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树森专利>正文

智能护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855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护理机,包括智能床和护理机,智能床的床板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电动抽插式拉板,护理机通过轨道安装在智能床床板底部的过孔下侧,护理机通过轨道在智能床床板底部能拆卸;智能床床板下部的床腿上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电缆插头、第二电缆插头和第一电缆插座、第二电缆插座与电动抽插式拉板及护理机通过电缆插件式连接,控制装置电连接有控制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实用性强。其带有智能吹风和智能冲洗装置。马桶与内胆密封良好,防止了气味外溢,干净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家用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护理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因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瘫痪的事件时有发生,瘫痪病人大小便失禁,如何处理成为问题,医用家用护理床,应运而生,不论简单还是复杂的多功能护理床大都是通过床体构件:利用电机带动传动杆完成瘫痪病人平躺、仰起、左右侧翻,双腿屈伸,另外加装洁便门开关装置及便盒弹出装置。病人大小便使用护理床自带普通便盆,很难解决的问题有三点:一是瘫痪病人多次大小便集中清理;二是大小便气味熏染,影响同室人员;三是长期手端便盒增加护工的精神压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护理机,可实现床机一体化,解决多次排便一次处理的技术难题充分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给予瘫痪病人的精神慰藉。其技术方案是:智能护理机,包括智能床和护理机,智能床的床板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电动抽插式拉板,电动抽插式拉板上设有第一电缆插座,护理机通过轨道安装在智能床床板底部的过孔下侧,护理机通过轨道在智能床床板底部能拆卸,护理机上设有第二电缆插座;智能床床板下部的床腿上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电缆连接有第一电缆插头和第二电缆插头;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电缆插头、第二电缆插头和第一电缆插座、第二电缆插座与电动抽插式拉板及护理机通过电缆插件式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有控制手柄。所述护理机包括筒体、内胆、马桶、冲刷泵、洗涤泵、吹干机和温水箱,所述筒体内中部设有内胆,内胆上侧设有马桶,马桶下端与内胆上端连接且其内腔通过自动封堵板相连通,所述筒体内、马桶一侧设有温水箱,温水箱内设有电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温水箱底部设有自动阀,温水箱上部设有洗涤泵和吹干机,所述洗涤泵的输入管道插入到温水箱内底部,所述洗涤泵和吹干机的输出端连接至马桶内侧上部一侧;所述筒体顶部、马桶上端口一侦恨有进水口,进水口下部、筒体内侧壁上部设有冲刷泵,冲刷泵的输入管道插入到筒体内底部,冲刷泵的输出端连接至马桶内侧上部与洗涤泵和吹干机的输出端相对的一侧;所述内胆内下部设有电动搅拌装置,内胆的底部设有延伸至筒体外的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筒体外部一侧设有电缆插座,所述冲刷泵、洗涤泵、吹干机、电磁阀、电热管、电动搅拌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电缆插座电连接。所述筒体为内空的矩形结构,其顶部设有开口,该开口与马桶连接并内腔连通,所述马桶呈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的小端向下并与内胆的上端连接并内腔连通,所述内胆为圆筒结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放大滤波电路、输入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四驱动电路、第五驱动电路、第六驱动电路和第七驱动电路,所述手柄与输入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二电缆插座及第二电缆插头与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电路、第二电缆插头及第二电缆插座与电动搅拌装置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驱动电路、第二电缆插头及第二电缆插座与冲刷泵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三驱动电路、第二电缆插头及第二电缆插座与洗涤泵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四输出端通过第四驱动电路、第二电缆插头及第二电缆插座与吹干机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五输出端通过第五驱动电路、第二电缆插头及第二电缆插座与电磁阀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六输出端通过第六驱动电路、第二电缆插头及第二电缆插座与电热管相连接,中央处理器的第七输出端通过第七驱动电路、第一电缆插头及第一电缆插座与电动抽插式拉板相连接。所述控制手柄为控制按钮或无线遥控器,控制手柄设为控制按钮时,输入电路则为模数转换电路;控制手柄设为遥控器时,输入电路则为与无线遥控器相配套的无线接收电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多次排便一次处理难题;2、智能化程度高;3、简单经济实用;4、减轻护工劳动强度;5、给予患者以精神慰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护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智能护理机,包括智能床I和护理机2,智能床I的床板10中部设有通孔11,通孔11上设有电动抽插式拉板12,电动抽插式拉板12上设有第一电缆插座,护理机2通过轨道安装在智能床床板10底部的通孔11下侧,护理机2通过轨道在智能床床板10底部能拆卸,护理机2上设有第二电缆插座;智能床床板10下部的床腿13上设有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上电缆连接有第一电缆插头和第二电缆插头;控制装置3分别通过第一电缆插头、第二电缆插头和第一电缆插座、第二电缆插座与电动抽插式拉板12及护理机2通过电缆插件式连接,所述控制装置3电连接有控制手柄4。参照图2,所述护理机2包括筒体20、内胆21、马桶22、冲刷泵23、洗涤泵24、吹干机25和温水箱26,所述筒体20内中部设有内胆21,内胆21上侧设有马桶22,马桶22下端与内胆21上端连接且其内腔通过自动封堵板27相连通,所述筒体20内、马桶22 —侧设有温水箱26,温水箱26内设有电热管261和温度传感器262,温水箱26底部设有自动阀263,温水箱26上部设有洗涤泵24和吹干机25,所述洗涤泵24的输入管道插入到温水箱26内底部,所述洗涤泵24和吹干机25的输出端连接至马桶22内侧上部一侧;所述筒体20顶部、马桶22上端口一侧设有进水口 28,进水口 28下部、筒体20内侧壁上部设有冲刷泵23,冲刷泵23的输入管道插入到筒体20内底部,冲刷泵23的输出端连接至马桶22内侧上部与洗涤泵24和吹干机25的输出端相对的一侧;所述内胆21内下部设有电动搅拌装置211,内胆21的底部设有延伸至筒体20外的排污管212,排污管212上设有电磁阀213 ;所述筒体20外部一侧设有第二电缆插座202,所述冲刷泵23、洗涤泵24、吹干机25、电磁阀213、电热管261、电动搅拌装置211和温度传感器262分别与第二电缆插座201电连接。所述筒体20为内空的矩形结构,其顶部设有开口 221,该开口 221与马桶22连接并内腔连通,所述马桶22呈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的小端向下并与内胆21的上端连接并内腔连通,所述内胆21为圆筒结构。参照图3,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中央处理器30、放大滤波电路31、输入电路32、第一驱动电路33、第二驱动电路34、第三驱动电路35、第四驱动电路36、第五驱动电路37、第六驱动电路38和第七驱动电路39,所述手柄4与输入电路31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入电路31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62通过第二电缆插座202及第二电缆插头302与放大滤波电路31的输入端相连接,放大滤波电路31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30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器30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电路33、第二电缆插头302及第二电缆插座202与电动搅拌装置211相连接,中央处理器30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驱动电路34、第二电缆插头302及第二电缆插座202与冲刷泵23相连接,中央处理器30的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三驱动电路35、第二电缆插头302及第二电缆插座20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护理机,包括智能床和护理机,其特征在于:智能床的床板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电动抽插式拉板,电动抽插式拉板上设有第一电缆插座,护理机通过轨道安装在智能床床板底部的过孔下侧,护理机通过轨道在智能床床板底部能拆卸,护理机上设有第二电缆插座;智能床床板下部的床腿上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上电缆连接有第一电缆插头和第二电缆插头;控制装置分别通过第一电缆插头、第二电缆插头和第一电缆插座、第二电缆插座与电动抽插式拉板及护理机通过电缆插件式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有控制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树森刘桐桐李秀利
申请(专利权)人:高树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