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4341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油库发油系统、容积法检定系统和标准表法检定系统。其中油库发油系统包括油罐、输油管道和管道泵;容积法检定系统具有标准计量罐,标准计量罐通过管道连接在油库发油系统上;标准表法检定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标准流量表,与不同型号被检测流量表串联在输油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油库收发油检定,集成标准容积法和标准表法,具有操控简便、切换直接、可直接进行油品输转并能对标准表法和标准容积法进行对比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教学实验装备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兼具标准表法和标准容积法的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油库收发油检定是油库日常生产作业中极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油气储运学科教学实验中,油库收发油实验是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实际实验让学生掌握油库收发油作业检定方法,对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有重要作用。油库中使用标准表法或标准容积法对油库收发油作业仪表进行检定,传统的检定方式繁琐复杂,只能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方法对油库收发油作业仪表进行检定,且检测后油品不能及时转出,不利于实际教学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单一使用标准表法或者标准容积法带来检定方式复杂的技术问题,以及进一步解决无法实现标准表法和标准容积法无法融合使用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包括油库发油系统、容积法检定系统和标准表法检定系统;所述油库发油系统包括油罐、输油管道、罐根阀、管道泵、第一球阀、电液阀、第二球阀和第三球阀,在所述油罐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输油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出油口和进油口处,所述罐根阀、所述管道泵、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电液阀、所述第二球阀和所述第三球阀依次串联安装在输油管道上;所述标准表法检定系统包括被检测流量表、标准流量表和第六球阀,所述第六球阀、所述被检测流量表和所述标准流量表依次串联安装在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电液阀之间的输油管道上;所述容积法检定系统包括标准计量罐、第四球阀、第五球阀、并联管路和并联球阀,所述标准计量罐上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标准计量罐的进口端通过进口管路与所述电液阀和所述第二球阀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标准计量罐的出口端通过出口管路与所述罐根阀和所述管道泵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球阀安装在进口管路上,所述第五球阀安装在出口管路上,所述并联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六球阀之前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并联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球阀和所述第三球阀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并联球阀安装在并联管路上。在上述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标准计量罐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标准计量罐的底部位置;所述标准计量罐的进口端设置在所述标准计量罐的顶部位置。在上述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中,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并联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球阀之间的输油管道上。在上述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中,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安装在所述管道泵之后的输油管道上。在上述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中,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旁通管路和旁通阀,所述旁通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管道泵和所述标准计量罐的出口管路之间的输油管道贯通,所述旁通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压力表和所述第一球阀之间的输油管道贯通;所述旁通阀安装在旁通管路上。在上述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中,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标准计量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流管,所述出流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位置,所述出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标准计量罐的出口端管路上;第七球阀,设置在所述出流管上;进流管,所述进流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罐体内,所述进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标准计量罐的进口端管路相连通;和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的下端与所述罐体的内腔贯通,所述玻璃管的上端与外界大气相通;在所述玻璃管上设有刻度,用于读数。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一、本技术的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是一种集成标准容积法和标准表法为一体的油库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该装置具有操控简便、切换直接、可直接进行油品输转并能对标准表法和标准容积法进行对比。二、本技术的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通过油库发油系统进行控制,通过阀门开闭控制不同的检定流程,实现标准表法检定和标准容积法检定的自动切换和油品的输转,因而本技术具有集成度高的特点。三、本技术还包括并联管路,通过并联球阀的开闭就是实现标准表法检定和标准容积法检定的自动切换,其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实施,并且节约了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标准计量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油罐;12_罐根阀;13_管道泵;14_旁通阀;15_压力表;16_第一球阀;17-过滤器;18-电液阀;19_第二球阀;110_第三球阀;21_标准计量罐;211_罐体;212_出流管;213_第七球阀;214_玻璃管;215_进流管;22_第四球阀;23_第五球阀;24_并联球阀;31_标准流量表;32_第一被检测流量表;33_第二被检测流量表;34_第六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油库发油系统、容积法检定系统和标准表法检定系统;油库发油系统包括油罐11、输油管道(未图示)、罐根阀12、管道泵13、第一球阀16、电液阀18、第二球阀19和第三球阀110,在油罐11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输油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出油口和进油口处,罐根阀12、管道泵13、第一球阀16、电液阀18、第二球阀19和第三球阀110依次串联安装在输油管道上;标准表法检定系统包括被检测流量表、标准流量表31和第六球阀34,第六球阀34、被检测流量表和标准流量表31依次串联安装在第一球阀16和电液阀18之间的输油管道上;容积法检定系统包括标准计量罐21、第四球阀22、第五球阀23、并联管路(未图示)和并联球阀24,标准计量罐21上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标准计量罐21的进口端通过进口管路与电液阀18和第二球阀19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标准计量罐21的出口端通过出口管路与罐根阀12和管道泵13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第四球阀22安装在进口管路上,第五球阀23安装在出口管路上,并联管路的进口端与第六球阀34之前的输油管道连通,并联管路的出口端与第二球阀19和第三球阀110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并联球阀24安装在并联管路上。为了实现标准计量罐21的内部油品的直接输转,标准计量罐21的出口端设置在标准计量罐21的底部位置,标准计量罐21的进口端设置在标准计量罐21的顶部位置。为了能够使标准流量表31和被检测流量表得到的数值准确,本技术还包括过滤器17,过滤器17安装在并联管路的进口端与第一球阀16之间的输油管道上。为了便于测量管道泵13处的压力,本技术还包括压力表15,压力表15安装在管道泵13之后的输油管道上。同时本技术还包括旁通管路和旁通阀14,旁通管路的进口端与管道泵13和标准计量罐21的出口管路之间的输油管道贯通,旁通管路的出口端与压力表15和第一球阀16之间的输油管道贯通,旁通阀14安装在旁通管路上。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标准计量罐21包括罐体211,罐体211的上部与外界大气相通;出流管212,出流管212的一端安装在罐体21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库收发油检定教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库发油系统、容积法检定系统和标准表法检定系统;所述油库发油系统包括油罐、输油管道、罐根阀、管道泵、第一球阀、电液阀、第二球阀和第三球阀,在所述油罐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输油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出油口和进油口处,所述罐根阀、所述管道泵、所述第一球阀、所述电液阀、所述第二球阀和所述第三球阀依次串联安装在输油管道上;所述标准表法检定系统包括被检测流量表、标准流量表和第六球阀,所述第六球阀、所述被检测流量表和所述标准流量表依次串联安装在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电液阀之间的输油管道上;所述容积法检定系统包括标准计量罐、第四球阀、第五球阀、并联管路和并联球阀,所述标准计量罐上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标准计量罐的进口端通过进口管路与所述电液阀和所述第二球阀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标准计量罐的出口端通过出口管路与所述罐根阀和所述管道泵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球阀安装在进口管路上,所述第五球阀安装在出口管路上,所述并联管路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六球阀之前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并联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球阀和所述第三球阀之间的输油管道连通,所述并联球阀安装在并联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建军宋付权黄小荷龙运前许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