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44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垫套,其主要是由一座垫套面、吸震体及一止滑层所组成,其中吸震体系为一质轻且稍具有粘度的高密度发泡体,而于止滑层上设置有一底面呈颗粒表面的止滑部,如此可让座垫套具有良好的弹性,并能同时避免座垫套左右滑移及具较佳避震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垫套。一般的自行车为提高骑乘时的舒适感,通常会在自行车的座垫上设置一座垫套40,由图4所示,现有的座垫套40是一种充气式的结构,其主要是设置有一主垫片42,于主垫片42的内底面设置有一充气孔422,又于主垫片42上延伸设置有数个垂片44,各垂片44上则分别设置有数个穿孔442,于各垂片44的穿孔442中则共同穿设有一穿引线46,如此可以将座垫套40的主垫片42经由充气孔422充气后,将主垫片42套设于自行车的座垫50上,然后再利用穿引线46将座垫套40绑固于座垫50上,从而提高用户骑乘自行车时的舒适感。然而,因此种现有的座垫套40是充气式的,所以需要有相当的厚度才能具有较佳的防震效果,但是座垫套40的厚度太厚时,则不易将座垫套40绑设于座垫50之上,并且当座垫套40太厚时,座垫套40很容易会左右滑动,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主垫片42内的气体会因用户体重的压迫而有漏气的现象,使座垫套40的舒适效果会渐渐丧失。针对该充气式座垫套40的种种缺点,相关业者另外发展出一种座垫套,其主要是在一橡胶发泡顶层底部设一个聚氯乙烯树脂(PVC)层,此种现有座垫套虽然没有上述充气式座垫套的缺点,但是PVC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渗油至发泡层的现象,而使橡胶发泡顶层变质、龟裂的现象,而直接影响座垫套的使用寿命,且其重量较重,所以此种现有的座垫套仍不理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良好、避震效果较佳并且不易左、右滑动的自行车座垫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座垫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座垫套面、一吸震体及一止滑层,其中座垫套面设置有一橡胶发泡层,在橡胶发泡层上设置一织布层,并且在座垫套面周缘设置一接合部,在接合部底缘穿设一束带;吸震体是设置于座垫套面的底部,其主要是由橡胶及聚氯乙烯树脂的混合体所制成;止滑层是设置于吸震体的底部,在止滑层上设置有一光滑面,并在光滑面底部设置一底面形成颗粒表面的止滑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本技术自行车座垫套上设置了吸震体,通过吸震体本身的弹力来吸收用户骑乘自行车时震动,达到吸震作用,进而提供用户骑乘自行车时的舒适感。另外止滑层底部止滑面上的颗粒表面,提供了座垫套与自行车座垫间的摩擦阻力,让用户骑乘自行车时,座垫套不易左、右滑动。再者座垫套面的橡胶发泡层不会如现有PVC层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生成渗油现象而硬化龟裂,所以可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设置在自行车座垫上的组合剖面图。图4为现有充气式座垫套设置在自行车座垫上的立体外观图。由图1、2所示,本技术自行车座垫套10主要是由一座垫套面12、一吸震体14及一止滑层16所组成,其中座垫套面12具有一橡胶发泡层124,其中该橡胶发泡层124是一具有预定厚度的弹性体,于橡胶发泡层124顶部设置一织布层122,而使座垫套面12底部形成一发泡面,又于座垫套面12周缘设置有一接合部13,该接合部13是由具柔软性可弯折的材质制成,于接合部13周缘穿设有一束带132,并于束带132上可以设置一限位件134,以便将束带132限位固定于自行车的座垫上。吸震体14是设置于座垫套面12的底部,其是由橡胶及聚氯乙烯树脂(PVC)混合体所制成,其中橡胶材料及PVC材料的混合比例分别约为60%及40%,在利用发泡成型制成时,可形成质轻并稍具有粘性的高密度发泡体(其形成的气泡极微小,肉眼无法看到),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并且不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坐在上面时,可以具有良好的舒适感。止滑层16主要是固设于吸震体14的底部,而将吸震体14包覆固定于座垫套面12与止滑层16之间,于止滑层16顶部设置有一可与吸震体14相互组合的光滑面162,于光滑面162的底部则形成有一底面形成颗粒表面的止滑部164,可以让座垫套10装设于自行车座垫上时,较不易左右滑移。由图3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主要是先将座垫套10的接合部13套设于自行车座垫20的周缘,并穿设于接合部13的束带132以直接绑固或者利用限位件134相互配合,如此将座垫套10套设于座垫20的顶部,并且在座垫套10套设于座垫20的顶部时,座垫20与座垫套10间系以止滑层16的止滑部164相接触,所以由止滑层16底面具颗粒表面的止滑部164所生成的止滑作用,让座垫套10能稳固的套设于座垫20上,可避免座垫套10发生左右滑移的现象,而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同时,当用户坐于座垫套10上时,可透过吸震体14的吸震作用及弹性,来生成吸震效果,来提高用户骑乘自行车时的舒适感。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座垫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座垫套面、一吸震体及一止滑层,其中座垫套面设置有一橡胶发泡层,在橡胶发泡层上设置一织布层,并且在座垫套面周缘设置一接合部,在接合部底缘穿设一束带;吸震体是设置于座垫套面的底部,其主要是由橡胶及聚氯乙烯树脂的混合体所制成;止滑层是设置于吸震体的底部,在止滑层上设置有一光滑面,并在光滑面底部设置一底面形成颗粒表面的止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套,其特征在于吸震体中橡胶及聚氯乙烯树脂的混合比例分别约为60%及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套,其特征在于在束带上设置一限位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垫套,其主要是由一座垫套面、吸震体及一止滑层所组成,其中吸震体系为一质轻且稍具有粘度的高密度发泡体,而于止滑层上设置有一底面呈颗粒表面的止滑部,如此可让座垫套具有良好的弹性,并能同时避免座垫套左右滑移及具较佳避震效果。文档编号B62J1/18GK2300564SQ9722227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余彩云 申请人:维乐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座垫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座垫套面、一吸震体及一止滑层,其中:座垫套面设置有一橡胶发泡层,在橡胶发泡层上设置一织布层,并且在座垫套面周缘设置一接合部,在接合部底缘穿设一束带;吸震体是设置于座垫套面的底部,其主要是由橡胶及 聚氯乙烯树脂的混合体所制成;止滑层是设置于吸震体的底部,在止滑层上设置有一光滑面,并在光滑面底部设置一底面形成颗粒表面的止滑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维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