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幼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676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银杏叶12份、人参9份、远志9份、木香6份、当归12份、酸枣仁15份、黄芪25份、白术10份、茯苓1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前庭神经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前庭神经炎是前庭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生原因与人类前庭神经节隐匿的I型单纯 疱瘆病毒的激活,或者是呼吸道的病原体的直接感染有关。其病理损害目前尚未完全明 了,一般认为是内耳前庭及前庭神经周围突由于特异性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炎症,或者迷路 的缺血导致的病理改变。病变主要在神经干,表现为神经干局限性的节段性水肿和髓鞘脱 失,伴有血管周围及神经内膜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毒感染导致的颞骨 内的前庭神经的肿胀和机械压迫,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前庭神经炎可以迅速影响单侧 外周前庭功能,出现急性姿势平衡障碍以及眼球运动障碍,并继发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如剧 烈的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根据前庭神经炎的病理损害特点,临床治疗主要通过减轻神 经炎性反应,减轻组织肿胀,活血化瘀改善血供及神经营养,促进外周前庭功能的恢复,加 速中枢前庭代偿,改善前庭功能。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研宄现状如下: 银杏叶【别名】飞蛾叶、鸭脚子。【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 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性味】甘、苦、涩,平。【归经】归心、肺经。【功能 主治】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用法用量】内 月艮:煎汤,9~12g。【注意】有实邪者忌用。【摘录】《中华本草》。 人参【别名】棒锤、山参、园参、参叶.【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 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 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经水烫,浸糖后干燥,称"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称 "红参"。【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脾、肺、心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 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 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瘘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 意】不宜与藜芦同用。【摘录】《中华本草》。 远志【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来源】本品为远志科植物 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苦、辛、温。【归 经】归心、肾、肺经。【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 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摘录】《中华本草》。 木香【别名】云木香、广木香。【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秋、冬二 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性味】辛、苦,温。【归 经】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 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6g。【注意】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当归【别名】干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 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性味】甘、辛,温。【归经】归 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 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 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注意】湿阻中满及大 便溏泄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酸枣仁【别名】山枣仁、山酸枣。【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 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性味】甘、酸,平。【归经】 归肝、胆、心经。【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 伤口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 收敛故也。【摘录】《中华本草》。 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 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 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 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 糖尿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摘录】《中华本草》。 白术【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冬 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 不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摘录】《中 华本草》。 茯苓【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 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 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 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性味】甘、淡,平。【归经】归 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 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 陷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 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前庭神经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 而成:银杏叶12份、人参9份、远志9份、木香6份、当归12份、酸枣仁15份、黄芪25份、白 术10份、茯苓15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专利技术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前庭神经炎患者76例,随机分 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5. 72 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3. 3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前庭神经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阵发性或激发性眩晕,偶伴恶心, 呕吐,眩晕多在快速转身,屈体,行车,耳内操作(如挖耳,洗耳等),压迫耳屏或擤鼻时发作, 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期症状加重,(2)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眼 震,方向向患侧,此乃患侧迷路处于刺激状态之故。(3)听力减退:耳聋的性质和程度与中 耳炎病变程度一致,瘘管位于鼓岬者叮呈混合性聋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银杏叶12份、人参9份、远志9份、木香6份、当归12份、酸枣仁15份、黄芪25份、白术10份、茯苓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幼娟
申请(专利权)人:孔幼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