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563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包括采血袋、血浆袋、白膜袋、保存袋、第一三通、第二三通,所述采血袋的输入端连接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的一端;第一三通另两端分别连接血浆袋的输入端和第二三通的一端;第二三通的另两端分别连接白膜袋的输入端和保存袋的输入端。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血袋生产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属于采集血液、分离血液成分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用耗材的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国家提倡从无偿献血中分离血小板,手工制备血小板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补充。基于上述情况,手工制备血小板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多,而手工制备血小板又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富血小板血浆(PRP)法,一种是白膜回浆(BC)法。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步骤为:先将血液离心,血液离心分层后,将各层装入不同的袋子内,得到白膜层,进行二次离心后,分离得到血小板。白膜法制备血小板通常需要五连袋以上的血袋,包括:采血袋、血浆袋、白膜袋、保存袋、血小板袋五个袋子,其结构较为复杂,易造成操作不便,如果再加上用于盛装红细胞的贮血袋,和白细胞过滤器,其数量达到了 6个,其中在保存袋中装有保养液,由于连袋数量过多,成份制备过程操作烦琐,离心装缸血袋不便于整理;在自动成份分离机上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使得大多数情况都是全手工操作制备血小板。因此,在实际血小板制备运用中,减少袋子的数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简化血袋结构,便于离心装缸,同时在自动成份分离机上更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利用取出保养液后保存袋作为血小板的储存袋,并去掉原有的血小板袋,使改进血袋结构更简化,同时节约了血袋制作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包括采血袋、血浆袋、白膜袋、保存袋、第一三通、第二三通,所述采血袋的输入端连接有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的一端;第一三通另两端分别连接血浆袋的输入端和第二三通的一端;第二三通的另两端分别连接白膜袋的输入端和保存袋的输入端。作为优选:所述采血袋上连接有贮血袋,该连接采血袋和贮血袋的软管上设有白细胞过滤器。作为优选:所述白细胞过滤器两端并联有导气管。作为优选:所述采血袋上设有第三堵塞件,所述贮血袋依次通过软管和第三堵塞件连接到采血袋上。作为优选:所述采血袋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堵塞件。作为优选:所述保存袋的输入端设有第二堵塞件。作为优选:所述保存袋内设有保养液。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它相对于常规的五连袋式血小板血袋结构,减少了血小板袋,是把血液离心前装有保养液保存袋作为新的血小板袋使用,同时,包括设有白细胞过滤器的血袋采用同样的方法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一个袋子,简化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血袋生产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带白细胞过滤器的改进血袋主视图;图中标记:1_米血袋,2-米血针,3-血楽袋,4_白I旲袋,5-保存袋,6-第一二通,7-第二三通,8-第一堵塞件,9-第二堵塞件,10-白细胞过滤器,11-导气管,12-贮血袋,13-第三堵塞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包括采血袋1、血浆袋2、白膜袋4、保存袋5、第一三通6、第二三通7,采血袋I的输入端连接有采血针2,其特征在于:采血袋I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6的一端;第一三通6另两端分别连接血浆袋3的输入端和第二三通7的一端;第二三通7的另两端分别连接白膜袋4的输入端和保存袋5的输入端。采血袋I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堵塞件8,第一三通6依次通过软管和第一堵塞件8连接到采血袋I上。保存袋5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堵塞件9,第二三通7依次通过导管和第二堵塞件9连接到采血袋I上。保存袋5内设有保养液。各个软管上还设有夹片,能有效控制软管中的液体流向。在本改进血袋使用时,通过采血针2采集血液,对血液进行第一次离心后得到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折断第一堵塞件8内部的芯后将血浆层和白膜层通过挤压采血袋I的方法分别导入血浆袋3和白膜袋4中,折断第二堵塞件9将保存袋5中保养液导入采血袋I中制成悬浮红细胞将第一三通6和第二三通7之间的软管热合方式截断,然后将白膜袋4中的白膜层二次离心,分离得到血小板,将血小板导入保存袋5中保存。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包括采血袋1、血浆袋2、白膜袋4、贮血袋12、保存袋5、第一三通6、第二三通7,采血袋I的输入端连接有采血针2,采血袋I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通过软管连接第一三通6的一端和贮血袋12的输入端;连接采血袋I和贮血袋12的软管上设有白细胞过滤器10。白细胞过滤器10两端并联有导气管11。第一三通6的另两端分别连接血浆袋3的输入端和第二三通7的一端;第二三通7的另两端分别连接白膜袋4的输入端和保存袋5的输入端。采血袋I的第二输出端设有第三堵塞件13,贮血袋12依次通过软管和第三堵塞件13连接到采血袋I上。第二三通7的另两端分别连接白膜袋4的输入端和保存袋5的输入端。本改进血袋在使用时,离心后的血液取出白膜层和血浆层的采血袋I中剩余悬浮红细胞层,折断第三堵塞件13内部的芯将悬浮红细胞层经过白细胞滤器10过滤后导入贮血袋12中保存,白细胞滤器10并联的排气管能够防止因为气压原因造成采血袋I中的红细胞层无法导入贮血袋12中的情况发生。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包括采血袋(I)、血浆袋(2)、白膜袋(4)、保存袋(5 )、第一三通(6 )、第二三通(7 ),所述采血袋(I)的输入端连接有采血针(2 ),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I)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6)的一端;第一三通(6)另两端分别连接血浆袋(3)的输入端和第二三通(7)的一端;第二三通(7)的另两端分别连接白膜袋(4)的输入端和保存袋(5)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I)上还连接有贮血袋(12),该连接采血袋(I)和贮血袋(12)的软管上设有白细胞过滤器(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细胞过滤器(10)两端并联有导气管(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I)上设有第三堵塞件(13),所述贮血袋(12)依次通过软管和第三堵塞件(13)连接到采血袋(I)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I)的输出端设有第一堵塞件(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袋(5)的输入端设有第二堵塞件(9)。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袋(5)内设有保养液。【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膜法制备血小板的改进血袋,包括采血袋(1)、血浆袋(2)、白膜袋(4)、保存袋(5)、第一三通(6)、第二三通(7),所述采血袋(1)的输入端连接有采血针(2),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袋(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6)的一端;第一三通(6)另两端分别连接血浆袋(3)的输入端和第二三通(7)的一端;第二三通(7)的另两端分别连接白膜袋(4)的输入端和保存袋(5)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勤刘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