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185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环状的转印构件、第一转印部、第二转印部及介质转印部。在所述转印构件循环期间图像被转印至所述转印构件。所述第一转印部利用含有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并且通过转印电流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构件。所述第二转印部利用不含扁平金属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并且通过转印电流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构件。所述第二转印部在所述转印构件的循环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印部的上游。所述介质转印部通过转印电流将转印到所述转印构件的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用于所述第一转印部的所述转印电流小于用于所述第二转印部的所述转印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2006-317632号公报描述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金色色调剂图像与非金色色调剂图像的其它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堆叠在图像载体上,此后被定影而形成图像,其中,在图像载体上,金色色调剂图像堆叠在其它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形成图像的扁平金属颜料颗粒成这样的姿势,其中颜料颗粒的扁平面沿记录介质的片材面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环状的转印构件,在该转印构件循环期间图像被转印至该转印构件;第一转印部,该第一转印部利用含有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并且通过转印电流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构件;第二转印部,该第二转印部利用不含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并且通过转印电流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构件,所述第二转印部在所述转印构件的循环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印部的上游;以及介质转印部,该介质转印部通过转印电流将转印到所述转印构件的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其中,用于所述第一转印部的所述转印电流小于用于所述第二转印部的所述转印电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介质转印部通过这样的转印电流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用于该介质转印部的所述转印电流使由所述第一转印部转印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转印效率低于由所述第二转印部转印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转印效率。与用于第一转印部的转印电流等于用于第二转印部的转印电流的情况相比,借助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能够使形成图像的扁平金属颜料颗粒成这样的姿势,其中颜料颗粒的扁平面沿记录介质的片材面延伸。与由第一转印部转印的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效率等于由第二转印部转印的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效率的情况相比,借助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使形成图像的扁平金属颜料颗粒成这样的姿势,其中颜料颗粒的扁平面沿记录介质的片材面延伸。【附图说明】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A是示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中含有的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姿势的剖面图;图1B是示出由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中含有的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姿势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中含有的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姿势的平面图;图3A与图3B分别是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使用的色调剂中含有的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平面图与侧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在二次转印辊附近的部分的前视图;图5是示出设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感光鼓等的如视图;图6示出了设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部的构造;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构造;以及图8是用于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作用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将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在图中,箭头H表示对应于设备高度方向的垂直方向,并且箭头W表示对应于设备宽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图7是示出从前侧看时图像形成设备10的总体构造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图像形成部12,该图像形成部借助电子照相系统使图像形成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构件P上;传送片材构件P的介质传送装置50 ;以及后处理部60,该后处理部在已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构件P上进行后处理等。图像形成设备10还包括:控制器70,该控制器控制先前描述的各个部分以及稍后要描述的电源部80 ;以及电源部80,该电源部向包括控制器70在内的上述各个部分供电。图像形成部12包括:形成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 ;转印装置30,该转印装置将由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片材构件P ;以及定影装置40,该定影装置将转印至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P。介质传送装置50包括:介质供应部52,该介质供应部向图像形成部12供应片材构件P;以及介质排出部54,该介质排出部排出其上已形成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介质传送装置50还包括用于在片材构件P的两面上均形成图像的介质返回部56以及稍后要描述的中间传送部58。后处理部60包括:介质冷却部62,该介质冷却部使在图像形成部12中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冷却;校正片材构件P的卷曲的校正装置64 ;以及检查形成在片材构件P上的图像的图像检查部66。形成后处理部60的各个部分布置在介质传送装置50的介质排出部54中。除形成介质传送装置50的介质排出部54的排出介质接收部541外,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个部分都容纳在壳体90中。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90可分成在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邻接的第一壳体91与第二壳体92。这减小了图像形成设备10在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的传送尺寸。第一壳体91容纳图像形成部12的主要部分(除稍后要描述的定影装置40外)以及介质供应部52。第二壳体92容纳形成图像形成部12的定影装置40、除排出介质接收部541外的介质排出部54、介质冷却部62、图像检查部66、介质返回部56、控制器70以及电源部80。第一壳体91与第二壳体92借助例如诸如螺栓和螺母(未示出)之类的紧固单元相互联接。在第一壳体91与第二壳体92相互联接的情况下,在第一壳体91与第二壳体92之间形成用于片材构件P的连通开口部90C1以及用于片材构件P的连通通路90C2,该连通开口部90C1从图像形成部12的转印咬合区NT延伸至定影咬合区NF(稍后要论述的),该连调通路90C2从介质返回部56延伸至介质供应部52。(图像形成部)如先前所述,图像形成部12包括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转印装置30以及定影装置40。设置多个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以形成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用于六种颜色(即,第一特殊颜色(V)、第二特殊颜色(W)、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图7中使用符号(V)、(W)、⑴、(M)、(C)以及⑷表示上述相应的颜色。转印装置30将六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从已通过一次转印转印有六种相互叠加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转印带31转印至转印咬合区NT处的片材构件P。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特殊颜色(V)是银色,含有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银色色调剂用于赋予图像金属光泽。同时,第二特殊颜色(W)是专门针对使用者的企业色,该颜色是相比其它颜色频繁使用的颜色。稍后将描述银色色调剂的细节及通过控制器70在各个部分上进行的用于使用金属色色调剂(例如,诸如银色及金色之类)形成图像的控制。用于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除要使用的色调剂外基本以相同的方式形成。因此,以下将在不做具体区分的情况下描述用于各个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4。如图5中所示,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的图像形成单元14包括作为图像保持构件的实施例的感光鼓21、充电单元22、曝光装置23、作为显影单元的实施例的显影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环状的转印构件,在该转印构件循环期间图像被转印至该转印构件;第一转印部,该第一转印部利用含有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并且通过转印电流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构件;第二转印部,该第二转印部利用不含扁平金属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并且通过转印电流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至所述转印构件,所述第二转印部在所述转印构件的循环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转印部的上游;以及介质转印部,该介质转印部通过转印电流将转印到所述转印构件的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其中,用于所述第一转印部的所述转印电流小于用于所述第二转印部的所述转印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瞳子中岛崇晴池田美穗柿岛彩汤浅宏一郎原岛康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