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及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450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及灭火装置,其包括步骤:启动灭火设备;减小灭火液体颗粒大小,使灭火液体形成至少大、中、小三种灭火液体的立体喷雾状;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使灭火液体的喷出流量按照先大后小方式进行喷洒。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撞击成雾的螺旋式喷头,形成高、中、低空间位置雾滴同时作用,完全抑制燃料的燃烧力。通过复配的化学药剂降低细雾滴的动态张力,强化细雾滴固有的灭火机理。同时通过特殊考量的时间流量控制设计,在用灭火剂量小条件下,以数秒钟的极快速度扑灭车厢内的轰燃大火,使乘客的生命不受到伤害,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公交车负载大储量灭火剂的重量给节能带来的新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火方法及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公交车客舱的灭火方法及灭火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对公交车防火灭火极为重视,过去国内外一般对公交车的保护基本上都只对比较容易自然着火的引擎部分进行灭火保护。对于客车车厢的灭火保护只限于配备一至两个小型灭火器,其灭火能力极其有限。随着公交车火灾越来越多的发生,国内公交车车厢的灭火技术研发超越了国外同行。但是,车厢灭火新技术的研发,有的是采用传统的泡沫灭火,有的是较新型的水基添加剂通过喷雾实现灭火。前者泡沫不仅不能在有限的灭火剂量和在乘客生命未受到死亡威胁的时间内实现有效灭火,而且还会对乘客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泡沫喷放在乘客的脸部,形成呼吸困难,可能威胁老弱妇婴等乘客的生命;后者的灭火性能获得了提高,实现了有效灭火。但重要的是,灭火时间仍然不能在乘客生命受到伤亡的关键时间内扑灭火灾,而且这一技术用灭火剂量大,仍灭火时间长,无法满足刻不容缓的灭火需求。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快速灭火的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及灭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所述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灭火设备;减小灭火液体颗粒大小,使灭火液体形成至少大、中、小三种灭火液体的立体喷雾状;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使灭火液体的喷出流量按照先大后小方式进行喷洒。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通过螺旋形喷头减小灭火液体颗粒大小,使灭火液体形成至少大、中、小三种灭火液体的立体喷雾状。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通过复配的化学药剂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装置,包括瓶组、感温火灾探测器和喷咀;所述瓶组包括灭火设备控制盘和灭火执行装置,所述灭火执行装置安装在车体外顶部,所述灭火设备控制盘安装在车体内部驾驶室,所述感温火灾探测器安装在车体内部座位下侧,所述喷咀设置成螺旋形喷头安装在车体内部顶棚,所述喷咀由多个螺旋形喷头在顶棚一字排开设置组成。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灭火执行装置包括氮气瓶和灭火剂瓶,其还包括减压阀孔前室、减压阀孔后室和减压小孔,所述氮气瓶与灭火剂瓶间经过减压阀孔和减压小孔连接;所述瓶组还包括斯兰德阀、储气室、开关活塞以及瓶头阀,所述储气室后端通过开关活塞以及瓶头阀与氮气瓶相连,所述储气室前端通过斯兰德阀与灭火设备控制盘相连。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灭火设备控制盘分为电磁控制部分和手动控制部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电磁控制部分包括电磁阀导线、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导线与电磁阀相连,所述电磁阀通过斯兰德阀与储气室连接。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手动控制部分包括拉线孔、支轴、安全销、弹簧以及顶销,所述拉线孔设置在支轴末端,所述安全销设置在支轴与顶销的连接处,所述顶销的末端连接弹黃。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感温火灾探测器包括感温电缆、感温电缆控制器,所述感温电缆通过感温电缆控制器与灭火设备控制盘连接。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灭火剂瓶上分别设置有灭火剂缸出水口、灭火剂缸后盖、灭火剂缸前盖以及活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撞击成雾的螺旋式喷头,通过喷头产生的湍流喷射受多层撞击破碎成雾,形成高、中、低空间位置雾滴同时作用,完全抑制燃料的燃烧力。通过复配的化学药剂降低细雾滴的动态表面张力,强化细雾滴固有的灭火机理。同时通过特殊考量的时间流量控制设计,在用灭火剂量小条件下,以数秒钟的极快速度扑灭车厢内的轰燃大火,使乘客的生命不受到伤害,甚至通过快速喷洒致使乘客衣物及皮肤淋湿而得到免受炙伤的保护,同时也解决了大量的公交车负载大储量灭火剂的重量给节能带来的新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及灭火装置中瓶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符号说明:I一弹簧;2—顶销;3—支轴;4一斯兰德阀;5储气室;6—开关活塞;7—瓶头阀;8—氣气瓶;9 —电磁阀;10 —电磁阀导线;11—减压阀孔如室;12—减压小孔;13—减压阀孔后室;14安全销;15—拉线孔;16灭火剂缸体;17—灭火剂缸前盖;18—灭火剂缸出水口 ;19一活塞;20—灭火剂缸后盖;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及灭火装置中喷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所述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灭火设备;所述启动方式包括手动控制和电磁控制两种方式。启动灭火设备后,灭火设备实现包括以下操作,减小灭火液体颗粒大小,使灭火液体形成至少大、中、小三种灭火液体的立体喷雾状;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通过复配的化学药剂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使灭火液体的喷出流量按照先大后小方式进行喷洒。减小灭火液体的颗粒大小,使灭火液体形成细雾滴的喷雾状;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撞击成雾的螺旋式喷头,通过喷头产生的湍流喷射受多层撞击破碎成雾,该喷头的特点不仅受喷孔的影响较小,动能损失小,并且雾滴大小分布的相对跨距系数大,雾滴直径大小分布决定立体喷雾的效果,大雾滴动能大,其汽化时间长,射程更大;小雾滴的动能小,汽化快,射程近,由此形成一个雾滴大小分明的“立体矩阵分布”,使所喷雾滴在灭火过程中,在不需要多层喷头的情况下,形成高、中、低空间位置雾滴同时作用,极细雾滴弥漫空间上方或整个空间抑制辐射热、中间值雾滴穿入火焰直接吸热降温;汽化形成蒸汽膨胀排除或窒息氧气;最大粒径的雾滴穿过火焰直射燃料表面降温吸热、并汽化膨胀排氧;不同的雾滴形成一个细雾滴矩阵,高、中、低位空间立体(非平面)的同时作用,完全抑制燃料的燃烧力。该技术采用了 1.ο-1.2MPa的起始控制压力及RSF=L 14的相当大的相对滴径分布跨距,形成Dv0.1雾滴直径为64微米,而雾滴数量却占了 80.12% ;Dv0.5的滴径为135微米,雾滴数为96.30% ;Dv0.9和Dv0.99的雾滴直径分别为218微米和339微米。极其鲜明的雾滴分布特征和独特优化的细雾滴构成了一个立体矩阵极快速灭火模型。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通过复配的化学药剂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所述化学药剂设置为非离子状、高分子形态的活性药剂复配形成。所述灭火液体可为水与复配的化学药剂混合加工而成。细雾滴的重要特性是通过微米单位的灭火液体大幅度增加其吸热面积,产生灭火高效能。但灭火液体的张力没有改变,其静态张力为72dynes/cm,动态张力为74dyneS/Cm(@10HZ),提升灭火液体的静态和动态张力会对灭火的吸热、汽化效能和速度产生重要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添加剂的动态张力优化技术,通过药剂实现,所述药剂设置为复配的化学药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公交车的灭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灭火设备;减小灭火液体颗粒大小,使灭火液体形成至少大、中、小三种灭火液体的立体喷雾状;提高灭火液体的表面活性,降低灭火液体的动态表面张力;使灭火液体的喷出流量按照先大后小方式进行喷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凡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纽特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