中空空间17内设置有两块立板16,所述两块立板16将所述中空空间17隔离为三个子空间。本方案以八组锚位15为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清楚的表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组锚位15设于所述预制砼屋架I的一端,每一组锚位15包括独立的两个锚位15,两个锚位15位于不同水平面,并且左右相互错开。第五至第八组锚位15与第一至第四组锚位15相对的方式设于所述预制砼屋架I的另一端。所述千斤顶包括十六个,分别与预制砼屋架I两端的锚位15相对应配合,所述轴向行程传感器为十六个,分别设在十六个千斤顶的活塞杆上,以分别检测每一个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所述主控泵站21包括PLC控制板、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以及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I 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所述PLC控制板通过主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与主控泵站高压油管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I 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使所述主控泵站21与所述副控泵站22产生无线通讯;所述副控泵站22包括副控泵站组合液压分配阀、副控泵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砼屋架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包括预制砼屋架及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预制砼屋架为不规则的长方架体结构,其包括前侧板、与前侧板两端连接的左、右侧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板连接的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呈不规则的折状,所述前、后、左、右侧板相围合形成具有上、下通口的中空空间,在所述中空空间内设置有两块立板,所述两块立板将所述中空空间隔离为三个子空间,在所述预制砼屋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多组锚位,每一组锚位包括两个锚位,两个锚位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相互错开设置;所述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与多个锚位相对应配合的多个千斤顶、分别设于多个千斤顶上且用于检测每一千斤顶的活塞杆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轴向行程传感器、主控泵站、副控泵站,所述主控泵站通过若干主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主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副控泵站通过若干副控泵站传感数据信号线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轴向行程传感器连接,还通过副控泵站高压油管与预制砼屋架另一端的千斤顶连接,所述主控泵站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副控泵站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副控泵站工作,进而同时驱动预制砼屋架两端的千斤顶做往复运动以对所述预制砼屋架的两端做预应力张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