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926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4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以解决现有帐篷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且篷顶形状不可调节的问题。该军用帐篷包括矩形框、承重柱及上支架,上支架围设有第一帐篷布,承重柱围设有第二帐篷布,各承重柱的下端与一气垫连接,矩形框上设置有承载板,上支架包括四根第一支撑筋和四根第二支撑筋,一固定环穿设在各第二支撑筋上端的通孔内,固定环上设置有一调节杆。“双层”是指底层的气垫以及气垫上方的承载板。下拉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杆连接的固定环向下移动,随着固定环的向下移动,直至帐篷的篷顶成为平顶。在下雨天时,上推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杆连接的固定环向上移动,最终帐篷的篷顶变成尖顶,方便雨水顺流而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
技术介绍
目前的帐篷多为单层的,帐篷内的空间利用率不高。另外,帐篷篷顶的形状是固定的,有尖顶的,也有平顶的。尖顶的帐篷内部空间小,平顶的帐篷在下雨天容易发生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以解决现有帐篷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且篷顶形状不可调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框架结构包括矩形框、若干根支撑所述矩形框的承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上的上支架,其中所述上支架和承重柱分别设置在矩形框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支架围设有第一帐篷布,所述承重柱围设有第二帐篷布,各所述承重柱的下端与一气垫连接;所述矩形框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矩形框的相对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矩形框滑动连接,且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矩形框长边长度的5/6且大于所述矩形框长边长度的3/5;所述上支架包括四根第一支撑筋和四根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矩形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筋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各第二支撑筋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一固定环穿设在各第二支撑筋的通孔内,所述第二支撑筋通过所述固定环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一调节杆,通过上推或下拉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军用帐篷的篷顶形状;所述第一帐篷布上开设有一L型拉链开口,所述第一帐篷布上开设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上设置有防虫网。本技术军用帐篷的“双层”是指底层的气垫以及气垫上方的承载板。在承载板上放上软垫,便可在其上休息。当然也可用承载板放置物品或作为饭桌使用,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在天气较好时,下拉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杆连接的固定环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第一支撑筋和所述矩形框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连接,这样的话,第二支撑筋和第一支撑筋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第一支撑筋和矩形框之间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也可以调节,随着固定环的向下移动,直至帐篷的篷顶成为平顶,扩大了帐篷的内部空间。在上述过程中,第一支撑筋也向外扩展,从而进一步扩展了该帐篷的内部空间。在下雨天时,上推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杆连接的固定环向上移动,最终帐篷的篷顶变成尖顶,方便雨水顺流而下。所以通过上推或下拉所述调节杆可调节篷顶的形状,适用于不同的天气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军用帐篷的帐篷为尖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框架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军用帐篷的篷顶为平顶时的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框架结构包括矩形框1、若干根支撑所述矩形框的承重柱3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上的上支架,其中所述上支架和承重柱分别设置在矩形框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支架围设有第一帐篷布10,所述承重柱围设有第二帐篷布11,各所述承重柱的下端与一气垫连接。所述矩形框1上设置有承载板2,所述矩形框的相对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矩形框滑动连接,且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矩形框长边长度的5/6且大于所述矩形框长边长度的3/5。由于承载板和矩形框之间通过滑槽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在承载板上放上软垫,便可在其上休息。当然也可用承载板放置物品或作为饭桌使用。所述上支架包括四根第一支撑筋4和四根第二支撑筋6,所述第一支撑筋通过第一阻尼转轴7与矩形框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筋6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筋4通过第二阻尼转轴5连接,各第二支撑筋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一固定环穿8设在各第二支撑筋的通孔内,所述第二支撑筋通过所述固定环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一调节杆9,通过上推或下拉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军用帐篷的篷顶形状。在天气较好时,下拉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杆连接的固定环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之间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第一支撑筋和所述矩形框之间通过第一阻尼转轴连接,这样的话,第二支撑筋和第一支撑筋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第一支撑筋和矩形框之间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也可以调节,随着固定环的向下移动,直至帐篷的篷顶成为平顶,扩大了帐篷的内部空间。在上述过程中,第一支撑筋也向外扩展,从而进一步扩展了该帐篷的内部空间。在下雨天时,上推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杆连接的固定环向上移动,最终帐篷的篷顶变成尖顶,方便雨水顺流而下。所述第一帐篷布上开设有一L型拉链开口12,通过该拉链开口,人们可以进出帐篷。军用帐篷的“双层”是指底层的气垫以及气垫上方的承载板。尽管该拉链开口只设置在了第一帐篷布上,由于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矩形框的长边长度,所以将承载板滑至拉链开口的另一端,人们通过该拉链开口便可进入底层的气垫,进行休息。虽然底层空间较小,但是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矩形框的长边长度,人们坐在底层的气垫上更换衣物时也比较方便。所述第一帐篷布上开设有通风窗13,所述通风窗上设置有防虫网。使帐篷内通风的同时避免蚊虫进入帐篷内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帐篷布和第二帐篷布为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的外层为防水布,该双层结构的内层为保温布。双层结构的帐篷布使得本技术提供的帐篷既能防水又能保温,适用于在阴雨天气使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军用帐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垫四周的防蛇布袋,所述布袋内设置有雄黄,以避免蛇爬入帐篷内。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军用帐篷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帐篷布上的容置袋。利用该容置袋放置一些杂物,例如手电筒、手机等物品。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军用帐篷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帐篷布外表面的红外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军用帐篷内的控制单元和报警器,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电连接。当夜间休息时,有物体靠近该军用帐篷时,红外线感应器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使人们知道有物体在靠近。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框架结构包括矩形框、若干根支撑所述矩形框的承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上的上支架,其中所述上支架和承重柱分别设置在矩形框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支架围设有第一帐篷布,所述承重柱围设有第二帐篷布,各所述承重柱的下端与一气垫连接;所述矩形框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矩形框的相对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矩形框滑动连接,且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矩形框长边长度的5/6且大于所述矩形框长边长度的3/5;所述上支架包括四根第一支撑筋和四根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矩形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筋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各第二支撑筋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一固定环穿设在各第二支撑筋的通孔内,所述第二支撑筋通过所述固定环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一调节杆,通过上推或下拉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军用帐篷的篷顶形状;所述第一帐篷布上开设有一L型拉链开口,所述第一帐篷布上开设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上设置有防虫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的篷顶形状可调节的军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框架结构包括矩形框、若干根支撑所述矩形框的承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上的上支架,其中所述上支架和承重柱分别设置在矩形框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支架围设有第一帐篷布,所述承重柱围设有第二帐篷布,各所述承重柱的下端与一气垫连接;
所述矩形框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矩形框的相对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矩形框滑动连接,且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矩形框长边长度的5/6且大于所述矩形框长边长度的3/5;
所述上支架包括四根第一支撑筋和四根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矩形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支撑筋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各第二支撑筋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一固定环穿设在各第二支撑筋的通孔内,所述第二支撑筋通过所述固定环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一调节杆,通过上推或下拉所述调节杆调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维华刘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