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619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纬机构,共轭凸轮组套接于旋转轴上固定联接,摆轴上设有上、下转子分别与共轮凸轮组的两凸轮片配合,摆轴与引纬联杆的一端活动铰接,带槽引纬齿臂旋转套接于齿臂支轴上,带槽引纬齿臂上设有圆弧槽,引纬联杆的另一端与夹紧块活动铰接,夹紧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引纬齿臂上圆弧槽内,输出齿轮轴圆心线与旋转轴圆心线平行,带槽引纬齿臂的齿口驱动啮合输出齿轮轴上的齿轮,输出齿轮轴上固定联接有传剑轮,剑带绕在传剑轮上,剑头安装于剑带头上。其传动部件精简,工作震动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能兼顾引纬刚性和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机引玮机构,具体说是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玮机构。
技术介绍
凸轮引玮机构可通过改变共轭凸轮曲线来控制剑带剑头在织机360°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从而顺利完成玮纱交接。现有如SM93机上的凸轮引玮机构是将引玮共轭凸轮直接设置于织机横向主轴上的,驱动引玮摆轴和引玮齿臂作前后往复运动再经输出齿轮轴驱动一组直角螺旋伞齿轮再驱动输出轴、传剑轮、剑带、剑头,其缺点在于调节引玮动程的位置在引玮摆轴上,调节件笨重,引玮摆轴和引玮齿臂在织机两侧作前后往复运动,由此产生的惯性无法相互抵消,造成织机前后震动,影响使用寿命;且引玮齿臂也不是直接驱动固定有传剑轮的输出轴,传动件多机构复杂,降低了刚性,消耗了过多的动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凸轮引玮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动部件精简,工作震动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能兼顾引玮刚性和功耗的织机的凸轮引玮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玮机构,包括织机机架、共轭凸轮轴、引玮摆轴、转子、引玮联杆、带槽引玮齿臂、齿臂支轴、夹紧块、输出齿轮轴、传剑轮、剑带和剑头,所述共轭凸轮轴包括共轭凸轮组和旋转轴,共轭凸轮组套接于旋转轴上固定联接,旋转轴上的共轭凸轮组的旋转方向以织机两侧对称;所述引玮摆轴包括摆轴和上、下转子,摆轴可旋转连接在织机机架上,摆轴上设有上、下转子分别与共轮凸轮组的两凸轮片配合并在其上作呈无间隙滚动状态,摆轴非旋转铰接处与引玮联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齿臂支轴安装于织机机架上,带槽引玮齿臂旋转套接于齿臂支轴上,带槽引玮齿臂上设有圆弧槽,所述引玮联杆的另一端与夹紧块活动铰接,夹紧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引玮齿臂上圆弧槽内呈沿圆弧槽滑动调节夹紧状态,所述输出齿轮轴经轴承旋转穿接于织机机架上,输出齿轮轴圆心线与旋转轴圆心线平行,带槽引玮齿臂的齿口驱动啮合输出齿轮轴上的齿轮,输出齿轮轴上固定联接有传剑轮,剑带绕在传剑轮上,剑头安装于剑带头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经轴承在前后安装在织机机架上与织机主轴同步旋转联接。再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槽的圆心与齿臂支轴的旋转轴心不同心。在织机工作时,织机主轴同步旋转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共轮凸轮组的两凸轮片驱动上、下转子无间隙滚动,由上、下转子带动引玮摆臂在织机机架上旋转带动铰接于其上的引玮联杆,夹紧块夹紧固定于弧形槽内不同位置时,引玮联杆连接夹紧块经圆弧槽驱动带槽引玮齿臂绕齿臂支轴旋转,再经输出齿轮轴、传剑轮带动剑带由剑头完成引玮,引玮联杆带动并由夹紧块限制的带槽引玮齿臂旋转角度实现不同引玮动程调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1、将引玮共轭凸轮轴圆心线与固定有传剑轮的输出轴圆心线平行,简化了传动机构,使引玮具有最强的刚性,保证慢车交接和高速交接的瞬间切换而不会撞坏剑头。2、引玮摆轴和引玮齿臂在织机的两侧运动均为对称反向运动,能在不需任何配重的情况下相互抵消运动惯性动能,减少引玮振动,延长使用寿命,适于织机高速运转。3、只需调整夹紧块在圆弧槽内固定夹紧位置满足引玮动程的调整,对引玮中央交接无影响,更利于调节动程,相对于空间四联杆引玮机构及螺杆引玮机构而言,对于宽幅织机高速引玮的刚性和交接稳定性具有相当的优势。本技术通过共轭凸轮轴作360°旋转时经上下转子驱动引玮摆轴作一定角度的往复旋转运动从而经引玮联杆驱动带槽引玮齿臂作围绕齿臂支轴的往复旋转,再经输出齿轮轴传动传剑轮进而驱动绕在传剑轮上的剑带作往复运动,在织机两侧对称设置该引玮机构,各自驱动固定于剑带上的剑头,完成在织机中央对玮纱一送一接的交接引玮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织机机架1,共轭凸轮轴2,共轭凸轮组2-1,旋转轴2-2,摆轴3,上转子4_1,下转子4-2,引玮联杆5,带槽引玮齿臂6,齿臂支轴7,输出齿轮轴8,传剑轮9,剑带10,剑头11,夹紧块12,圆弧槽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玮机构包括共轭凸轮轴2、共轭凸轮组2-1、旋转轴2-2、引玮摆轴3、上转子4-1、下转子4-2、引玮联杆5、带槽引玮齿臂6、齿臂支轴7、输出齿轮轴8、传剑轮9、剑带10、剑头11和夹紧块12。共轭凸轮轴2包括共轭凸轮组2-1和旋转轴2-2,共轭凸轮组2-1套接于旋转轴2-2上固定联接,旋转轴2-2上的共轭凸轮组2_1的旋转方向以织机两侧对称,旋转轴2-2经轴承在前后安装在织机机架I上与织机主轴同步旋转联接。引玮摆轴包括摆轴3和上、下转子4-1、4-2,摆轴3可旋转连接在织机机架上,摆轴上连接上、下转子4-1、4-2分别与共轮凸轮组2-1的两凸轮片配合并在其上作呈无间隙滚动状态,摆轴非旋转铰接处与引玮联杆5的一端活动铰接;齿臂支轴7安装于织机机架I上,带槽引玮齿臂6旋转套接于齿臂支轴7上,带槽引玮齿臂6上设有圆弧槽13,圆弧槽13的圆心与齿臂支轴7的旋转轴心不同心,夹紧块12通过螺钉固定在带槽引玮齿臂6上圆弧槽12内呈沿圆弧槽滑动调节夹紧状态,夹紧块12活动铰接引玮联杆5的另一端,输出齿轮轴8经轴承旋转穿接于织机机架I上,输出齿轮轴8圆心线与旋转轴2-2圆心线平行,带槽引玮齿臂6的齿口驱动啮合输出齿轮轴8上的齿轮,输出齿轮轴8上固定联接有传剑轮9,剑带10绕在传剑轮9上,剑头11安装于剑带10头上。【主权项】1.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织机机架、共轭凸轮轴、引玮摆轴、转子、引玮联杆、带槽引玮齿臂、齿臂支轴、夹紧块、输出齿轮轴、传剑轮、剑带和剑头,所述共轭凸轮轴包括共轭凸轮组和旋转轴,共轭凸轮组套接于旋转轴上固定联接,旋转轴上的共轭凸轮组的旋转方向以织机两侧对称;所述引玮摆轴包括摆轴和上、下转子,摆轴可旋转连接在织机机架上,摆轴上设有上、下转子分别与共轮凸轮组的两凸轮片配合并在其上作呈无间隙滚动状态,摆轴非旋转铰接处与引玮联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齿臂支轴安装于织机机架上,带槽引玮齿臂旋转套接于齿臂支轴上,带槽引玮齿臂上设有圆弧槽,所述引玮联杆的另一端与夹紧块活动铰接,夹紧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引玮齿臂上圆弧槽内呈沿圆弧槽滑动调节夹紧状态,所述输出齿轮轴经轴承旋转穿接于织机机架上,输出齿轮轴圆心线与旋转轴圆心线平行,带槽引玮齿臂的齿口驱动啮合输出齿轮轴上的齿轮,输出齿轮轴上固定联接有传剑轮,剑带绕在传剑轮上,剑头安装于剑带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轴经轴承在前后安装在织机机架上与织机主轴同步旋转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圆弧槽的圆心与齿臂支轴的旋转轴心不同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纬机构,共轭凸轮组套接于旋转轴上固定联接,摆轴上设有上、下转子分别与共轮凸轮组的两凸轮片配合,摆轴与引纬联杆的一端活动铰接,带槽引纬齿臂旋转套接于齿臂支轴上,带槽引纬齿臂上设有圆弧槽,引纬联杆的另一端与夹紧块活动铰接,夹紧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引纬齿臂上圆弧槽内,输出齿轮轴圆心线与旋转轴圆心线平行,带槽引纬齿臂的齿口驱动啮合输出齿轮轴上的齿轮,输出齿轮轴上固定联接有传剑轮,剑带绕在传剑轮上,剑头安装于剑带头上。其传动部件精简,工作震动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机的凸轮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织机机架、共轭凸轮轴、引纬摆轴、转子、引纬联杆、带槽引纬齿臂、齿臂支轴、夹紧块、输出齿轮轴、传剑轮、剑带和剑头,所述共轭凸轮轴包括共轭凸轮组和旋转轴,共轭凸轮组套接于旋转轴上固定联接,旋转轴上的共轭凸轮组的旋转方向以织机两侧对称;所述引纬摆轴包括摆轴和上、下转子,摆轴可旋转连接在织机机架上,摆轴上设有上、下转子分别与共轮凸轮组的两凸轮片配合并在其上作呈无间隙滚动状态,摆轴非旋转铰接处与引纬联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齿臂支轴安装于织机机架上,带槽引纬齿臂旋转套接于齿臂支轴上,带槽引纬齿臂上设有圆弧槽,所述引纬联杆的另一端与夹紧块活动铰接,夹紧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引纬齿臂上圆弧槽内呈沿圆弧槽滑动调节夹紧状态,所述输出齿轮轴经轴承旋转穿接于织机机架上,输出齿轮轴圆心线与旋转轴圆心线平行,带槽引纬齿臂的齿口驱动啮合输出齿轮轴上的齿轮,输出齿轮轴上固定联接有传剑轮,剑带绕在传剑轮上,剑头安装于剑带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友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