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717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处方,该中药汤剂处方包括川芎、吴茱萸、当归、生薏仁、连翘、赤芍药、川牛膝、蚕砂、木贼草、败酱草,每剂中药汤剂中:川芎、连翘、赤芍药、川牛膝、木贼草、败酱草均为15g,吴茱萸5g,当归12g,生薏仁20g,蚕砂10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汤剂处方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凉血解毒,可治疗女性痛经和月经不调,同时还可以治疗因寒客经脉,血脉瘀阻,瘀而化热导致的痤疮,治疗效果明显,从根本上治疗了痛经或月经不调和痤疮等症状,此外,本处方药物易得,价格低廉,节约了患者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处方。
技术介绍
月经不调和痛经是妇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带来诸多不便与烦恼;此外,中青年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经常伴发痤疮,痤疮在青少年和中青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据文献报告,女高中生和大学生痤疮发病率为44.3%?44.6% ),痤疮既影响健康,又影响美观,对女性的工作、学习、恋爱和精神状态等均造成了严重影响,痛经或月经不调与痤疮之间关联密切,很多女性痤疮患者伴发痛经或月经不调者超过半数,而且大部分病人痤疮的加重与月经有关。目前,治疗月经不调的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两大类,但这两类药物均不能预防或治疗痤疮,而且西药治疗月经不调或痛经用药时间长,疗效不彻底,不仅容易造成胃肠反应,又容易加重内分泌失调,造成闭经或月经紊乱,甚至不孕,而现有中成药制剂虽然可以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但是疗效有限,且对月经不调伴发的痤疮往往无效。现代医学治疗痤疮,以性激素与抗生素为主要药物,无论是外用药剂或内服制剂,均存在治标不治本、疗效不持久、易反复等缺陷,且副作用较大。为此,人们急需一种既能治疗月经失调又可同时治疗痤疮的中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方法对于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病存在的疗效不彻底,副作用多、影响大、不能兼治痤疮和月经病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处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处方,该中药汤剂处方包括川;、吴茱萸、当归、生薏仁、连翘、赤芍药、川牛膝、蚕砂、木贼草、败酱草,每剂中药汤剂中:川芎、连翘、赤芍药、川牛膝、木贼草、败酱草均为15g,吴茱萸5g,当归12g,生薏仁20g,蚕砂1go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汤剂处方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经,除湿解毒的功效,并可调节和改善内分泌,可有效治疗痛经和月经不调,同时也可治疗女性痤疮,该处方中药经济成本低,适用于青少年和中青年女性患者。该中药汤剂中,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对女性通经和月经不调具有良好的调解效果;吴茱萸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等功效,有效消除体内寒湿;当归养血活血,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及气血不足,可有效缓解痛经,对痤疮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生薏仁可使皮肤光滑,有效消除色素斑点,对面部痤疮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连翘可清热解毒,对各种疮毒有佳效;赤芍药清热凉血活血,用于治疗经闭、痛经,可有效缓解女性痛经;川牛膝有活血通经除湿之效,主治血瘀经闭及痛经;蚕砂可祛风除湿,缓解腹痛,可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及伴随手足凉等症状;木贼草可泻肝散热,并有止痛效果;败酱草可凉血止血,活血调经,有效缓解腹痛。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使用川芎、吴茱萸、当归、生薏仁、连翘、赤芍药、川牛膝、蚕砂、木贼草、败酱草的中药汤剂可有效治疗女性痛经和月经不调,同时对痤疮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桃仁、炙甘草、泽兰、荔枝核、淡竹叶、红花、牡丹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每剂中药汤剂中:桃仁、泽兰、牡丹皮均为15g,炙甘草6g,荔枝核、红花均为12g,淡竹叶8g。进一步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玫瑰花、枳壳、天花粉、炒黄芩、益母草、柴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每剂中药汤剂中:玫瑰花、天花粉、炒黄芩、益母草均为15g,枳壳、柴胡均为10g。进一步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熟地、山萸肉、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每剂中药汤剂中:熟地、山萸肉均为12g,仙灵脾10g,巴戟天、肉苁蓉均为15g。本技术方案中,该中药制剂中还可以包括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又名淫羊藿,其具有补肾温阳,有效缓解内分泌,可有效治疗月经不调。进一步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生白术、青皮、苏梗,每剂中药汤剂中:生白术、苏梗均为15g,青皮Sg。生白术、苏梗具有调经、驱寒、止痛的效果,青皮则可用于调节女性气血,缓解腹痛,调理月经。进一步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凌霄花、皂刺,每剂中药汤剂中:凌霄花15g、皂刺10g。凌霄花具有破瘀散寒、凉血去风的功效,可用于调经及缓解腹痛,另外凌霄花与皂刺均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脸部痤疮等症状。进一步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炒栀子、炒白术,每剂中药汤剂中:炒栀子、炒白术均为15g。炒栀子、炒白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有效治疗痤疮。进一步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寄生、地丁,每剂中药汤剂中:寄生、地丁均为15g。本技术方案中,在该中药制剂中添加寄生可补益肝肾,有效缓解女性经期腹痛;地丁具有清热解毒,缓解体内虚寒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疔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汤剂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凉血解毒,可治疗女性痛经和月经不调,同时还可以治疗因寒客经脉,血脉瘀阻,瘀而化热导致的痤疮,治疗效果明显,从根本上治疗了月经不调及痤疮等症状,此外,药物价格低廉,节约了患者的经济成本,有利于青少年和中青年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以本处方为主要原料,为增强临床疗效,临床可结合辨证加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处方,该中药汤剂处方包括川芎、吴茱萸、当归、生薏仁、连翘、赤芍药、川牛膝、蚕砂、木贼草、败酱草,每剂中药汤剂中:川芎、连翘、赤芍药、川牛膝、木贼草、败酱草均为15g,吴茱萸5g,当归12g,生薏仁20g,蚕砂1g0病例1:张XX,女,24岁,未婚,痛经病史4年,脸部黑色素严重,并伴有痤疮,月经量较少,并伴有血块,经常出现经期腹痛,白带色黄有味,偶有腹泻,经过诊断后,给予服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中药汤剂,治疗一个月后,痤疮消失,再行月经未出现腹痛。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处方,该中药汤剂处方包括川芎、吴茱萸、当归、生薏仁、连翘、赤芍药、川牛膝、蚕砂、木贼草、败酱草,每剂中药汤剂中:川芎、连翘、赤芍药、川牛膝、木贼草、败酱草均为15g,吴茱萸5g,当归12g,生薏仁20g,蚕砂10g。本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所述的该中药汤剂处方还包括桃仁、炙甘草、泽兰、荔枝核、淡竹叶、红花、牡丹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每剂中药汤剂中:桃仁、泽兰、牡丹皮均为15g,炙甘草6g,惹枝核、红花均为12g,淡竹叶8g。病例2:田XX,女,25岁,未婚,初诊时,痛经病史2年,颜面部痤疮6个月,月经周期尚可,月经量少,血块多,伴经期小腹坠胀、乳房胀痛明显,小腹怕凉,颜面部痤疮,以唇周及额部为甚,色淡红,无明显症状,经前痤疮加重。纳食尚可,胃脘部怕冷,大便稀溏,偶有腹泻,平素手足心汗出较多,睡眠不佳,入睡困难,舌红苔白,脉弦滑。给予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汤剂,该中药汤剂的配方为:川考15g、吴茱萸5g、当归12g、赤苟药15g、川牛膝15g、桃仁15g、连翘15g、生薏仁20g、蚕砂10g、木贼草15g、败酱草15g、炙甘草6g。每日服用I剂,水煎饮服,连服21剂后复诊,药后月经量较前增多,仍有腹痛,血块较多,面部痤疮未有新起,睡眠转佳,舌淡红苔白,脉弦,再服21剂,痤疮消失、痛经缓解,月经血块明显减少。病例3:孙XX,女,24岁,未婚,初诊时,痛经3年,痤疮I年。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尚可,有血块,经前常伴有下小腹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女性痤疮伴发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处方,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汤剂处方包括川芎、吴茱萸、当归、生薏仁、连翘、赤芍药、川牛膝、蚕砂、木贼草、败酱草,每剂中药汤剂中:川芎、连翘、赤芍药、川牛膝、木贼草、败酱草均为15g,吴茱萸5g,当归12g,生薏仁20g,蚕砂1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永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