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321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它涉及鞋类产品的设计领域,下部框架内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铰链与调节杆连接,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框架的限位短杆和齿条杆的斜齿衔接,齿条杆的上端与上部框架连接,上、下框架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鞋跟高度,避免了不同行走路面需要换鞋的问题,保证使用者行走舒适,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属于鞋类产品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高跟鞋的历史让我们惊叹,女性对高跟鞋的追求已经可以追溯到明朝。高跟鞋的后跟在物理高度上只有几厘米或十几厘米,但就是这么短的尺寸却能够使女性高高在上,放佛可以把世界踩在脚下。在现代社会里,高跟鞋甚至已经可以成为女性的代名词,更使”女人”从名词变成了动词,高跟鞋的流行与普及,不仅增添了女性的魅力,更加提升了女性的气质。高跟鞋,好像一个魔术师,它把女人变成了莲花。此外,穿着高跟鞋也会对女性的臀,腿,腰部等起到塑型和突出的作用,会使得女性的曲线更加优美。女性最具魅力的部分也正是被高跟鞋所突出的这些部分,高跟鞋可以使女人散发出成熟的魅力。当前市场上对高跟鞋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市场前景特别好。一种能提升高跟鞋实用性的设计,必将使得高跟鞋产品更受青睐。现有的高跟鞋产品无法调节后跟的高度,导致穿着者在外出遇到不平整路面时很痛苦。由于高跟鞋适用环境的局限性,使得很多出行喜爱穿高跟鞋的女性在外出游玩时不得不选择平底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高跟鞋鞋跟。本技术的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高跟鞋鞋跟,它包含调节螺栓,上部框架,调节杆,支撑杆,齿条杆,拉紧弹簧和下部框架。下部框架内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铰链与调节杆连接,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框架的限位短杆和齿条杆的斜齿衔接,齿条杆的上端与上部框架连接,上、下框架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机构由调节杆、齿条杆与下部框架的限位短杆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可通过调节螺栓改变其相对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实现后跟高度的手动调节,保证实用性强,调节高度时间短,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操作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螺栓;2_上部框架;3_调节杆;4_支撑杆;5_齿条杆;6_拉紧弹簧;7-下部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调节螺栓1,上部框架2,调节杆3,支撑杆4,齿条杆5,拉紧弹簧6和下部框架7。下部框架7内部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端通过铰链与调节杆3连接,调节杆3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框架2的限位短杆和齿条杆5的斜齿衔接,齿条杆5的上端与上部框架2连接,上、下框架2、7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机构由调节杆3、齿条杆5与下部框架7的限位短杆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上部框架2和下部框架7可通过调节螺栓I改变其相对位置。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母使调节机构松弛,当上、下框架相对位置合适时,手动拉伸上、下框架到所需高度,高度合适时,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母使上下框架整体结构稳定、可靠,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调节螺栓(I)、上部框架(2)、调节杆(3)、支撑杆(4)、齿条杆(5)、拉紧弹簧(6)、下部框架(7),下部框架(7)内部安装有支撑杆(4 ),支撑杆(4 )的上端通过铰链与调节杆(3 )连接,调节杆(3 )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框架(7)的限位短杆和齿条杆(5)的斜齿衔接,齿条杆(5)的上端与上部框架(2)连接,上、下框架(2)、(7)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由调节杆(3)、齿条杆(5)与下部框架(7)的限位短杆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框架(2)和下部框架(7)可通过调节螺栓(I)改变其相对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它涉及鞋类产品的设计领域,下部框架内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铰链与调节杆连接,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框架的限位短杆和齿条杆的斜齿衔接,齿条杆的上端与上部框架连接,上、下框架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本技术能实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鞋跟高度,避免了不同行走路面需要换鞋的问题,保证使用者行走舒适,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IPC分类】A43B21-42, A43B7-38【公开号】CN204467096【申请号】CN201520048467【专利技术人】杜海艳, 肖洪旭, 姜金刚, 李斌 【申请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申请日】2015年1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调节高跟鞋后跟高度的鞋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调节螺栓(1)、上部框架(2)、调节杆(3)、支撑杆(4)、齿条杆(5)、拉紧弹簧(6)、下部框架(7),下部框架(7)内部安装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端通过铰链与调节杆(3)连接,调节杆(3)的两端分别与下部框架(7)的限位短杆和齿条杆(5)的斜齿衔接,齿条杆(5)的上端与上部框架(2)连接,上、下框架(2)、(7)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调节螺栓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艳肖洪旭姜金刚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