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091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9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本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亲鱼缸,及与所有亲鱼缸均相邻设置的幼鱼培养缸,所述亲鱼缸的缸壁上设有与所述幼鱼培养缸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幼鱼而小于亲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亲鱼缸与幼鱼培养缸相互连通,有利于水的流动,还有利于幼鱼从亲鱼缸在水流的作用下移动至大空间的幼鱼培养缸,使得幼鱼和母鱼得到有效地隔离,幼鱼能够获得较为安稳的生长环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相邻设置的亲鱼缸之间共用一个幼鱼培养缸,既能节约水中氧气供养不足的问题,又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若亲鱼之间的生产时期不同,本繁殖器更能体现物质资源及占地空间的节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
技术介绍
目前,胎生鱼在繁殖时,由于缺少保护措施或者无任何保护措施,往往当幼鱼生产出来后,不能及时将幼鱼和母鱼隔离开来,而生产后的母鱼需要补充养分,刚出生的幼鱼又正是十分合适的补给,因此会造成幼鱼被母鱼吞食的现象。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在母鱼繁殖时,采用人工捕捞的方式,母鱼生一只就捞一只,将幼鱼捞到另外的鱼缸或容器喂养隔离,以确保幼鱼的安全生长。这种人工捕捞的隔离方式费时费力,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本繁殖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但保证了幼鱼的安全生长,也有效地节约了物质资源和占地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亲鱼缸,及与所有亲鱼缸均相邻设置的幼鱼培养缸,所述亲鱼缸的缸壁上设有与所述幼鱼培养缸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幼鱼而小于母鱼。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实现。优选的,所述亲鱼缸呈环状贴设在所述幼鱼培养缸的内周侧,所述亲鱼缸的底部悬空设置在所述幼鱼培养缸的内部;相邻的亲鱼缸之间共用壁面,所述亲鱼缸的共用壁面、缸底及远离所述幼鱼培养缸缸壁的壁面均由透明的玻璃制作而成。所述通孔的一端沿着亲鱼缸侧壁的长度方向开设在该侧壁靠近亲鱼缸缸底的一端,该侧壁为所述亲鱼缸中远离所述幼鱼培养缸缸壁的一个壁面;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向所述亲鱼缸缸壁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呈开口状。进一步,所述幼鱼培养缸是由透明的玻璃制作而成,所述幼鱼培养缸内设有使得水循环利用的循环过滤器及加热棒。进一步,所述透明的玻璃的厚度为3~5mm。进一步,所述亲鱼缸、幼鱼培养缸中均放置有用于增加水中氧气的水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亲鱼缸悬空设置在幼鱼培养缸的内周侧,进一步增大幼鱼培养缸的内部空间,节约了占地空间。亲鱼缸与幼鱼培养缸相互连通,有利于水的流动,还有利于幼鱼从亲鱼缸在水流的作用下移动至大空间的幼鱼培养缸,使得幼鱼和母鱼得到有效地隔离,幼鱼能够获得较为安稳的生长环境。2)本技术中相邻设置的亲鱼缸之间共用一个幼鱼培养缸,既能节约水中氧气供养不足的问题,又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若亲鱼之间的生产时期不同,本繁殖器更能体现物质资源及占地空间的节约。3)本技术中设有循环过滤器及加温棒,将亲鱼刚及幼鱼培养缸中的水进行过滤处理,保证缸中的水处于干净的状态,有利于亲鱼及幼鱼的成长,同时,加热棒使得缸中的水处于恒温的状态,为胎生鱼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最终达到高效繁殖、优良繁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0—亲鱼缸  11—幼鱼培养缸  1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方体状亲鱼缸10,及与所有亲鱼缸10均相邻设置的方体状幼鱼培养缸11,所述亲鱼缸10的缸壁上设有与所述幼鱼培养缸11相互连通的通孔12,该通孔12的大小可以防止母鱼通过,而仅供幼鱼通过。如图2所示,所述亲鱼缸10呈环状贴设在所述幼鱼培养缸11的内周侧,所述亲鱼缸10的底部悬空设置在所述幼鱼培养缸11的内部;相邻的亲鱼缸10之间共用壁面,所述亲鱼缸10的共用壁面、缸底及远离所述幼鱼培养缸11缸壁的壁面均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板制作而成。所述通孔12的一端沿着亲鱼缸10侧壁的长度方向开设在该侧壁靠近亲鱼缸10缸底的一端,该侧壁为所述亲鱼缸10中远离所述幼鱼培养缸11缸壁的一个壁面;所述通孔12的另一端向所述亲鱼缸10缸壁的厚度方向延伸并呈开口状。所述幼鱼培养缸11是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板制作而成,所述幼鱼培养缸11内设有使得水循环利用的循环过滤器及加热棒。进一步,所述透明的玻璃的厚度为3~5mm;所述亲鱼缸、幼鱼培养缸中均放置有在阳光的作用下增加水中氧气的水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亲鱼放入亲鱼缸进行繁殖生产,与亲鱼缸一直处于连通状态的幼鱼培养缸中设有加热棒及循环过滤器,加热棒使得亲鱼缸和幼鱼培养缸均处于恒温状态,循环过滤器使得亲鱼缸和幼鱼培养缸中的水处于干净、流动的状态,为亲鱼繁殖创造优良的环境。生产出的幼鱼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通孔移动至幼鱼培养缸,从而幼鱼和母鱼有效地隔离开来,避免了幼鱼被母鱼吞食。幼鱼在幼鱼培养缸中培养一段时间,再进行分缸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亲鱼缸(10),及与所有亲鱼缸(10)均相邻设置的幼鱼培养缸(11),所述亲鱼缸(10)的缸壁上设有与所述幼鱼培养缸(11)相互连通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尺寸大于幼鱼而小于亲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亲鱼缸
(10),及与所有亲鱼缸(10)均相邻设置的幼鱼培养缸(11),所述亲鱼缸
(10)的缸壁上设有与所述幼鱼培养缸(11)相互连通的通孔(12),所述
通孔(12)的尺寸大于幼鱼而小于亲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亲鱼缸
(10)呈环状贴设在所述幼鱼培养缸(11)的内周侧,所述亲鱼缸(10)的
底部悬空设置在所述幼鱼培养缸(11)的内部;相邻的亲鱼缸(10)之间共
用壁面,所述亲鱼缸(10)的共用壁面、缸底及远离所述幼鱼培养缸(11)
缸壁的壁面均由透明的玻璃制作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生观赏鱼繁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淑荃凡帅宋新欢朱竞宇刘贺猛毕志华赖伟滨胡利影梅冬建尤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